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城到太湖,81岁朱炳仁“匠师熔装”对话双千年文脉

2025-11-17 20:35:10AI云资讯1592

11月16日,无锡太湖鼋头渚万浪桥畔,“熔韵太湖・境生鼋渚”鼋头渚×朱炳仁熔装大秀,在湖光山色间徐徐展开。继今年9月于北京司马台长城成功举办“匠师熔装”首秀并荣获“时尚影响力人物大奖”之后,这位中国铜艺大师将舞台从长城迁至太湖,完成了从北国雄浑到江南灵秀的艺术转场,也实现了非遗跨界从“文化突围”到“在地活化”的进阶升华。

朱炳仁大师在现场感慨道:“从长城到太湖,我们一路走来,不仅是在展现中华大地的壮美山河,更是在传递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精气神。”

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法人文交流终身成就奖”得主,81 岁的朱炳仁始终以“文化先锋,不老匠心”的姿态打破非遗边界。此次,他再将秀场扎根太湖之畔,让鼋头渚“包孕吴越”的山水灵韵成为时装秀的“活背景”。模特们身着融合熔铜纹样与太湖波纹的服饰踏浪而来,工装立体袋、撞色走线的设计致敬匠人精神,朱炳仁特别阐释:“熔装上的补丁灵感,来源于劳动者的工装。劳动者是最美的,我们这场秀也是献给全世界所有辛勤的劳动者。”铜丝打造的臂环、手袋等配饰则实现了“可穿戴非遗”的创新表达,让坚硬金属绽放出刚柔并济的独特质感。

整场大秀,既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传统工艺与地域文化的深度对话。朱炳仁将2006年常州天宁宝塔大火后诞生的熔铜艺术,从雕塑延伸至时装领域,更让其浸润吴越文化的精致灵动。纵观其创作轨迹,长城秀是以工装为刃、冲破西方时尚话语权的“文化宣言”,太湖秀便是以山水为基、扎根地域肌理的“生长实验”。一北一南,一刚一柔,两者共同勾勒出中国传统工艺从突破边界到深度融合、从符号创新到回归生活的完整路径。

活动现场,朱炳仁大师与模特集体谢幕并致辞。他强调:“从熔铜到熔装,是技艺的跨界,更是观念的破界。让千年铜艺走出博物馆,以时尚融入当代生活,这才是非遗真正的生命力。”他进一步表示:“通过这场秀,我们把铜与服装跨界融合,与山山水水完美结合,展现的是我们心中美好的生活。在山水文化与服装文化的交融中,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时尚起来、快乐起来、幸福起来、亮起来,用绚丽的色彩装点我们的生活。” 此言此景,在万浪桥的自然场域中交相辉映——艺术源于自然,创新终将回归生活。

借此太湖秀举办之机,“朱炳仁·铜”品牌同步启幕首届“感恩贵人节”,将传统“礼文化”创造性转化为全民参与的文化盛事。这一举措既是对非遗社会价值的深度拓展,也是对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积极实践,标志着“匠师熔装”从艺术创新层面向社会价值共创的实质性跨越。

纵观全程,此次跨界合作并非简单的“秀场+景区”叠加,而是“时尚IP+传统工艺+地域文化”的三重赋能。鼋头渚作为江南文化的集大成者,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自然盛景,为熔装艺术提供了丰沛的文化养分;而朱炳仁的创新演绎,也让吴越文化在当代时尚语境中焕发新生。

从熔铜艺术的诞生,到长城之颠的宣言,再到太湖之滨的生长,朱炳仁用持续的跨界创新证明:非遗不是博物馆里的静态展品,而是能够融入生活、引领潮流的鲜活力量。这场跨越地理与文化双千年文脉的对话,不仅为鼋头渚注入了崭新的当代美学内涵,更将“匠师熔装”升华为承载东方精神的时代符号,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企业

更多>>

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人工智能产业

更多>>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
AI云资讯(爱云资讯)立足人工智能科技,打造有深度、有前瞻、有影响力的泛科技媒体平台。
合作QQ:1211461360微信号:icloud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