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阵营博弈云网融合 谁更胜一筹?
2021-04-15 08:24:42爱云资讯665
在这样的背景下,构建“云网”一体化基础设施,用网络的能力支撑云计算发展,用云计算的理念优化网络资源,最终促使网络资源能够适应不断变化中的用户的需求,所以,云网融合将是未来通信行业的发展方向及必然趋势。
对此,韦乐平指出,云网融合是IT与CT融合的新阶段,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底座,是赋能数字化转型的基础底座,是决胜云改的关键突破口,同时也是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和各类ICT制造或供应商共同追逐的未来大目标。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数据通信产品线副总裁张建东表示,上云必先配网,云网为千行百业输送数字动能。过去,工业化的标志是“上电”,通过电力输送电力,现在,数字化的标志是“上云”,通过云网输送算力。“让我们的生产力再一次得到飞跃,未来的云网必然是一体融合的。”
既然云网融合如此重要,各行各业对此也极度重视,那么当下,云网融合究竟进展到了哪一步?云网融合的进阶之路又将面临哪些挑战?如何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云网现状是“两张皮”
当然,当前企业云网融合进程和真正的发展目标尚有一定差距。当下,我国整体云网融合发展处于协同阶段。据韦乐平介绍,目前云网现状是“两张皮”,将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且最终会走向云网边端融合。
云网现状“两张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云网服务提供效率低,云网资源缺乏统一、灵活的能力提供和调度,云网产品和业务开通调整慢;二是云网业务发展成本高,云网独立建设、信息互不开放,相互调用接口不标准,难以形成云网整体视图;三是云网管理系统和部门独立,云网资源分域分专业管理,靠工单,协同差,数据共享程度低,端到端管理难;四是云网安全保障挑战大,云和网各自存在众多系统,规模大、技术复杂,端到端云网安全保障挑战大。
“云网融合的发展原则是:网是基础,云为核心,网随云动,云网一体”,韦乐平表示:“云网融合最终要走向云网边端融合。”云网融合的目标是全面实现网络的云化、云网一体化运营维护和流程贯通,计算、存储和网络三大资源的差异和隔离不再可见;云网融合的最终目标要体现在用户体验,为此首先要做到端到端云网边端相关资源的可管、可视、可控;带宽、存储和计算三大资源也应该能智能、高效、合理地分配部署在云网边端,达成端到端的资源配置最佳,而不仅仅是云网间配置的最佳。
“当然,这条演化路径是漫长的,可能要持续十年以上,但是也是必然的发展大趋势。”韦乐平毫不避讳的讲到。
与此同时,他还指出,云网融合将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协同阶段(2021-2022年),云网基础设施层“对接”,业务自动化开通和加载,一站式云网订购;第二个阶段是融合阶段(2023-2027年),逻辑架构和通用组件趋同,资源和能力产生“物理反应”,云网能力统一发放和调度;第三个阶段是一体阶段(2028-2030年),打破云网技术边界,物理和逻辑层产生“化学反应”,云网资源和服务成为数字化平台标准件。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每一个阶段都有四个维度的度量(资源和数据、运营管理、业务服务、能力开放)。
云网发展还需跨过几重山
当然,机遇确与挑战并存,面对产业链的重构和洗牌,不进则退。“云网融合是IT与CT融合新阶段,是运营商进入IT领域的机会,也是IT和互联网公司进入电信领域的机遇,然而改变了IT商业模式,运营商将面临业务竞争加剧、企业客户流失和转接网被旁路的风险;缺乏云网深度融合的核心技术(云网操作系统等)、运营机制和经验、产品开发和市场理解、人才。”韦乐平坦言。
而对于云网面临的挑战,华为张建东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在他看来,云驱动产业变革,云网面临四大难点,一是云快而网慢,云网割裂,开通慢;二是体验难保障,QoS保障SLA,体验难保障;三是网络运维难,网络不可视,运维靠人工;四是安全防护难,云网安相互独立,无联动。
