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纳德拉:发展人工智能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设计原则
2018-06-20 13:44:16AI云资讯727
人工智能发展的轨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才刚刚开始。要真正把握这个即将到来的时代的意义,我们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人工智能并不是威胁
未来,人工智能将成为一种更常见、更重要的陪伴者。人工智能助理会知道你在工作且有10分钟的空余时间,然后帮你完成待办事项中优先级靠前的事项。人工智能将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富成效和更具创造性。
毫无疑问,我们是在创造一个新的物种,一个在智力上可能没有上限的物种。一些未来主义者预测,所谓的奇点,即计算机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时刻,可能会在2100年之前到来,而另一些人声称这将仍然只是科幻作品中的畅想。奇点这种可能性听起来令人振奋,但也让人觉得有点可怕——也许两者都有一些。人工智能的发展最终会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呢?我坚信是有益的。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百年研究”项目报告指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将应用在“世界各地那些难以吸引年轻人的行业中,比如农业、食品加工业、订单履行中心和工厂”。该报告没有发现有任何理由担心人工智能是对人类的一种迫在眉睫的威胁,“没有任何具有自我维持的长远目标和意图的机器被开发出来,也不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开发出来”。
人工智能资料图(图/视觉中国)
跳出对抗性思维
为了确保人工智能对人类是有利的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跳出“机器对比人类”的框架来思考。科幻作家常常陷入到数字对人类的游戏中,甚至技术创新者本身也是如此,就好像是双方在开展一场争夺霸权的战争一样。
2016年,谷歌DeepMind的阿尔法围棋(AlphaGo)战胜了韩国围棋高手李世石。毫无疑问,这是科学和工程上的巨大成就。但是,除了计算机在游戏中击败人类之外,未来还有更光明的前景。最终,人类和机器将进行合作——而不是相互对抗。想象一下,当人类和机器共同努力解决最大的社会挑战——疾病、无知和贫困的时候——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吧。
现在有太多关于人工智能未来的辩论都忽视了机器和人类合作的潜在之美。我认为,人工智能方面最有成效的辩论并不是善与恶的对抗,而是要看一看创造这种技术的人和机构被灌输了怎样的价值观。如果不用情商来搭配智商使用,人工智能就会走向失败。
相关文章
- 北京筑龙助力京能斩获中物联人工智能应用大赛铜奖
- DFRobot发布二哈识图2与Mind+升级版,助力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落地
- 据调查,美国人不希望人工智能介入他们的个人生活
- 优刻得参加联合国工发组织全球工业与制造业人工智能联盟大会
- 打造张江人工智能创新小镇,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再添发展新引擎
-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聚力“人工智能+”行动,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 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网络安全应用测试 深信服成唯一包揽三项第一厂商
- 践行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容联云助力某消金“客服智能体”落地
- 相聚上海,共赴智能之约!昇腾AI人工智能产业峰会三大亮点抢先看
- 2025青岛海洋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 高校行活动圆满收官!
- 老板电器入选首批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典型案例,树立AI转型可复制标杆
- 人机共生 · 智启未来——2025高交会亚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展主题发布
- 工业富联AI低代码平台入选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典型案例
- Canva可画入选 2025年服贸会“人工智能+” 示范案例, 展现 AI 赋能服务贸易新实践
- 甲骨文与OpenAI达成3000亿美元“星际之门”项目协议 或将重塑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未来
- 重磅发布 | “人工智能数据沙盒伙伴计划”亮相2025服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