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欧EqualOcean CEO黄渊普:2021全球人工智能教育行业的八点观察

2021-07-12 13:43:01爱云资讯

7月10日,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上海开放大学、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支持,中国互联网协会智慧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开放远程教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上海市人工智能学会协办,亿欧EqualOcean在上海主办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论坛”顺利举办。

在论坛上,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以“推陈致新,乐育人才”为主题,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和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展开,进行了多维度的研讨与对话。

论坛上,亿欧EqualOcean CEO黄渊普就亿欧智库即将发布的《笃实前行,智胜未来——2021全球人工智能教育落地应用研究》报告的重要观点进行解读,发表了题为:《2021全球人工智能教育行业的八点观察》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亿欧EqualOcean CEO黄渊普演讲原文,亿欧EqualOcean在不改变嘉宾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编辑,供行业人士参考。

尊敬的王区长、王校长以及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感谢参加今天由我们主办的论坛。我想今天的关键词有几个:人工智能、教育、人才培养。

今天有两个身份,第一是学生,第二代表第三方机构,分享我们对行业的认知。

作为学生来讲,我大概在去年1月份开始报名参加MBA课程。报课程的时候,很多朋友问我,为什么这么大了还想着学习?是的,在中国超过30岁就很少有人真正意义上读一个学位,因为我们的潜力、热情可能没了。当时我觉得自己算是不错,可能年纪不小了,还去美国读一个学位。但是当我去年1月份开学的时候,我看了一下我们班来自16个国家同学的年龄,我发现我在班上竟然处在最年轻的1/4群体里面。我们班上很多40岁、42岁、45岁的同学,但是学习过程中年龄比我大3岁、5岁、8岁的同学在学习上的热情并不比我差,我的学习热情似乎在我30岁之前已经慢慢没了。

今天我们在探讨人工智能也好,探讨技术改变教育也好,其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下一代、新的学生不是被强迫着学习的。当他们年纪到了20多岁、他们在学习生涯结束的时候依然有学习的热情。我读书期间,经常性晚上通过ZOOM上课,所以我有时在想ZOOM这样一个科技产品,确实使我们享受教育便捷很多,我们学校在纽约,我在上海也可以上学。

但是我也在想这种科技在增加我的教育便捷性的同时,也使很多体验变得没有那么好。开始我觉得ZOOM挺好的,可以在我方便的时候上课,但是上到现在,我发现每次ZOOM上课的时候,精神注意力很难集中,很难从头到尾听教授把课讲完。现在很多声音认为科技可以真正意义上把教育彻底改变。但从我个人的体验来讲,可能不是,我还是希望有线下形式的课堂,希望能够面对面地和老师、同学交流。今天很多创业者在会场,当我们在创业的时候,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其中一点是科技不能脱离人,不能脱离同学和同学、同学和老师的交流,这也是教育中不可能被技术给取代掉的。

而作为第三方机构,接下来也代表亿欧EqualOcean分享一下我们对全球人工教育的几点观察。报告会在这个月月底发布,在看人工智能的时候,首先需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发展目标到底是什么?其中一点非常关键的是:教育最终会回归育人的本位。技术可以改变很多东西,但是我想技术不能够真正去改变老师和教育的本质,而是通过技术助力教育目的的实现。

坦率来讲,我们认为科技对各行各业的改变非常大,我们昨天发布了一份报告,把人工智能在各细分领域的应用做了一下盘点。其中,人工智能在企业服务、金融、大健康、家居等很多领域应用已经非常好,但实际上在教育领域才刚刚开始。

在我们即将发布的报告里,我们通过对全球7000多家教育公司进行筛选,从中选取打着AI标签的公司。最终我们在美国、中国、欧洲以及印度这些未来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市场当中,选取了355家人工智能教育公司,并基于这些公司进行多纬度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人工智能整体来讲,主要在五个环节对教育产生影响:一是教学,二是学习辅助,三是考试辅助,四是能力的评测,五是人生规划管理。我分享我们几个小观察,这些观察是基于我们对中国市场的理解,同时把我们纽约公司对于国外市场的研究成果放在一起得出的。

一、 很多人因为疫情,某种程度上在不得不使用在线教育,以及尝试新的教育方式。同时,疫情使全球AI教育发展差距在拉大。中国其实在这方面来讲,我们自己观察下来表现还不错。

