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重构工业控制!上海这场论坛聚焦数智化转型,IDIC 数智一体机开启新可能
2025-08-29 10:16:49AI云资讯1459
2025年 8 月 26 日,由工控兄弟连主办、上海全应科技承办的 “AI + 控制・工业智能控制前沿技术与应用论坛” 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论坛聚焦人工智能时代工业数智化转型关键,汇聚了来自学界、企业界的众多权威人士,共同探讨智能控制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落地路径以及应用前景。
为推动工业智能控制技术从理论研究迈向实际应用,论坛精心搭建了“学术 + 产业 + 生态” 的交流矩阵。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李少远、西北工业大学教授何明一等学界专家,上海全应科技 CEO 夏建涛博士、工控兄弟连联合创始人张震、全应科技 CTO 党海峰、宜兴福鼎环保总经理郭宝山、海得控制智能制造总经理许叶峰等企业领导专家齐聚一堂,共同围绕 AI 时代工业控制从传统自动化向智能化转型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活动伊始,工控兄弟连联合创始人张震作为主办方代表致辞。他提到,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演进的当下,工业自动化行业面临AI技术融合、场景落地等多重挑战,工控兄弟连始终致力于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从业者搭建交流桥梁。此次论坛汇聚各方力量,希望通过思想碰撞,助力企业破解转型难题,推动工业智能控制技术在更多场景生根发芽,为产业升级注入新活力。
随后,上海全应科技 CEO 夏建涛博士作为承办方代表致辞。夏建涛表示,当前全球正处于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科技革命浪潮之中,AI 技术与控制理论的深度融合,正在推动工业自动化从传统的 “机器替代人力” 模式,向 “数据驱动决策” 的智能化生产范式转变,一个更加智能、高效、安全、绿色的智能工业时代即将到来。他强调,我国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完整工业体系,涵盖 41 大门类、207 中类、666 小类,各行业都蕴含着巨大的智能化升级潜力。但由于工业门类繁多、生产工艺复杂,智能控制的落地不能一概而论,必须根据不同行业的生产特性制定个性化方案。构建开放协同、优势互补的工业智能控制生态体系,不仅是实现工业控制系统智能化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迈向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战略支撑。夏建涛还表示,全应科技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与各方加强合作,以 IDIC 智能控制技术为核心,共同开创工业数智融合的新局面。
致辞环节结束后,论坛进入主题演讲阶段。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李少远发表“智能控制技术发展与展望”主旨演讲,他回顾了信息技术发展历史引发的工业革命,重点讲述了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技术的相互关系。李少远教授指出,数据采集、信息处理、自动控制和优化决策构成的自动化系统,重点是围绕建模、控制和优化三个基本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它所形成的核心基础理论和方法具有“使能”性。他强调,工业人工智能与自动控制技术融合,能够解决非线性、多参数、强约束、多时变等复杂控制对象优化控制问题,带来实际的产业价值并提升专业水准。
西北工业大学教授何明一发表“融合数字物理智能 发展工业人工智能”的主旨演讲。何明一教授首先回顾了我国数字化发展和全球人工智能化发展历程,强调当前的语言大模型更擅长语言类、图像类等数字空间内容识别生成,难以满足解决更广泛的涉及物理空间的问题,难以适应在数据、算力、能源等资源受限的工业场景。他指出,当前 AI 的科技前沿包括数字与物理融合智能、绿色智能、智能产业等。他表示,工业人工技术是面向工业场景打造的“专属智能大脑”,聚焦‘数据 + 物理 + 知识’融合,破解工业复杂难题,工业 AI 是通用大模型与若干专用小模型的协同体系,能够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最后,何明一教授给出了工业人工智能研究总体思路,以通用大模型作为工业场景应用的基础模型,融合工业场景的领域知识和物理化学特性数据,大幅提升大模型学习效率和处理速度;应对工业领域缺乏大数据、数据难共享的难题,发展小样本学习算法;针对工业场景对算力、能耗和时间的苛刻要求,要研究轻量化和绿色化的工业AI技术;针对重点工业应用场景(如热电能源、水泥生产、石油化工、智能制造等),发展云+边的智能系统,构建未来产业。何明一教授强调,要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发挥人才、基础、技术和资源优势,建设工业 AI 实验室,培育工业 AI+ 能源、环保等创新产业。
在论坛现场,全应科技的技术工程师带来的 IDIC 数智一体机现场演示成为一大亮点。通过实际操作,展示了 IDIC 数智一体机如何快速与工业现场的 PLC、DCS 设备对接,只需简单的拖拽组件和配置,就能完成数据采集、控制逻辑搭建以及可视化界面生成,充分体现了其 “开箱即用” 的特性。从工业时序数据的实时滤波处理,到多变量预测控制优化算法的实际运行,再到生产数据的矢量可视化呈现,每一个操作环节都简单便捷。众多参会者纷纷围在演示区前,仔细观看并提出技术问题,工程师一一进行解答,现场交流氛围热烈,让参会者切实感受到了 IDIC 数智一体机在降低工业 AI 应用门槛方面的核心价值。
