阿里云的三条生命线:不碰客户数据是最重要承诺

2018-05-25 16:35:11爱云资讯

热干面不是炸酱面,也不是兰州拉面。

2018云栖大会·武汉峰会,阿里云就很有些当地热干面的味道:鲜、咸、辣、酸。“鲜”,代表了阿里云对自主创新的态度,而“咸、辣、酸”,则是其对产业发展的看法。

阿里云的热干面

半月之前,在2018云栖大会·南京峰会中,阿里云抛出“中国只有两种云”的观点,一是“自主可控的飞天云”,另一类是“拿来主义云”,此观点有些辛辣,“另一类”企业听起来或许还有些酸酸的味道,一时成为产业的讨论焦点。

当然,阿里云并非希望将自己放置在“另一类”云计算的对立面。此次武汉峰会,阿里云即对此观点进行了更精确地阐述,“未来的云计算不仅只是阿里云一家,但阿里云的‘敌人’只有一个。只有自主研发才将CPU效率发挥到极至;才能替代传统IT基础架构,才能将软件效能与硬件能力完美整合。因此,阿里云希望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服务用户,并最终帮助用户将技术红利,转化为产业红利。”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说。

 

唯一的“敌人”是谁?

由此可见,阿里云虽不赞同“拿来主义”,但并未将其视为“敌人”,其唯一的敌人是,如何高效地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如何帮助用户获得产业红利。

而如何实现转型?阿里巴巴是家互联网企业,早期受关注的电子商务只是业务表现之一,其战略方向始终确定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同样,云计算也只是阿里云的业务表现之一,甚至改变企业IT部署模式也不是最终目的。其实,在发布物联网平台之后,阿里云的战略已经很清晰,以云平台为计算体力,以ET大脑为思考智能,以物联网为神经网络,三位一体的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

而正是在此战略背景之下,本次武汉峰会就颇有定调的味道,期间阿里云提出“三条生命线”:即坚持自主研发、坚持与伙伴共生共存、坚决不碰客户数据。“三条生命线”可抽象为其对“自身技术、生态伙伴、用户业务”的态度,决定了阿里云未来的成就高度,也决定了其是否能实现其战略目标。

“拿来主义”就是“拼凑主义”

其中,坚持自主研发是阿里云的技术态度,也与“拿来主义云”的对比。简单的“拿来主义”并也可取,但更可以理解为“拼凑主义”。武汉云栖大会中,阿里云进一步阐述了“拿来主义云”的应用弊端。例如,未经过大规模实战考验、稳定性低、版本兼容性差;模块堆砌、组件一致性差、可扩展性差;对硬件环境感知度浅,性能及容错能力一般;只关注了单个数据中心的应用,未考虑全球数据中心协同。

“AWS、微软、阿里云,全球云计算市场排名前三名的企业,均没有基于开源平台研发云计算核心系统,都在坚持自主创新。”胡晓明表示,云计算属于国家级IT基础设施,涉及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诸多方面,其也正在驱动中国的产业升级和变革。中国必须培育自主创新、自主可控的云计算。因为,“拿来主义”的云计算走不远,以“拿来主义”为根基的云计算,也盖不起高楼大厦。

专有云的自主创新

同样,在专有云,即业内所称的私有云领域,“拿来主义”云也盖不起高楼大厦。在此方面,阿里云同样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突出的表现即是“Apsara Stack+中台架构”。2015年,阿里云从公有云技术体系中,演化出首个可大规模商用的专有云Apsara Stack平台。此后,针对困扰客户的“数据孤岛”、“烟囱式应用”、“跨部门协作割裂”等问题,其又推出了“中台架构”整体解决方案。

其实,早期烟囱式IT系统,同样存在于阿里巴巴内部,而“中台架构”可以理解为专有云的“中间件”,将业务共性抽象出来,并沉淀成共享业务中台,同时也让数据在底层流动,并产生价值。基于 “中台架构”,阿里云生态伙伴摆脱了对“双腿”的束缚,不必再从事繁琐而消耗人力的数据治理工作,更可专注于应用开发,实现应用软件快速迭代、敏捷部署。

此前,阿里巴巴的钉钉、飞猪、口碑等一系列业务,都基于“中台架构”诞生。目前,基于“Apsara Stack+中台架构”的技术体系,阿里云以服务诸多企业客户,中国邮政将新一代寄递平台部署在Apsara Stack上,平稳跨越双11业务高峰,日订单高达6400万笔;海关总署基于专有云打造了中国海关大数据云平台,实现了亿级数据的模糊查询,报关核查能力提升了5倍之多;中国联通与阿里云共建全球最大卡号管理系统,可支持每秒4万笔业务并发。

自主研发不等于不开放

由此可见,不管是在公有云,还是专有云领域,阿里云均在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当然,坚持自主创新不等于摒弃开源,更不等于不开放。虽然阿里云核心系统不会基于开源平台,但其确实已在兼容多种主流开源技术标准,例如Hadoop、Docker、K8S、Spark等。此外,阿里巴巴还贡献了中国最多的开源服务,完成了150余个开源项目,包括Weex、Jstorm、AliSQL、ApsaraCache、AliOS Things等。

同时,阿里云对合作伙伴,也采取了开放的态度。阿里云全球市场份额排名前五,但其API调用数量排名全球前三。同时,阿里云市场已经入驻1万余款软件,其中2017年,云市场中产生的订单就已超过 200万单。这正侧面印证了阿里云生态的态度,以及生态体系的活跃度。

对此,胡晓明说:“生态是阿里巴巴血液里流淌的基因。如果阿里云每签订100元的服务合同,我宁愿合作伙伴拿走85元。”

其实在2018年,北美调研公司在统计云平台业务收入数据外,已经开始统计基于云平台的服务业务数据,而且放大效率是3~5倍,即用户每消费购买1元云资源,就将带动ISV提供3~5元的云服务。“目前,阿里云有8000+家合作伙伴,共同服务超过10万客户,2017年,阿里云实现业务增长100%,但合作伙伴收入增长超过200%。可见,阿里云的“倒金字塔”型生态已经初步形成,而在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具有更大的市场空间。”胡晓明说。 

作者: 张戈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头条文章
重点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