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纳德拉:发展人工智能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设计原则
2018-06-20 13:44:16AI云资讯754
人工智能发展的轨迹,及其对社会的影响才刚刚开始。要真正把握这个即将到来的时代的意义,我们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人工智能并不是威胁
未来,人工智能将成为一种更常见、更重要的陪伴者。人工智能助理会知道你在工作且有10分钟的空余时间,然后帮你完成待办事项中优先级靠前的事项。人工智能将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富成效和更具创造性。
毫无疑问,我们是在创造一个新的物种,一个在智力上可能没有上限的物种。一些未来主义者预测,所谓的奇点,即计算机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时刻,可能会在2100年之前到来,而另一些人声称这将仍然只是科幻作品中的畅想。奇点这种可能性听起来令人振奋,但也让人觉得有点可怕——也许两者都有一些。人工智能的发展最终会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呢?我坚信是有益的。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百年研究”项目报告指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将应用在“世界各地那些难以吸引年轻人的行业中,比如农业、食品加工业、订单履行中心和工厂”。该报告没有发现有任何理由担心人工智能是对人类的一种迫在眉睫的威胁,“没有任何具有自我维持的长远目标和意图的机器被开发出来,也不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开发出来”。
人工智能资料图(图/视觉中国)
跳出对抗性思维
为了确保人工智能对人类是有利的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需要跳出“机器对比人类”的框架来思考。科幻作家常常陷入到数字对人类的游戏中,甚至技术创新者本身也是如此,就好像是双方在开展一场争夺霸权的战争一样。
2016年,谷歌DeepMind的阿尔法围棋(AlphaGo)战胜了韩国围棋高手李世石。毫无疑问,这是科学和工程上的巨大成就。但是,除了计算机在游戏中击败人类之外,未来还有更光明的前景。最终,人类和机器将进行合作——而不是相互对抗。想象一下,当人类和机器共同努力解决最大的社会挑战——疾病、无知和贫困的时候——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吧。
现在有太多关于人工智能未来的辩论都忽视了机器和人类合作的潜在之美。我认为,人工智能方面最有成效的辩论并不是善与恶的对抗,而是要看一看创造这种技术的人和机构被灌输了怎样的价值观。如果不用情商来搭配智商使用,人工智能就会走向失败。
相关文章
- Gartner发布2025年中国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
- 数字经济“十四五”目标提前完成,人工智能打开产业全新空间
- 创新,向6G:人工智能在无线接入网中的应用潜力
- 英伟达人工智能芯片迎来太空首秀,AI初创公司Starcloud计划在太空建造数据中心
-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走近凌雄科技:共探DaaS服务模式与AI融合新路径
- 2025年杭州大学生创业学院人工智能专题班圆满结业
- 以智能重构文创!联通数智荣获“兴智杯”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大奖
- 120万奖池,寻找最具想象力的AI创意开发者!2025骁龙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正式启动!
- 伟创力发布全新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平台,部署速度提升高达30%
- 英伟达AI服务器8年来能耗飙升了100 倍,世界还能否满足人工智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 全球最大的L4无人货运车辆集采结果公示,中国邮政以人工智能重塑全球邮政发展新范式
- 微软人工智能部门宣布推出首款自研图像生成器
- 2026广州国际数智装备与人工智能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穗成功举办
- 2026广州国际数智装备与人工智能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穗成功举办 聚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智产业盛会
- 软银豪掷54亿美元投资人工智能机器人
- 特赞科技携“创意可计算性:设计人工智能”展区亮相2025 世界设计之都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