要克服这些挑战达到云网融合,张建东认为云网要具备三大特征。第一是数字化,我们在云上对网络数字孪生,建立一个数字的模拟世界把网络建立抽象建模,就可以对我们的网络进行统一管理,实时可视。第二是智能化,可以在云上基于数据来进行智能化设计,从而实现资源智能化调度、故障检测自愈、安全智能防御。第三是服务化,把网络能力像云服务一样提供出来,实现服务一键订购、网络开放编程、云网安一体架构。
根据这三大特征华为配置了智能云网解决方案,以数赋智,好云配好网。在云骨干层面,云网一体化服务实现智联多云,拓展云网商业边界;在云城域层面,Underlay/Overlay协同,任意网络一跳入多云,达到端到端一体化体验;在超融合数据中心网络层面,实现存算一体的数据中心建设;在网络安全层面,乾坤安全云服务,构筑全方位安全防护。
华为智能云网解决方案,基于业务需求和技术创新并行驱动带来的网络架构深刻变革,使得云和网高度协同。截至目前,华为已经与多家运营商进行了云网联合创新及商用,服务于政务、医疗、教育、金融、矿山、港口、钢铁、电力等行业数字化场景。
三大阵营博弈云网融合战略高地
当然华为只是进入云网融合领域,并能够提供优秀解决方案的厂商之一。进入2021年,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云网融合发展正多维度深入演变,赋能产业数字化新生态,新未来。运营商、互联网公司、设备制造商、服务提供商等也有在积极布局云网融合。
电信运营商将从网络为主到云网并重、云为核心,例如AT&T和Verizon等国际运营商放弃自有云,改为与多家云公司在细分领域合作提供各类云服务,自己则聚焦提供连接服务,中国运营商则都进军云领域,提供自有云服务。
其中,中国移动推行5G+云,以N+31+X布局提出“一朵云、一张网、一体化服务”的云网一体化策略,以及8朵5G SA网络云发挥云网一体的资源优势,推动云+网IT系统深度融合。
中国联通则推行云网一体。围绕云网一体目标,联通也发布了“31411+N工程”计划,即三层云池一张网、四大平台一朵云、N个产品一市场,通过合建和自建云池、分层建设的方式,保证联通的云网融合转型。包括建设一朵云,建设“核心云池+骨干云池+边缘云池”三层云池,参与建设一张网(云联网),打造四大平台(云径、云策、云畅、云警),加速扩大云市场规模,以及打造N个云产品服务。
中国电信天翼云开始“2+31+X”的战略布局,包括内蒙、贵州两个超大规模云基地,将资源池部署到31个省,再下沉到地市私有云、CDN等X个边缘节点,让天翼云更加贴近企业所需。
互联网公司以云为主并提供云网连接服务,AWS、Azure等国际云服务商纷纷布局5G核心网,结合5G网络与云优势,试图进入电信行业,阿里云、腾讯云等则推出SD-WAN等网络服务,提供企业入云和广域分支互联服务。
ICT厂商从提供云网设备到进入云服务运营市场,例如华为从云网制造业全面进入云网服务业领域(单独或合作),新华三、浪潮均推出行业云服务,落地政务云等。
云网融合正在成为三大阵营的博弈高地。云网融合是IT与CT融合新阶段,是运营商进入IT领域的机会,也是IT和互联网公司进入电信领域的机遇,从目前来看各方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最后谁将更胜一筹还有待时间考验。
相关文章
- 云网融合 共创未来 MWC2023中国电信-华为云网核心能力创新成果全球发布会举办
- 云网融合 共创未来 MWC2023 | 中国电信携手华为成功举办云网核心能力创新成果全球发布会
- 共铸国云 智领未来丨十年铸云,云网融合先行者
- 亚信科技亮相2022云栖大会 携手阿里云共推云网融合解决方案
- 自智网络使能云网融合产业发展,促进运营创新
- 非凡十年|中国电信云网融合筑基 释放高质量发展磅礴力量
- 天翼云亮相2022互联网岳麓峰会|科技创新突破算力瓶颈 云网融合引领数字未来
- 中国电信夏冰:云网融合3.0赋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 中国联通“SD-WAN云网一体算力调度-促网络信息服务升级”项目荣获“SD-WAN+云网融合优秀服务奖”
- 锐捷网络:云网融合,效率变革,锐捷 WIS 云管理网络重磅发布!
- 中国电信王桂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助推云网融合向纵深发展
- 中国电信:充分发挥云网融合优势,进一步优化算力资源布局,降低数据中心运营成本
- 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云网融合 数智相生
- 对话新华三何宁:如何助力运营商加速云网融合,拓展ToB业务?
- 点燃数字经济新引擎 中国电信广东公司携手华为发布云网融合2.0
- 深化云网融合,新华三携手运营商智绘5G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