这里主要包含两个维度:1)企业融资情况:中国其实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2)企业融资数额:我们发现融资超过1亿人民币的人工智能教育企业的区域分布中,中国是最多的,美国表现也不差。我们特意关注了一下印度,从我的感觉来讲,印度是基础教育做得还不够,但是在很多前沿教育领域做得还是不错的。我自己在美国的时候做了一项简单的统计,大家听到更多地是美国科技公司很多CEO是印度人,但是大家没有发现得是美国顶级商学院院长层级的职位,正在由越来越多的印度老师担任。我个人差不多上了一年半的课程,已经有、六个印度籍教授上课,目前还没有碰到华裔中国籍教授上课。另外我是班上唯一的中国学生,但我们班上有15、16个左右的印度学生。所以印度在前沿教育领域做得还不错。

二、 人工智能教育在宣传上的方向,东西方存在一定差异。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发展国家,会强调技术本身,强调概念。比如“人工智能”是一个热词,那么很多公司虽然做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但是会不自觉地往这个概念上靠。而在欧美,会更加强调人工智能作为工具。这个从词汇上也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在中国、印度,类似“人工智能学习”、“人工智能教育”这样的词,关注度非常高,但是在欧美大家会说“虚拟老师”、“VR教学”,很少提及“人工智能教育”。

三、 政策对于人工智能教育的引导非常关键。我们对比企业服务、家居等完全市场化的领域,教育天然是一个政策引导非常关键的行业或者领域。中国、美国、印度、欧洲都发布了很多关于人工智能或者人工智能教育的政策。对于下一代的培养方案,这是国家竞争力的体现。我们也会看到,同样是投资机构,在中国、美国、印度、欧洲都有很多专注于教育、乃至人工智能教育的投资机构。

四、 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在无界延伸,但是科学评价亟待技术突破。很多都会提人工智能革命性变革,但是从我自己观察的角度,以及和很多学校和机构的交流中,我认可一个观点:我们中国很多教育机构实际上连基本的信息化都没有做好,但已经在开始谈数字化和人工智能。大家作为教育从业者可能体会比较深,如果对比学校之外的行业,会发现有些企业在效率管理等方面,借助现代化工具、人工智能做得好很多。经过我们的统计,很多所谓AI教育场景,在中国这边最多的还是应用在教学,教育机构本身的信息化其实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五、 场景化开始突破环节限制,但是技术落地的应用成熟度有待提高。根据我们自己的评分结果,很多场景应用三颗星比两颗星更成熟,但是我们看技术成熟度不光看技术,还要看对教育环节本身的依赖度。因为任何技术到应用层面都需要学校老师的管理。离开这个,再好的技术也应用不下去。从教学各个环节来看,产品聚焦度和消费者容忍度也各不相同,有的产品聚焦度会弱一点,但是可能消费者的容忍度高一点。但是整体来讲,教育是一个技术推动、但是严重依赖于人的行业,我们始终相信教师的不可替代性,无论10年还是20年之后依然会是如此。

六、 人工智能教育竞争中,技术积累是企业致胜的关键。任何技术需要依赖于人,所以对于企业来讲,做技术的同时要依靠对人和教育本身的理解。目前技术整体来说,我们认为没有达到技术的极点。从技术成熟曲线来讲,大量技术还处于比较生硬,比较冷门的阶段,这可能需要我们用更长远的眼光,用5年、10年之后的眼光来看这次变革。

七、 人工智能教育的人才重要性凸显。人才培养需要适应产业发展进度。当我们培养下一代的时候,当我们培养他们对于人工智能理解的时候,我们这一代人是不是真的懂这个?如果我们不懂,我们怎么教下一代?很多学校开了人工智能学院,也开了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但是如果看开设时间,几乎都在2017年、2018年。但如果真正懂人工智能的教育者开始发挥作用,可能还需要等待5年、10年,等他们教育下一代,可能效果更好。当然看类似CS(计算机科学)的全球排名,中国相关学校的数量实际上是增加的。同时在中美的竞争情况下,很多中国学生去美国学习这样的技术和专业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毕竟某种程度上来讲,人工智能不光是技术,更是国与国竞争的重要体现。

八、 全球科学素质培养体系逐步完善,理论和应用多元并举。我们看到美国、英国、日本、欧美、阿根廷、新加坡等国家都在根据他们的理解、他们认为能够适应未来的人工智能教育,把人工智能战略纳入到他们的课程体系。但中国在政府层面的重视外,往往企业先行,因为很多时候企业会因为商业前景,把它当做产业。我们暂时没法从未来人才培养的角度,认为中国会比美国、英国、欧美领先多少,落后多少,因为大家目前都处在同一起点。

最后我们对于教育的关注,我们认为教育的本质还是回归到人,回归到教育公平,亿欧旗下有亿欧智库,我们每年会发布很多关于人工智能在各行业领域应用的报告,我们今天讲的报告会在7月底发布。

最后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头条文章
重点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