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技术红利开始兑现?科大讯飞发布多款新品,发力C端用户

2019-05-22 10:03:32爱云资讯

“科大讯飞在技术上取得全球突破性的成绩,早就不是什么新闻,光有技术有什么用?你得有能够赚钱的产品。”当科大讯飞轮值总裁胡郁走上台介绍公司2019新品的时候,他选择首先向“股东朋友们”致意,然后开始介绍包括科大讯飞翻译机3.0等在内的5款新硬件产品和1款新的操作系统“iFLYOS2.0”。

这是科大讯飞第7次举办年度发布活动,但和过去不同,今年发布会选址上海而非北京,且是第一次以发布产品而非技术发布为主。这家公司试图在夯实技术壁垒后,表现得像一家更洞悉用户、贴近市场的科技企业。

在5月21日的发布会现场,科大讯飞推出了讯飞翻译机3.0(零售价3499元)、智能录音笔(两款配置,零售价分别为2999元和1999元)、转写机(未公布价格)、智能办公本(零售价4999元)和定位为“AI教师”的学习机X1Pro(零售价3999元)等硬件产品。从发布会当天下午开始,线上和线下多渠道正式现货发售。

这些产品的定价都不算便宜,但公司在采访时表示并不担心来自其他同行的低价竞争。

“语音识别的门槛不仅没有降低,而是进一步提高了”,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说,判断AI技术价值能否兑现,可以用三大标准:是否有真实可见的实际应用案例、能规模化应用的核心产品、能够统计数据的应用成效。

在科大讯飞看来,2019年是AI技术红利开始兑现的时刻。其中从2B(面向企业客户)、to G(面向政府客户) 向to C(面向消费者)的业务转型意义重大。

在e公司直播发布会后,胡郁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等采访,复盘了2016年接手科大讯飞消费者BG以来的探索,以及被寄予重望的科大讯飞to C业务发展思路。

(科大讯飞轮值总裁、消费者BG负责人 胡郁)

包括讯飞,为什么AI企业都在做硬件

记者:为什么这几年AI企业都开始“软硬结合”,开始做面向消费者的硬件,这是一种趋势么?

胡郁:先问一个问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能做什么硬件?其实没什么选择,只能做手机,而且手机从一开始的几千家,迅速的变成了全球头部只有六家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时代,你是没有机会去做自己的硬件的。因为用户对于PC、手机、家电的要求,是一样的。

但比如玩具、衣服、鞋子等,为什么至今市场还是那么分散和多样?因为用户需要这些东西是不一样的。如今,恰好到了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时代。人工智能给智能硬件赋能,让硬件看可以变得更个性化、差异化、拟人化,所以,这些硬件本身就要有不同。你也不可能再像以前,通过做一款硬件,就能“毕其功于一役”。

我觉得现在大家为什么去做智能硬件,是跟历史时代、商业生态系统发展的必然规律有关的,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目前存在“去解决特定用户在特定场景下的一个特定的刚需”的商业逻辑。关键是你能不能找得到,你有没有能力做出来,有没有渠道,你的品牌是不是可以触达?

“做硬件”的决策不是由开发者或者产品经理来决定的,是由这个时代来决定的。好比爬山,是因为山在,所以我们要去攀登。

记者:这些年频频推出C端产品,对于讯飞而言,走向C端到底意味着什么?

胡郁:假如刚创业的技术公司,一出来就做C端产品,挑战非常大,这在逻辑上是有点悖论的——做c端产品的,基本上都是做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公司,他用的技术一定是成熟的,技术上没有什么挑战,而且技术在不断的完善。但是如果你是做核心技术创新的公司,一开始就做C端很难的。事实上,科大讯飞刚成立的时候,我们也做过一个叫“统一输入法”卖向C端,对个人用户卖软件,后来很不成功。

现在科大讯飞要做面向消费者的产品,也很自然。第一是做C端有它的利润空间,当我们慢慢聚集能力以后,我们要去做面向消费者的东西,它的市场更广阔,而且在智能硬件时代有很多颠覆性的、新的地方可以开发。我们跟很多的公司处于同一个阵地,同一个起跑线,我们有能力在其中做到我们的份额。

第二是我们发现,当要把一个技术最好的展现在用户面前的时候,有时候你不得不去做一个“完整”的事。就像我们现在有讯飞的语音听写技术,但是如果不把录音笔、办公本做出来,你就不能够保证用户最后使用的语音听写技术得到极致的体验。

当然这些都有前提:你要有足够的积累。华为在手机方面有千百个技术点的组合,才能够形成今天的华为手机。讯飞也是这么多年积累下来,形成了成体系的技术体系。我们在这个基础上面,开始往C端这方面去做。

有技术,但不是技术服务提供商

记者:讯飞一直做智能语音,跟图像识别这一块结合的也很紧,现在也有AI公司是从图像切入进语音,竞争也更激烈。从语音到图像和从图像到语音,技术间的差异在哪里?

