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通集团CIO张征平:用信任网络连接智能制造

2021-05-19 11:02:01爱云资讯

亨通集团是全球光通信与能源互联系统集成商与网络服务商,也是全球光纤通信前三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民企百强企业。2018年央视的《大国重器》就曾将镜头聚焦亨通,重点介绍了亨通在海洋通信领域抢占行业制高点的创新案例。

近些年,亨通一直致力于推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前不久,我们邀请到了亨通集团(以下简称“亨通”)CIO张征平先生,就“制造行业的信息化以及亨通集团的数字化建设”做了深度交流。

本期热点

1.亨通集团信息化规划及建设情况

2.亨通如何借助数字化在疫情中转危为机

3.供应链可视化中,电子签约发挥了哪些价值

4.如何推动集团内审机构及合作伙伴接受电子签约

5.供应链金融场景中,商业互信问题如何破解

6.除降本增效外,电子签约还给企业哪些额外惊喜

7.SaaS云端部署 or 本地部署,亨通如何选型评估

您在加入亨通集团后,主导了亨通及集团内部多家公司的信息化系统建设。目前亨通企业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规划和建设情况如何?

张征平:亨通在2015年之前,信息化系统基本上还较为零散,当时集团领导提出要向信息化管理转型。后面开始搭建集团的信息化部门,规模也从最初十几人扩展至现在的100多人。

过程中,主要围绕以SAP为核心的 ERP系统,做了SRM系统、CRM系统、电子包装系统、MES系统、OA系统。目前这些系统已经覆盖了集团大概90%的公司,约100多家。

其中有些系统的覆盖面不太一样,像OA、财务共享系统已经实现全面覆盖。所以各方面的业务都已实现了线上管理,在效率上较以前有了很大提升。

图片来源:亨通光电官网

以财务共享为例,以前财务人员分散在各个公司,每家公司有大概7-8位。现在做了财务共享中心,减少了一些人员,然后将其他的财务人员全部向管理型财务转换。这样对财务管理系统的应用深度会增加。

疫情期间,很多企业的业务都受到了冲击。亨通作为一家国际化集团,业务是否受到影响,数字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张征平:疫情爆发后,当时一些海外的客户不愿意过来。这时产品再好,也很难卖出去。

所以实施了工厂远程可视化/供应链可视化的项目。

上线后,客户可以在平台看到从下订单到完成交付的整个过程。比如客户下单后,我们内部排产如何?生产进度完成了多少?质量是否合格?设备运转情况如何?客户签署的情况是怎样的?等等这一系列流程都被我们搬至了线上。

亨通在前几年做MES系统已经产生了不少成效,将一线的数据进行了打通。这次我们完成了从线索到收款全流程的打通,客户以后可能不需要来现场,只要在平台开设账户,就能看订单、设备运转以及生产的情况。

这种对整个生产过程的管理,让海外客户对亨通产生了信任,认为亨通做出的产品是值得信赖的。

后续当国内疫情有所好转,国外疫情加重时,境外的客户很难进来,这时平台发挥的作用更为凸显。现在平台还只是在集团内部,后面将会推广到我们所有的制造型企业。把所有的工厂、设备、车间的数据集中起来展示给客户。

像您刚才讲到的整个供应链的可视化,实际上在疫情冲击下,亨通正是得益于未雨绸缪地布局这些信息化基础设施,才能快速地化危为机。

在这其中,电子签约大概在哪个环节?整个供应链的可视化,是否也包含了合同的可视化?

张征平:我们大概是在16、17年开始关注电子签约的,后面因为我们的一家TO B垂直电商企业在用上上签,当时觉得挺新鲜,就组织去相关的供应商合作伙伴那边考察,我们帮他们引入平台。

到后期我们每年都会对他们进行检查,大家反馈说这个效果非常不错。

后来在跟集团供应链的负责人沟通后,决定要将电子签约平台引入到整个集团的SRM供应链平台。现在上上签电子签约平台已经成为集团大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在此过程中,我们曾跟供应商签约,每次寄顺丰或者EMS,成本非常高,如果每份20元,来回就需要40元。这种快递成本是直接能看到的。现在双方用移动设备签约,既节省了费用又节约了时间。

所以在疫情中,我们整个供应链体系之所以能快速运转,其实跟前面建设的 SRM、电子签约,还有整个数字化系统是分不开的。如果没有这些,可能就无法跟供应商签约,也不能保证产品能如期送到我们的生产车间。

所以这是我们供应链可视化环节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环,同时电子签约也起到了解决信任的作用。

刚才您讲到电子签约项目的引入,实际上是有一个过程的。先是在B2B电商平台使用,在看到成效之后,再拓展至集团的供应链场景。

效果还超出预期是吗?

