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想到落地,当医疗遇上人工智能
2019-09-24 17:24:43AI云资讯1341
“科技会如何改变医疗和健康?”
“人工智能到底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儿童得了癌症,真的是得了绝症吗?”
这些问题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实际上或许就在身边。处在社会发展一日千里的当下,科技带给我们生活的变化也同样迅速,有人关注这些问题,并乐于分享见解。
9月20日,由澎湃新闻主办的科技话题分享讲座“科技湃 向未来”在上海长江剧场举行。丁香园创始人及董事长李天天、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小康以及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李治中分别从各自的领域出发,分享了科技赋能下未来生活的样子。
丁香园创始人及董事长 李天天
在科技赋能下,医疗发展会有哪些改变,是人们尤为关心的话题。“科技越发达,我们就会越来越健康吗?”面对这一话题,李天天并未先从理论说起,而是先分享了一些世界最先进的医疗科技设备和项目,阐述了科技赋能医疗并不是简单的科技设备。
他指出,通过泪液检测血糖的隐形眼镜、小型家用的脑磁图检测设备、谷歌的智能纸尿裤,这些听着就科技感十足的医疗设备,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治愈率会有显著效果。事实上,许多权威医疗专业杂志发表的研究论文显示,只有在科技和服务一起作用的情况下,才能够对部分慢性疾病产生明显的正面效果。
如何通过科技手段管理慢性病?李天天介绍了丁香园的临床管理经验,在糖尿病管理方面,丁香园通过科普、电话、微信,甚至是带着患者去买菜等多种方式,全方面地帮助患者做到健康饮食管理,并在三个月内,成功帮助患者的相关指标实现大幅度下降。
为大众提供一个优质的医疗健康管理,李天天认为光靠科技远远不够,还要靠教育、人文,最重要的是医生的付出,和大众健康意识的不断进步。医学科普,是让大众了解自己身体、提高健康生活水平的基础和必要存在。针对中国医生普遍不懂如何写科普文章的问题,丁香园组建了专业编辑部,将难懂的医学文章翻译成普通用户能够看得懂的医学解疑文字。李天天还对入驻丁香医生APP的医生们提出要求,让他们尽可能用最详细、易懂的方式,与患者沟通,回答患者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杨小康
在人工智能成为跨越科技、金融成为整个社会的热门话题的今天,几乎所有人都对人工智能有着不同程度的关心。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生活会怎样?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作为一名在人工智能领域顶尖的研究学者,杨小康在活动上为大家梳理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程。他指出,人工智能自1956年起就已诞生,直到2016年ALPHA GO在围棋上战胜了人类冠军,正式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
杨小康认为,中国发展人工智能具有三个方面的明显优势:一是算法,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论文超过了总论文数的30%,我们在算法方面有明显优势;二是算力,中国的智能手机普及率非常高,超级计算机也是世界数一数二的;三是,中国拥有庞大数量的大数据,而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养分。
现在,与人工智能高地紧密相关的元素,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开始萌发、聚集。杨小康表示,在未来,或许有50%的工作岗位会被人工智能所代替,但我们还是应该去欢迎它,因为它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深圳市拾玉儿童公益基金会联合创始人 李治中
第三位演讲嘉宾李治中,还有一个更为大家熟知的笔名叫“菠萝”,作为一位癌症生物学的研究者,他一直致力于做科普和公益,组建的第一个项目“向日葵儿童公益”,是专注于儿童癌症群体的公益团队。
李治中带来了一个沉重而不容忽视的话题,那就是“儿童癌症”。人工智能时代,癌症的治疗是否不再是难题?
李治中表示,在中国,每一年有高达4万个孩子得癌症,中国儿童癌症的生存率比欧美要低20%。许多人对儿童癌症缺乏认识,甚至认为儿童癌症就是白血病,或是小号的成人癌症,其实这都是不正确的。
事实上,儿童癌症的生存率非常高,只要经过正规治疗,84%的儿童会存活下来,所以儿童癌症绝大多数都不是绝症,某些儿童白血病的生存率甚至超过了90%。但可惜的是不少家长甚至医生都不了解这些,过早地放弃治疗。另外,目前国内的许多医院和医生,在方法和药物上仍然把儿童癌症当作小号成人癌症来治疗,其实许多儿童癌症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手段与成人癌症完全不一样,所使用的药物也不一样,在保持积极治疗的同时,应当寻求更加专业的医疗渠道,甚至也可以参与一些临床实验。
圆桌论坛
从医疗科技到人工智能,科技是否能使人类“长生不老”?圆桌环节,三位嘉宾还就这样的“终极问题”进行了跨界讨论。
杨小康从人工智能的角度分析了这个问题。他认为,未来可能通过机器学习和一些技术手段来延续人们的寿命,但目前来看由于没有样本,依然存在困难。李天天认为,科技可以让人类活得更长,但能否保证人类健康的时间更长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当下,整个世界正在不可避免地进入老龄化社会,生存和生活是两个概念,科技应当把重点放在让人们能够健康地生活更长地时间上。李治中则补充了用科技手段延长寿命也会带来社会公平性方面的问题。现场互动讨论也异常激烈。
面向未来,我们永远不会缺少话题,也同样一直保有激情。服务人类迈向美好生活,是科技进步的重要使命。当科技创新,深入到未来生活的每个角落,对我们衣食住行及与大自然共存会产生新影响,也会碰撞出全新的生活方式。
相关文章
- 科大讯飞联合华为发布“星火教育、医疗大模型场景一体机解决方案”
- 亚洲愿景论坛 东软盖龙佳谈AI与数据价值化重构医疗未来
- 好医生云医疗集团亮相 2025 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以 AI 赋能基层医疗新生态
- 中国联通全面承接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医疗领域)
- 速航科技亮相上海2025 FDI,展示口腔医疗新质生产力解决方案
- 悦希国际以合规物流护航维力医疗印尼建厂,打通东盟出海链路
- 获央视点赞 深兰科技AI医疗大模型落地打浦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
- 守护铁路安全、提速智慧医疗,国产数据库赋能国计民生
- 中国CT技术的领导者!东软医疗光子计数CT领跑上市
- 从资产识别到风险溯源,石犀科技全链路守护医疗数据
- 常德二院全栈国产化信创打造医疗新质生产力
- 科技赋能医疗创新 灵科超声波以匠心工艺致敬中国医师节
- 奈特瑞:以生态赋能数字医疗革新 以协同筑就产业发展新引擎
- 英科医疗斩获国内首个LCA与碳足迹双认证,以全链低碳重塑医疗耗材绿色标准
- 中欧建交50周年,中硼医疗领衔中意BNCT合作月,中国尖端技术出海欧洲
- “立园满园・数字医界・AI 燎原”2025 互联网医疗创新峰会在蓉圆满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