胡郁:现在关键的竞争不是技术和技术的竞争。应该说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竞争会在更高层面上进行。比如说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大家都能,但关键还是要你能够有能力找到应用的切合点,要做出来在某些场景针对某些客户有价值的产品,或者整体解决方案,这个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我觉得,技术型公司创新能力要分成三个部分:1是“源头核心技术”,系统创新的能力,这是你的核心技术能力。第2个是做产品的能力,你要做这个产品创新、应用创新和微创新,这也是以前雷军和周鸿祎他们经常提的。第3个方面创新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能够为企业真正创造价值,在to c的用户心里面形成认知。没有一个用户会因为你的技术来产生这方面的认知的。

一家技术性的公司,只有技术创新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表面上来讲,图像和语音识别好像做了相互的技术,都涉及到对方的领域,还是把大家都看成技术提供商这个角度。

大部分公司是要从技术提供商转型成为方案提供商、产品提供商,甚至是一个大众品牌。我觉得这方面才是决定最后胜负的根本性的东西。

记者:科大讯飞主要领先的核心技术有哪些?

胡郁:如果现在科大讯飞还是要靠技术领先才能够完成自己的业绩的话,说明我们还是把自己看成一家技术提供商。我们不是一个技术服务的提供商,科大讯飞是一家创新型的it企业。

现在我们要应用两种技术创新:一种是源头核心技术的系统创新,还有一种是产品创新、应用创新和微创新打造出好的产品,再结合好的商业模式去卖。为什么苹果的手机为什么能卖那么贵?人家的商业模式好嘛,人家产品过硬,但不是苹果的某项技术是他发明、某项技术有多厉害。

过去我们做2B、2G的解决方案,现在做to c的各项落地的产品上面。当然我们能讲出一堆去年我们拿到多少项世界冠军,但公司在形成一种平衡。我们把资源花在源头核心技术的领先上,这是一个基础,但是我们也要把资源分出去,花在我们讲的产品创新、应用创新、微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上面。

(讯飞翻译机3.0版本)

谈“聚焦”,风险挑战在哪里

记者:讯飞推出了这么多新品,考虑到研发和推广费用的投放等,有没有业绩压力?科大讯飞有没有做减法?

胡郁:我们业务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实遵循了一个叫做聚焦的原则。以前科大讯飞的产品不是太少了,还是太多了,资源可能会被分散的进行使用。

这次大家看到的这些产品,都是经过层层的筛选,并且经过公司内部的审核和验证,最后能够存活下来的产品。我们现在要做的是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在少量的产品上,从这点上来讲,我觉得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中。我们希望我们推出的每一款产品都是精品,都能够创造价值。

减法的问题,确实一直在思考、在做。比如说我们有做低端翻译机的可能性,但我们并没有做。因为这也要花费精力,跟我们整体瞄准的客户人群可能也不太一样。我们还是强调有一个良好的、正向的循环,才能使有我们的核心技术,用在最终产品上的整个流程和框架更合理。

记者:目前讯飞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和风险?

胡郁:每年我们的增长率(注:营业收入)现在都是在40%~50%的区间,连续很多年都是这样。我有信心,相信科大讯飞在2019年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

讯飞当然面临很大的挑战。我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在现在的语音交互领域,比如说智能音箱。大家都是“贴钱往里砸”。但科大讯飞现在还没有看到哪一个产品值得我们说要砸钱的。或者说我们并不认为这些砸钱的代表了将来的方向。但是这样的看法,有可能也会错过一些机会。

我赞成互联网思维,但是并不赞同很多互联网公司去通过烧钱的方法去做推广。讯飞是一家技术创新型的公司,而不是互联网公司,我们要用互联网思维来优化我们的核心技术,来优化我们很多的产品,迭代我们的产品。

有人说语音交互是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核心的入口,但也有一些声音说根本不是,这些没法通过唇枪舌战来决定,只有把它做出来,这其中就会有机会成本的存在。对未来的预见性眼光长远与否,能不能下定决心去做这方面大规模的投入,对讯飞来讲是一个系统性的风险。

当然,其他小的风险还很多,包括你有没有钱留住足够多的人,但这些相对来说是小事情。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头条文章
重点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