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北斗完成C轮融资加码芯片研发,国开科创等参与战投
2022-03-08 11:08:43AI云资讯564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芯荒、汽车芯片、第三代半导体、国产化等芯片以及半导体相关话题讨论热度不减。来自企业界、学术界、金融界的多位代表委员提案议案都聚焦芯片领域的“补链强链”。
北斗产业链中的芯片概念企业也一直受到资本市场高度关注。深圳华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北斗”)于近日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据悉,此轮融资有国开科创、大湾区基金、研投基金等投资机构和产业方参与,启迪等老股东进一步追加投资。
华大北斗B轮融资在2021年5月完成。B轮融资由CPE源峰领投,云锋基金、中船资本、TCL资本、江铃汽车投资等机构和产业方跟投,鼎晖、招银国际、启迪、中航产投进一步追加投资。
华大北斗总经理孙中亮透露,华大北斗C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大对芯片核心技术及芯片级解决方案的研发投入,布局下一代先进北斗导航芯片的同时,基于核心芯片产品开展各类重点行业如交通、汽车、变形监测等领域芯片级解决方案及产品的设计开发。另一方面,本轮融资还将用于对行业解决方案团队的整合,以完成华大北斗在芯片级解决方案领域的产业化布局。
孙中亮表示,北斗核心芯片研发一直是华大北斗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业务发展的基石。下一阶段华大北斗将围绕更高水平工艺制程在芯片性能提升、多源高精度组合定位、超低功耗、高集成度等技术方向加大研发投入,为第四代乃至第五代先进北斗芯片的研发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他还谈到,华大北斗还将围绕如交通、汽车、变形监测等重点行业领域应用,加大芯片级产品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继续践行解决方案带动芯片规模化应用的理念,在做专做精的同时,做大做强。
此次参与C轮融资的机构和产业方与华大北斗有许多契合点。华大北斗CFO兼董秘王天久透露,本轮投资的国开科创是国家开发银行旗下投资机构,此次投资是代表国开行进一步加大对集成电路产业和北斗产业的布局,从某种程度也意味着,华大北斗已经开始得到国家级投资机构的关注和加持。
大湾区共同家园投资公司及发展基金(简称“大湾区基金”)由国际大型产业机构、金融机构以及新经济企业联合发起成立,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美好生活、智慧城市等相关领域。
研投基金是中国电科主导发起设立的首支用于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基金。研投基金总经理安鹏表示,华大北斗是国内领先的高精度定位芯片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在车规级定位芯片、多系统单频厘米级精度芯片、多系统多频高精度亚米级SoC芯片等均有深入布局,希望进一步加强合作,利用产业优势,共同提升北斗三号垂直解决方案的技术与规模化能力。
华大北斗,前身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CEC)旗下卫星导航定位芯片设计业务,于2016年12月6日由中国电子、上海汽车集团、波导股份(SH600130)、劲嘉股份(SZ002191)等共同投资成立,专注从事导航定位芯片、算法及产品的自主设计、研发、销售及相关业务;目标客户为通用类电子市场和汽车、物联网等专用终端市场,提供芯片级应用解决方案。
华大北斗是国内大陆地区唯一一家连续两年入选国际排名TOP10的专业导航定位芯片厂商(ABI Research研究报告);第一次将北斗双频SoC芯片成功批量应用于国产智能手机;在国内第一个提供了“北斗芯片开放平台”打造北斗芯片“聚力”研发模式;研发并量产了全球第一款支持新一代北斗三号信号体制的多系统多频高精度SoC芯片。
华大北斗还是青桔、美团、哈啰三家共享单车厂商高精度共享单车中北斗导航定位芯片最大的供应商,并和其股东上海汽车、比亚迪等车企在智能驾驶、自动驾驶领域有广泛合作。
华大北斗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物联网行业的快速崛起,基于高精度定位的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多。手机导航、旅游服务、游戏互动等个人移动互联网应用,及车载设备、穿戴设备、物流跟踪、道路设施,甚至无人机、无人驾驶等面向未来的行业应用均可实现精准定位。
目前华大北斗芯片产品已完整覆盖卫星导航应用全领域,并将重点面向智能终端应用、车载应用、高精度应用、安全北斗应用提供基于核心芯片的各类芯片级应用解决方案。
在欧盟航天计划机构(EUSPA)2022年《EO and GNSS Market Report(“地球观测”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市场报告)》中,华大北斗继2019年后再次上榜大众消费类解决方案关键器件厂商榜单。该报告是全球GNSS市场信息与技术趋势发展的最权威参考文件之一。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2021年发布的《2021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北斗产业链的上游主要由基础芯片、模组、板卡、天线等构成,产值占比在13%左右;中游主要由各种模拟源和终端构成,产值占比在56%左右;下游则主要是系统集成和运营服务,产值占比在31%左右。
从多个相关行业情况来看,“缺芯”依旧是目前的首要问题。今年两会期间多位车企代表委员提到,要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推动国产车规级芯片产业崛起。北斗芯片也是需要大力推动的重点方向。
业界人士认为,聚焦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产业如何占领技术制高点,抢占机遇,实现逆势突围,将直接影响我国工业和制造业发展水平和高度。
据预计,2025年前,北斗产业有望在“十四五”时期形成“万亿”级产业。其中位置服务市场容量达7000亿元人民币,北斗高精度应用市场可达150亿。
华大北斗总经理孙中亮表示,北斗产业链发展日趋成熟,芯片产业作为产业链的源头和基础对下游产值起着强力拉动作用,这种趋势也将继续推动北斗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关文章
- 脑花科技完成 Pre-A 轮融资,获顶尖资本与产业龙头青睐
- 两大顶级资本罕见联手,光联芯科获光互连赛道最大早期融资
- 尚元智行完成A轮融资,战略升级为无人驾驶场景赋能平台
- 星辰通用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加速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
- 商债通完成2.8亿B轮融资
- 五八智能获5亿元融资,具身智能“国家队”加速奔跑
- 机器人“大脑”进化中:中科第五纪完成近亿元融资,年底推出新一代具身机器人!
- 2025最大AI应用融资诞生:LiblibAI获1.3亿美元
- B轮4亿美元!九识智能完成蚂蚁集团领投的B4轮1亿美元融资
- 达卯科技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AI+能源赛道风口已至
- 无锡贝塔融资破亿,推动碳-14全产业链建设及碳-14核电池产业化
- 量子+AI4S!玻色量子完成数亿A++轮融资,诺奖开启量子计算大航海时代
- 以深度AI重塑听觉体验:零界奇点科技完成数千万天使轮融资,引领智能音频端云协同革命
- 未来智能完成亿元级A轮融资,蚂蚁集团领投、启明创投超额跟投
- 岩超聚能融资数亿,AI赋能仿星器聚变与超导商用生态
- 政府基金加持,暗壳科技再获近千万融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