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下一代意味着什么?人才难题或反成契机
2018-07-31 15:55:36AI云资讯604
在人工智能竞争日益激烈,人才缺乏形势渐趋严峻的情况下,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人工智能专业的设立无疑是及时且正确的应对举措,而这也为国内广大学生提供了重要契机。

在电影《天下无贼》中,有一句非常经典、令人印象深刻的对白: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的确,在这个科技发展日益加快的新时代里,各种前沿技术相继爆发,人工智能的崛起更是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竞争浪潮。
孩子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的未来,也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随着人工智能在全球各行各业掀起变革风暴,我国许多家长也开始关注这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对其子女的未来生活以及教育选择所产生的影响。
据权威机构调查,国内家长普遍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可能会有许多就业机会被机器人所取代,因而具备一定的人工智能技能知识将变成相当重要。不过,家长们对于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同样高度重视,认为这将是未来子女适应科技生活的重要保障。
从孩子们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将是自己学习、成长的重要基础。着眼于未来的工作与生活,在选择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学习与专业学习的同时,侧重人际交往能力、创造能力培养也是明智的。
众所周知,如今全球人工智能竞争愈发激烈,人才短缺问题更是极为突出。据统计显示,截止2017年10月,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需求缺口达到500万左右。据悉,2017年前10个月内,人工智能人才需求量已达2016年的近两倍。
实际上,人工智能人才稀缺是世界普遍现象。三星电子等韩国IT企业从多年前koi开始通过并购等方式新设人工智能专门组织,而美国的谷歌和脸书等跨国科技企业也致力于确保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培养。
目前,就我国近邻韩国而言,该国将人工智能研发战略分为三个方面:确保人才、技术和基础设施。人才方面,重点在于培养高级人才。韩国政府计划在2022年之前新设六所人工智能研究生院,同时还制定了培养350名高级研究人员的计划。
培养人才无法一蹴而就,需要一步一步来推进与实现。眼下,全国高校正在开启一轮设立人工智能学科的热潮。2017年9月,中国科学院大学成立“人工智能技术学院”;同年11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立;2018年5月,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正式揭牌。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纷纷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
除了人工智能学院,在2018年的高考专业填报中,也出现了很多人工智能相关专业。据悉,此前国科大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下设模式识别、图像处理、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学、现代控制理论、人工智能原理6大专业;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也拟设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智能系统与应用等专业方向等。
人工智能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泛。如浙江大学将智能教育、智能法学、智能金融、智能农学、智能医学和智能文学等纳入人工智能方向的必修课程,除此之外还特别设置了综合必修类课程人工智能伦理学。
业内专家表示,眼下全球人工智能热潮正酣,无论是基础研究、技术研发还是商业应用等方面都需要大量专业、高端人才的支持。发展人工智能教育,推动人工智能专业学科建设,是完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举措。
因而,对于国内的家长和孩子们来说,如何选择教育方向、如何更好地融入到时代发展当中,是十分关键的。在人工智能人才需求紧迫的情况下,紧握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良机,投身人工智能领域,或是未来立足社会竞争的优势。
相关文章
- 北京筑龙助力京能斩获中物联人工智能应用大赛铜奖
- DFRobot发布二哈识图2与Mind+升级版,助力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落地
- 据调查,美国人不希望人工智能介入他们的个人生活
- 优刻得参加联合国工发组织全球工业与制造业人工智能联盟大会
- 打造张江人工智能创新小镇,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再添发展新引擎
-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聚力“人工智能+”行动,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 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网络安全应用测试 深信服成唯一包揽三项第一厂商
- 践行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容联云助力某消金“客服智能体”落地
- 相聚上海,共赴智能之约!昇腾AI人工智能产业峰会三大亮点抢先看
- 2025青岛海洋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 高校行活动圆满收官!
- 老板电器入选首批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典型案例,树立AI转型可复制标杆
- 人机共生 · 智启未来——2025高交会亚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展主题发布
- 工业富联AI低代码平台入选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典型案例
- Canva可画入选 2025年服贸会“人工智能+” 示范案例, 展现 AI 赋能服务贸易新实践
- 甲骨文与OpenAI达成3000亿美元“星际之门”项目协议 或将重塑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未来
- 重磅发布 | “人工智能数据沙盒伙伴计划”亮相2025服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