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世界机器人大会:汉威科技感知技术推动机器人进化

2025-08-12 10:07:13爱云资讯2219

8月8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 2025)在北京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开幕。本届大会由中国电子学会、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联合主办,汇聚了来自全球超过220家顶尖机器人企业、科研机构及产业链供应商,共同呈现机器人技术的最新突破与未来图景。众多令人瞩目的进展中,一个核心议题愈发清晰:以传感器为核心的具身感知技术,正成为决定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能否从实验室走向广泛商用的关键胜负手。

感知能力:具身智能落地的核心门槛

当前,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的发展面临着共同的瓶颈:物理世界交互的精细度与鲁棒性不足。无论是模仿人类进行穿针引线般的精细操作,还是在复杂动态环境中实现安全流畅的人机协作,亦或是自主适应千变万化的真实场景,机器人都需要具备对物理世界的精确感知与理解能力。

这种能力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搭载的传感器系统的性能、数量与集成度。传感器作为机器人的“感官神经”,其性能优劣直接决定了智能体能否准确“感知”环境细节、“理解”物体属性并作出智能响应。其中,触觉感知因其在直接物理交互中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被公认为最具挑战性也最具突破价值的核心技术领域。

触觉:亟待突破的“指尖”难题

实现机器人“灵巧手”类人化甚至超人化的操作能力,是具身智能体能力跃升的重要标志。然而,赋予机器指尖媲美人类的触觉感知,面临着极高的技术壁垒。理想的触觉传感器需要具备超高灵敏度、出色的柔性与弹性、精确的多维力检测能力,以及在严苛环境下的长期耐用性与稳定性。

只有攻克这些难题,机器人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适应抓握、基于触感的物体识别、执行需要精细力反馈的任务,并确保人机协作时的绝对安全。触觉感知的突破,是机器人从“看得见”迈向“摸得清”、“操作准”的必经之路。

嗅觉:环境感知的“无形”维度

在机器人对环境的全面认知中,嗅觉感知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无论是家庭服务机器人监测燃气泄漏或空气质量,工业巡检机器人在化工厂区探测有毒有害气体泄漏,还是医疗辅助机器人尝试通过气味进行初步健康筛查,对气体环境的智能识别都至关重要。这要求“电子鼻”技术向微型化、低功耗、高选择性、强抗干扰性方向发展,并通过智能算法实现实时分析与判断,从而为机器人开辟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安全保障能力。

汉威科技方案亮相:赋能机器人核心感知力

据了解,在本次大会C馆C612展位,国内知名的具身感知解决方案提供商汉威科技,展示了涵盖“触觉-嗅觉-平衡-力控-视觉”的多维感知产品矩阵,其展示的基于柔性、弹性技术的触觉感知方案尤为引人注目。

据工作人员介绍,机器人指尖触觉传感器被誉为理想的“电子皮肤”,凭借其超薄、可拉伸、高贴合的优异特性,能够无缝覆盖于机器人灵巧手的指腹、关节及手掌表面,实时采集高分辨率的压力分布数据,是实现自适应抓握、识别物体材质的关键基础。

同时展出的三维力触觉传感器可实时检测压力、剪切力的大小和方向,其灵敏度可达1mN(毫牛)级别,相当于感知羽毛轻触的细微变化,为精密装配、安全人机协作等场景提供了重要的力反馈支持。

在环境感知方面,汉威科技展出的嗅觉传感器方案也颇受关注。据悉,其采用了MEMS封装与AI算法,单个微型传感器即可识别多种气体,可广泛应用于家庭服务、工业巡检、环境监测等领域,实现可燃/有害气体检测、疾病识别等功能。

此外,汉威科技的环境、运动控制感知方案,如六维力传感器、应变片、惯性测量单元,以及非制冷红外热成像模组等,也吸引了不少机器人企业与科研机构的目光,这些技术共同构成了机器人感知物理世界的多维信息基础。

多位业内专家指出,2025年被视为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迈向规模化的关键节点。行业正从早期的技术演示(“炫技”)转向追求实际应用价值与商业可行性。这一转型能否成功,高度依赖于以触觉为代表的多模态感知技术的成熟度、可靠性与成本优化。稳定、高性能、可量产的传感器解决方案,是降低机器人开发门槛、提升其任务适应性与安全性的底层保障。只有解决了“感知”的问题,机器人的“智能”才能真正在物理世界中释放价值。

可以预见,随着感知技术的持续突破与创新,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将获得更加细腻的环境交互能力、更可靠的操作安全保障以及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传感器技术的进步,正在为机器人真正融入并赋能人类生产生活开辟新的可能。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

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

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人工智能产业

更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