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充”还不够,澳大利亚实践“秒充”量子电池
2018-07-24 09:56:42爱云资讯545
2013年美国高通公司首次实现了手机“快充”技术。如今,手机充满电的时间已经从“一整晚”缩短为了“一小时”。但一小时对于科学界来说,似乎还是太长了。
7月20日,量子物理学专家詹姆斯·夸克(James Quach)博士,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加入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推进量子电池的实用化。
夸克博士毕业于墨尔本大学,曾分别在东京大学和墨尔本大学担任研究员。量子电池是一种理论上具有瞬时充电能力的超级电池,这个概念于2013年首次提出。
研究证明,在充电过程中,与没有纠缠的量子相比,纠缠量子在低能态和高能态之间通过的距离更短。量子比特越多,纠缠越强,产生的“量子加速”就能使充电过程越快。假设1个量子比特充电要1小时,6个量子比特就只需10分钟。
“如果有1万个量子比特,那么不到一秒钟就可以充满电。”夸克博士表示。
量子物理研究的是在原子和分子层面的运动规律,因此普通物理无法解释量子层面的粒子运动规律。而量子电池这听上去“反常理”的特性,依靠的就是量子特殊的“纠缠性”得以实现。
量子纠缠指的是几个粒子在相互作用后,由于各个粒子所拥有的特性已综合成为整体性质,因此无法单独描述各个粒子的性质,只能描述整体系统的性质。
“正是由于(量子)纠缠,才有可能加快电池充电的过程。”夸克博士说。
然而量子电池的实用化还有两个已知问题未解决:量子的退相干、储电量过小。
量子纠缠对环境的要求极高,即低温和孤立系统。而典型量子系统并不是孤立系统,不可能保持量子态这么长时间。只要这些条件改变,就会使量子与外部环境发生作用而使量子相干性衰减,即“退相干”效应,那么量子纠缠就会消失。
针对量子电池的储电量,意大利物理学家约翰·古尔德曾于2015年表示:“量子系统的储电量比日常用电设备小好几个数量级。我们只是从理论上证明了在给一个系统输入能量时,量子物理能带来加速。”
即便还有难题待解决,夸克博士依然对量子电池实用化充满信心。他表示: “大部分物理学家应该和我想得一样,认为量子电池是属于我们‘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应用技术。”
夸克博士的第一个目标是扩展量子电池的理论,在实验室里构建一个有利于量子纠缠所需的环境,制造第一个量子电池。
一旦成功推进实用化,量子电池将替代手机等小型电子设备所使用的传统电池。如果能生产容量足够大的量子电池,就能为新能源汽车等使用可再生能源驱动的大型设备服务。相关文章
- 鹅次元创作大赛获奖作品新鲜出炉!腾讯频道成二次元“精神快充”聚集地
- 紫米Pro移动电源上架,145W快充,实标25000mAh
- 长续航+超快充,宁德时代发布首个商用电池品牌
- 超快充市场革命将至,易能时代发布会抢先看
- 酷态科6号超级电能块上架:55W超迷你体积快充
- 巨湾技研携手亿航智能研发全球首个eVTOL航空器超快充电池开启eVTOL 极充时代
- 华宝新能电小二新一代安全快充户外电源1000 Pro 2 等新品重磅上市
- 华为FreeLace Pro 2独创USB-C直连快充,整机更带来25小时超长续航
- 超快充电池出货量第一,巨湾技研出席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4建言献策
- 华为数字能源:2024年将部署超过10万个华为全液冷超快充充电桩
- 云快充出席2023BNEF上海峰会,共话汽车产业全球竞争力
- 高度契合!云快充深度布局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城市
- MARSTEK储比特A1000PRO户外电源全球即将上线: 双向逆变,快充强大,电力之王
- 百元级百瓦快充充电宝!CUKTECH酷态科10号正式上线
- 云快充:构建智慧充电网络,为新能源汽车充电补能护航
- 博威合金出席亚洲快充大会,推动材料在充电行业的深度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