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5G让抗洪救灾充满“智慧”
2022-05-18 18:14:07爱云资讯522
夏季天气多变,汛期随之而来,时常出现强降雨天气。面对汹涌的洪水,许多人在抗洪一线挺身而出、保卫家国,同时创新科技也成为功不可没的“实力担当”和“超强辅助”。中国移动5G+应用平台、5G+智慧云广播、5G+千里眼等5G应用在防洪防汛时表现优异,实力构筑起坚固的智慧防汛“大堤”,助力实现从“人力防汛”到“科技防汛”的转变。
5G基层防汛预报预警平台:汛情早发现早应对
农村是防汛体系的薄弱环节和重点区域,加强农村防灾减灾建设至关重要。中国移动江苏公司宿迁分公司联合宿迁市泗阳县水利局打造农村基层防汛预报预警平台,仅需要一部手机或一台电脑就能实现“云上治水”,有效提高了当地洪涝灾害的检测、预警、预报能力。
该平台依托移动5G、移动专线等高品质网络以及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对县域乡镇的雨水信息进行实时采集及分析,借助移动5G雨量计、移动5G水位计、移动5G积水计等设备,对城区及县域河道闸站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能够实现24小时在线、险情及时告警、气象自动分析、实时视频监控。工作人员只需打开在线平台,足不出户就能掌握水情和水位信息,助力基层做好抗洪救灾的及时处置。
5G智慧云广播:手机APP远程喊话村民
汛情紧急,早一秒将汛情信息传递给受灾群众,就能减少一份危险和损失。在福建漳州漳浦县,中国移动福建公司通过部署5G+智慧云广播、智慧监控等应用,打造临水临崖防护系统。依托5G无线网络和移动物联网技术,服务器部署在云端,广播设备部署在野沙滩、码头、江河湖泊沿岸等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拥堵及越界自动预警、远程喊话提醒等,筑起一道24小时全天候保障屏障。该平台通过互联网交互,利用电脑客户端、手机APP即可实现跨区域实时广播,具备安全性高、集成度高、扩展性强、建设成本低、管理便携等特点。
相较于传统的广播方式,云广播使用起来十分简单,工作人员不仅能通过手机App远程实时喊话,还能将文本内容直接转为语音广播,及时有效地将防汛信息传递给人民群众,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实时性,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防汛救灾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5G千里眼:电子眼哨兵实时检测
夏季汛情高发,做好防汛预警措施成为重中之重。中国移动陕西公司为各地政府部门安装防汛监控“千里眼”摄像头,借助5G网络优势,构筑起一张可视化“智慧防汛”大网,极大地提高了防汛、抗洪抢险的效率和精确度。陕西移动“千里眼”不仅具备灵活移动、实时预览、云端储存、侦测报警、红外夜视等功能;而且还可以对水坝蓄水状况实现全覆盖、24小时监控,高速率传输能力可以实时高清回传一手数据至防汛指挥中心,为防汛指挥中心全面研判救援现场情况、及时做出科学指挥决策以及合理部署救援力量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助力防汛抗洪风险的整体防控。
在5G网络高速率、低时延、大容量等优势的助力下,“智能防洪”时代已经到来,抗洪救灾成为沉浸式的全景救援。中国移动越来越多的5G“抗洪神器”正在广泛应用在各地抗洪一线,为降服“洪魔”增添力量,让抗洪救灾充满“智慧”。
相关文章
- 2025WAIC丨玻色量子与中国移动、科华数据引领共建“量子+AI”生态
- 中国移动助力中国中化发布央企首个AI+农业种植领域大模型
- 中国移动AI+新型工业化创新研究院正式成立
- 中国移动“移动智企”产品服务全景图:解锁中小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多元需求密码
-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慧镝:筑智能云网共赢数智未来促智能向善共对全球挑战
- 决胜“未来”!中国移动加快量子计算布局发展
- 中国移动放大招!灵犀智能体2.0让智能生活触手可及
- 生态共生,智启未来,中国移动定义智能体互联新范式
- 中国移动发布多项量子成果 助力千行百业转型升级
- 中国移动大模型产业创新基地焕新升级
- 从“产业智能”到“万智互联”,中国移动勾勒企业发展新图景
- 中国移动发布灵犀智能体2.0 构建全场景智能服务新格局
- 中国移动与中国数联物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从模型专家到专家模型:中国移动打造我国人工智能“能力放大器”
- 中国移动正式揭牌人工智能新型专业化机构,目标打造一流人工智能科技公司
- 中国移动倾力建设人工智能“焕新社区”,为我国AI产业高质量发展聚力筑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