全应科技 CTO 党海峰以“全应 IDIC 数智一体化系统”为题,对 IDIC 数智一体机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讲解。他介绍,IDIC 数智一体机是全应科技基于多年在工业智能化领域技术研发和项目实践的深厚积累,打造的通用工业智能控制器,具有“高度集成、简单易用、AI 内置、智能控制” 的核心特点,能够赋能行业专家快速为特定工业场景搭建数智化解决方案。在数据层面,该产品支持从设备、仪器仪表、控制系统、数据库等多源异构数据的采集,并具备安全的时序数据存储功能,确保工业数据“采得上、存得稳”;在算法层面,内置了丰富的数据清洗、分析挖掘、过程控制组件库,不仅包含 PID、MPC 等智能控制算法,还融入了焓值计算、供需统筹分配等运筹优化算法,同时支持第三方自定义算法组件扩展;无代码可视化 IDE编辑器让行业专家也能轻松搭建智能控制逻辑和仿真调试;在可视化层面,提供了海量的工业视图元素、组态模板与交互式编排工具,可适配手机、PC、大屏等多种终端,能够快速构建生产监控与数据分析界面。
党海峰还分享了 IDIC 数智一体机在多个行业的应用成果。目前,该产品已在危废环保、能源化工、钢铁冶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危废环保场景中,可实现回转窑智能控制、脱硝控制以及全工艺段监测;在能源化工领域,能够优化蒸汽梯次利用与公用工程调度;在钢铁冶金场景下,通过煤气发电智能控制提升机组自动化率与运行稳定性。此外,IDIC 数智一体机还具备智能监盘、告警管理、异常诊断等工厂管理功能,与 DCS 系统结合可构建双重安全防护,既能降低人工干预成本,又能减少生产事故与停机损失,真正为工业企业降低了 AI 赋能传统工业的应用门槛,加速了工业生产从传统自动控制向AI智能控制的升级进程。
在企业实践分享环节,宜兴福鼎环保总经理郭宝山带来了“传统危废行业的智能化实现路径”的主题演讲。他从危废行业当前面临的产能过剩、竞争激烈等现状入手,指出传统运营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智能化转型迫在眉睫。以危废焚烧环节为例,过去由于缺乏精准控制,导致能耗高、残渣率高,单位成本远超市场价格,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而福鼎环保通过引入智能燃烧控制、污染物实时监测、自动化物料处理等系统,有效稳定了回转窑工况,提高了焚烧效率与安全性,降低了残渣率和能耗,显著削减了运营成本。同时,通过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整合收运、处置、存储全流程数据,实现了可视化管理与智能决策,运营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郭宝山的分享为传统工业垂直领域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样本。
最后,由工控兄弟连联合创始人张震主持的“AI 时代工业数智化转型升级之道” 圆桌对话环节备受关注。西北工业大学教授何明一、全应科技 CEO 夏建涛、海得控制智能制造总经理许叶峰等产学研企多方代表,围绕 “工业自动控制技术面临的挑战”、“AI 与控制融合”、“工业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如何构建工业智能控制生态体系” 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各方凭借在学术研究、技术研发、企业实践等方面的丰富经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策略与建议,如 “分阶段推进”、“高价值场景赋能”、“生态共建” 等,为参会企业家们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转型思路。
此次“AI + 控制・工业智能控制前沿技术与应用论坛” 的成功举办,为产学研各方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台。通过前沿技术解读、先进产品技术解析、实战落地案例分享以及沉浸式产品演示,为工业智能控制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实践参考。随着AI 与工业控制融合的不断深入,以及 IDIC 数智一体机等创新产品的广泛应用,全应科技将联合更多生态伙伴,一起助力工业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推动工业企业加速迈向高效、绿色、智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我国新型工业化建设注入强大动力。
相关文章
- 江丰生物破局病理人才困局,打造病理科数智化高效运作新标准
- 《数字经济》远光软件以智能分析平台助力企业数智化转型
- 算力架构・生态协同・服务革新:华为助力行业数智化“三维破局”
- 亿达科创中标广东万和新电气,助力企业数智化转型跃升
- 金领冠携手央视频:解码乳业数智化升级的标杆实践
- 数智化与全球化,双轮驱动艾芬达持续引领行业变革
- 新一代数智化生态级平台,800低代码平台S版重磅发布!
- 嘉为蓝鲸参编信通院行业报告,为央国企数智化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 华为郁赛华:破解千行万业转型难题,释放行业数智化的真正价值
- 深度智控携手玉晶光电打造行业标杆!中央空调数智化落地光电制造
- 360与ISC.AI学苑发布“智能体实训手册及课程”,助力企业零门槛数智化转型!
- 从 “纯手工” 到 “智能范”,5G赋能中原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
- 北电数智提供高质量AI基础设施服务,助力千行百业数智化升级
- 石化盈科:“智绘蓝图 数启未来”数智化转型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 标杆赋能・数智共创:西贝 × 思迈特餐饮数智化联合方案正式发布
- 中国移动“移动智企”产品服务全景图:解锁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多元需求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