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人工智能,让你与离世的亲人对话

2018-06-23 06:38:31爱云资讯

不久前有来自瑞典的科学家表示,在所爱之人去世后,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打造出“有意识的复制品”。换句话说,就是人类如果能将自己的思想上传至机器,我们在离开人世后依然可以与在世的亲人“交谈”。可见的未来,我们的记忆和思想真的可以无限地复制和迭代吗?科幻片所上演的情节是否有可能成真呢?

人工智能“复活”去世亲人思想与记忆

一位悲伤的女士购买了去世男友的“AI复制品”,它不仅和男友长得一模一样,连思维模式和语言习惯也近乎相似,简直宛如男友“再生”……这个来自科幻系列剧《BlackMirror(黑镜》中的场景,相信很多观众都记忆犹新。尤其对于科技迷而言,酷似家庭成员或朋友的“机器人复制品”,简直就是一项了不起的黑科技。

童话里或许都是骗人的,但当科技将人工智能推入了时代潮流,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就有可能成真——比如说,和已经离世的亲人“对话”。这次由瑞典科学家提出的“复制”概念,并非局限于皮肉,也不仅只是声音的模仿,而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死去的亲友创建一个意识的“复制”。

目前技术人员正在研发一种最新的“神经织网”技术,即将微型电极植入脑中,将来或许可以用来上传和下载思想。这个生命的“复制品”不但智能,而且十分人性化,从简单的天气问答到更加复杂的综合事件,都能一一应对。因为“复制品”保留了人们生前的回忆与性格,因此它们与在世亲人进行交流时的沟通方式,将与“生前”如出一辙。

如何能够做到?简单地说,想要和去世的亲人“对话”,就必须依赖于大量的数据收集,包括一个人的声音、对答话语,以及更为抽象的“思维模式”。

试想一下,下一代语音助手可能就是用你奶奶声音说话的机器人,“她”不但能为你指点迷津,还能与你分享很多关于过去的回忆。这听起来虽然像是天方夜谭,但与“意识复制”相关的研究项目已经启动并提上日程。无论是招募志愿者,抑或是数据的采集与整合,研究者们都在朝着“意识复制”的方向积极迈进。

专家声音

源自大脑的信息数据“存储”容易“读取”难

实现永生从古至今都是人类的梦想。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及计算机硬件飞速发展的科技时代,不少人期望“思想上传”能变为现实。作为一个个体,未来的人类也许真的有可能借助计算机的力量,实现无限地复制和迭代。

如果这个假设是真的,那么问题来了。你愿意备份自己的记忆吗?

实际上,这项技术并非想象中的“复制-粘贴”那样简单,所以在说出“我愿意”之前,或许我们应该先了解清楚“思想上传”的概念。就此话题,记者采访到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神经生物学教授李勃兴。“所谓‘思想上传’,常指将人脑的全部信息,无论是意识、思想还是记忆等全部收集后,写入或上传至如电脑、人工神经网络这样的硬件设备中,而这些信息可以被随时调取、复制、输出。如果是更高级的硬件设备,还可以对上述信息进行重新整合或进一步加工,从而产生新的信息。”

为了进一步解释当中原理,李教授为我们举了简单的例子——首先,我们收集某位亲人脑内的全部信息,并将其存储至计算机中;然后,就可以随时通过计算机调取亲人的信息;同时计算机可以模拟亲人的思维方式,对以往未曾遇到的场景做出具有亲人特征性的应答。

回首过去,把思想变成数据,再通过虚拟现实“延续”下来,这样的设想并非天方夜谭。一位来自加利福利亚的研究者,曾在自己的著作中,阐述过科技发展对于大脑及思想的影响;来自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科学家,也曾研发出一种脑成像技术,能够识别出复杂的思想。

令我们欣喜的是,对于大脑信息的读取,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做到。据介绍,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影像学、电生理学技术等等,人们可以把相应的影像图片或电信号记录下来,也可以把这些数据存储起来。然而,在大脑数据的储存和读取之间,始终存在“一部科幻片”的距离。李教授表示,这些数据代表什么意义、对应哪些人脑的高级功能、是否可以以此模拟人脑功能,这些都尚不知晓。

实现“思想上传”存在技术瓶颈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大脑中的意识与记忆,能够像计算机程序一样,可以被任意下载、储存甚至编辑,这将会带给人类社会多大的改变?相信科学家们想要促成“意识复制”技术的成功,并非完全为了“永生”这个宏大的目标,而是希望逝去的亲人可以继续“留”在我们身边,与我们如往常般朝夕相伴。但人脑的数位复制,真有可能实现吗?

“就目前的神经科学技术而言,对于一些最基本的大脑的信息,比如控制某个肢体的运动、对于某种知觉的感知,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读取和模拟。比如说模拟逝者生前的声音,这其实并不难。”李教授说,“但面对更加高级的神经信息,譬如我们的情感、思想、意识、记忆,目前的读取和解析的能力都非常不成熟,对整合、模拟及输出更是计无所出。”

无可否认,大脑是人类探索自身奥秘旅程中最难克服的终极堡垒,就算“AlphaGo”可以轻易击败人类的棋王,但下棋所代表的智慧不过如冰山一角,人脑所蕴藏的种种谜团依然深不可测。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马歇尔·布莱恩曾在《工程学之书》中写道,人脑的运算能力,相当于每秒执行1千兆次运算,并且拥有至少1千兆字节的储存容量,超过现今计算机的功能与效率。对此李教授也表示,虽然实现“意识复制”一直是人类的梦想,也是神经科学家、人工智能科学家正努力的方向,但目前我们尚无法实现上述过程。“总的来说,限制‘思想上传’的技术瓶颈,是人们对大脑功能认识的匮乏,以及对神经信息解析能力的匮乏。”他解释说。

人脑的数位复制或许不可能在可见的未来实现,但今时今日这个议题的热度,仍持续发烧。

未来展望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人类需要提前布局

未来学家雷·库兹维尔在《奇点临近》一书中写道,如果在电子系统中运行人类大脑,处理速度将比现在的我们快得多,这得益于100万亿次的神经链接,因此“仿真大脑”将在本世纪30年代问世。此番预测不禁让我们对“仿真大脑”产生出好奇之心。

“从某种程度上讲,‘仿真大脑’已经存在,如近两年来发展迅速的、以GoogleAssistant和AlphaGo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很多能力上已经达到和超过人类大脑。”据李教授介绍,在图像识别能力、运算及识记能力等方面,人工智能计算机也已经开始超越人脑;但对于情感和意识等能力,人工智能计算机还远不及人脑,因为工程师们目前还不知道如何对情感、意识进行编码。

但还是应了那句老话,计划往往没有变化快。正如“AlphaGoZero”的出现,并不依赖于人类既往经验一样,人工智能计算机的情感或意识的出现,可能也不需要等待对人脑的解析,它可能会在某个“奇点时刻”突然出现,并迅速将人脑甩在身后。这时,人们考虑的可能不仅仅是会否被取代的问题,而是人类是否有必要存在的问题。

李教授认为,一个不让人类失去主导权的方法,可能是人脑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比如利用高性能芯片辅助人脑,而不是替代人脑的“司令部”功能,虽然这或许偏离了人们开发人工智能技术的初衷。

“总而言之,在未来,相信我们会开发出与人脑高度相仿的人工智能技术,但如何使其为人类所用、所控,将需要提前布局。”他说道。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头条文章
重点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