张征平:对,当时我们算了一笔账,估计了一下集团每年的快递费加上供应商的快递费,发现仅算快递费就已经解决了成本问题。

但在后面我们发现:

之前大家要等合同签完才能把预付款打给合作方,合作方才能备货发货。算上合同来回邮寄的时间,已经是2-3天了。

现在使用电子签约,备货时间和生产时间就提前了2-3天,这样我们工业体系的效率也就提前了3天。

这在当时是没有预料到的,是意外之喜。

2-3天的提升大概是怎样的概念,算是一个很大的促进吗?

张征平:总体来讲,对我们促进还是比较大的。按照现在供应链采购的要求,一般在20天左右。如果提前2-3天,相当于提升了大概10%,我认为是比较可观的。

您提到首先是在B2B电商平台应用,进而推广至集团。推广过程中有没有一些障碍?

张征平:主要来自于两点,涉及对内沟通和对外推广。

(1)首先是集团内部沟通

开始有些内部人员存有疑惑,担心审计部门不认可,以及对外是否存在法务上的风险。这对我们而言,相对比较容易解决。

我们在引入上上签平台之前,跟法务、审计进行了充分沟通,沟通以后才最终立项,所以集团层面基本上已经达成了共识。

但是到下面各个公司执行时还是有点问题。后面我们组织法务部和审计部人员跟他们进行说明,所以集团内部达成了共识。

(2)其次是对外宣贯推广

在去跟供应商推广时,一些大的供应商因为内部有相关部门比较关注这方面,所以经过我们对政策的解读,很快达成了一致。

但是一些规模较小的供应商,由于没有时间或者没有相关部门关注这块,就会有所顾虑。后来我们将解读文件放在供应链材料中进行宣贯,取得了一些效果。目前有很多供应商已经纳入到了电子签约的体系。

刚才您提到已经在采购端使用了电子签约,此外在供应链金融场景是否也有一些应用?

张征平:亨通的客户有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南方电网这类企业,回本周期相对较长。推及我们的供应商,跟我们一样面临这个问题。

目前,亨通内部拥有自己的金融机构,比如小贷公司、财务公司。我们通过电子签约转给小贷公司和财务公司,为合作伙伴提供金融服务,让其获得亨通金融机构的贷款,保证资金的顺利周转。

因为有电子合同,集团内部跟供应商之间缺少了沟通障碍,加强了双方的互信,很好地解决了制造企业账期难的问题。这样供应商得到资金的成本比较低。

此外,也有其他客户开始跟我们考虑合作,以销售端来说,已经有很多客户希望与亨通实现从合同签署到最后收款所有环节的数据互信。

我认为跟客户电子合同的合作可能会是突破口,也可能是其他验收的单据,还有像生产过程涉及双方确认的单据,可能都会是比较好的应用点。

信息化系统其实有很多模式,相比完全本地部署定制开发模式,您对电子签约SaaS平台的云端部署,订阅式付费模式有何看法?

张征平:亨通的系统比较多,我们在部署内部系统时也会进行讨论,制定一些原则。像生产工艺、配方这些核心私有的是坚决不上云的。

还有一类像电子签约平台,我们可以将企业的核心部分放在亨通,然后通过接口加密的方式,跟外部系统进行互联互通。这样既能满足内部信息保密的要求,又能享受外面SaaS提供的服务红利。

您刚刚提到了共享SaaS的红利,如何理解这句话?

张征平:个人认为,一个应用或者系统的产生是综合了整个社会所有行业的经验。像亨通更倾向于使用而非研发。

因为那些系统可能是系统服务商召集了一批非常优秀的人研发出的,他们对产品或者场景的理解比我们更透彻。

我们直接拿来操作就好,如果从头研发,代价比较大。而且我认为是研发不出这种产品的。

一个企业内部的IT或者内部IT公司很难做出一个有广阔前景的商业化应用。因为那要经过市场上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长时间打磨。既然外部公司已经做了这件事,为什么我们不直接使用。现在我们只有涉及非常核心的系统,或者生产里面涉及到非常重要的机理模型,而这块我们是做得最好的,会自己研发。

所以我认为是享受了SaaS应用带来的红利。

结 语

我们很荣幸能邀请到亨通集团CIO张征平先生,在交流过程中也切实感受到了亨通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

每当问到亨通信息化建设的问题时,嘉宾总是会从一个个故事讲起。而故事的开始都是为了实现与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的共赢。所以也才有了上面提到的以供应链可视化为代表的一系列信息化系统的建设。

在这过程中,电子签约解决的是商业互信问题——不仅连接企业内部,更多的是跟外部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头条文章
重点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