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数智融合——首届医工交叉手术机器人创新论坛盛大举行
2024-07-08 10:11:18爱云资讯7471
2024年7月5日,以“创新驱动,数智融合”为主题的首届医工交叉手术机器人创新论坛在上海械谷盛大启幕。本次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医用机器人研究所及上海市嘉定区马陆镇人民政府主办,旨在深化医工交叉合作,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以数智融合为路径,推动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共同探索医疗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自2021年瑞金医院与术锐机器人正式开启医工交叉合作的序幕以来,三年间,双方共同完成了术锐机器人普外科注册临床实验、全球首例创新术式、在全球普外科顶级刊物上发表15.3分的高分学术文章,以及联合研发创新医疗器械等多项成果,为医工交叉、融合创新立下了新的标杆。在本届创新论坛上,重磅发布了瑞金医院与术锐机器人携手共创的多项医工交叉成果,同时正式宣告了瑞金·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联合实验室的落成,双方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医工交叉,共同拓展单孔机器人技术的边界,引领微创外科的技术革新,为全球医疗事业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瑞金医院院长宁光,嘉定区委副书记、区长高香等领导及专家出席,嘉定区马陆镇党委书记陆铁龙,上海瑞金医院副院长、医用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任担任论坛主持。本次创新论坛凝聚了医学工程产、学、研、医、政多方共识,通过对人工智能、5G通讯等高精尖技术与医疗机器人领域的交叉融合,推动跨学科交流及创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首届医工交叉手术机器人创新论坛现场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院长宁光首先致欢迎词。宁院士对术锐现阶段取得的成就表示了充分肯定与高度赞赏。他指出术锐机器人的独特技术为国产机器人开辟了崭新的篇章。如何更好地促进国产医疗器械的长足发展,如何更好地将临床需求转化为产品是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而交大-瑞金-嘉定-术锐的多维度紧密合作模式,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瑞金特色的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瑞金医院院长宁光致辞
随后,上海市嘉定区委副书记、区长高香女士致开幕词。高区长指出术锐机器人入驻械谷以及瑞金&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联合实验室的落成,是嘉定区乃至上海市在医工交叉领域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嘉定区将以这次论坛为契机持续加强政、产、学、研、医的协同创新,促进手术机器人产业链发展,共同谱写嘉定生物医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上海市嘉定区委副书记、区长高香致辞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杨广中院士,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创始院长、联影智能医疗联席CEO沈定刚教授和术锐机器人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徐凯教授作为特邀嘉宾也一一讲话。他们对在交大-瑞金-嘉定-术锐多维度合作模式下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衷心的祝贺!术锐单孔腔镜手术机器人的成功商业化,是上海交通大学为科研人员松绑加快科技成果市场化的成功案例之一。相信,随着5G技术等更多先进科学技术的辅助,医工融合创新模式会创造出更多璀璨奇迹。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杨广中院士致辞
上海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创始院长、联影智能医疗联席CEO沈定刚教授致辞
术锐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徐凯致辞
作为全球远程外科手术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本届大会上发布了多例全球首次中美跨洋超远程动物实验的成果。在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上海瑞金医院副院长赵任教授及团队携手美国佛罗里达医院、美国奥兰多尼克松动物实验中心、上海长海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完成了多例全球首个跨越13000公里的5G远程动物实验。这些手术不仅成功跨越了地理限制,并在5G技术的赋能下,展示了高精准度、低延迟的远程手术可行性,加上单孔机器人独有的极微创伤特性,为促进微创机器人外科和全球医疗资源的共享与普及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随后,在宁光院士、高香区长以及一众领导和专家的共同见证下,拉开了瑞金医院与国产手术机器人代表企业——术锐机器人联合研发的大幕。瑞金·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联合实验室的落成是对医学与工程学紧密结合创新模式的探索。通过联合实验室,双方可以共同探索和开发先进的单孔手术机器人技术,实现在微创外科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创新,为医疗行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瑞金-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联合实验室落成
接下来,瑞金医院副院长、医用机器人研究所所长赵任教授主持学术主旨演讲环节。在学术交流环节中,杨广中教授、沈定刚教授、王林辉教授以及赵任教授纷纷以手术机器的未来发展和单孔手术机器人在不同科室的临床应用为题,在会场做了精彩分享。
杨广中教授分享到,手术机器人是微创外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手术机器人比拼的是超越手眼的极限、超越现代手术的范式,如何将手术工具做的更灵巧,并且能够和术中的导航、影像等技术结合,是当代医学和工学研发的方向。
杨广中教授做《手术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报告
沈定刚教授以《人工智能在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为题,在会上做了精彩报告。沈教授指出,AI大模型技术赋能的诊疗创新时代正在加速来临。未来,我们将应用AI技术实现术前的全景手术建模、术中的信息整合、术后形成总结报告,真正做到以AI技术赋能当代医疗。
沈定刚教授做《人工智能在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报告
随后,上海长海医院王林辉教授、瑞金医院赵任教授分别分享了应用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在泌尿外科和普外科的临床成果。两位专家高度认可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在临床中的优异表现,认为术锐独有的蛇形臂设计能够解决传统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器械碰撞的问题。同时,蛇形臂灵活、精准的操作性和广阔的操作空间能为外科医生执行复杂手术提供了便利。最后,两位教授也鼓励术锐机器人不断开拓创新,实现产品的升级迭代,让高端国产医疗器械惠及更多医患。
王林辉教授做《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报告
赵任教授做《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在胃肠外科的应用》报告
最后,瑞金医院刘坤教授主持了医工交叉创新模式圆桌讨论环节。上海市嘉定区医学会会长甘晓卫教授、上海市嘉定区卫健委副主任邵远教授、南翔医院院长陆一鸣教授、安亭医院院长潘自来教授、瑞金医院妇产科主任冯炜炜教授就此话题进行了深度讨论。他们认为,医工交叉成果应来自于临床需求,将临床需求与医学、工学技术紧密结合,是医工交叉模式的题中之义,也是不断推进医学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医工的融合创新,不仅会为医学界注入新的活力,也将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与福音。
医工交叉创新模式圆桌论坛
会议下午,大会还开设了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培训班,通过技能培训、实操练习、问答交流等环节,让更多一线医生掌握时下最先进的单孔技术人技术。
术锐单孔手术机器人培训班
首届医工交叉手术机器人创新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医疗机器人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分享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也有助于促进创新思维的碰撞和新技术的孕育。通过本次论坛,加强了产业界、学术界、研究机构和医疗界的合作,促进了跨学科、跨领域的协同创新,这些硕果将共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向更高的台阶迈进。
相关文章
- 零次方机器人技术突破量产落地双轨并行 打造国内具身智能创新引擎
- 中国方案登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挚达科技智能充电机器人亮剑全球,港交所IPO铸全球能源服务新引擎
- 政策驱动光伏产业升级,艾利特机器人以创新技术破局行业制造难题
- 达明机器人联合海峡经济科技合作中心亮相2025 WAIC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行业首例|墨甲机器人成功完成“自主开车门“操作
- 2025光伏自动化破局!艾利特机器人用“智能感知+柔性控制”领跑行业
- 气象巡检“新哨兵”!视源股份四足机器人亮相首届气象经济博览会
- 赛博格重载机器人 R01 亮相 WAIC 2025,共探高危行业 “中国方案”
- 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检验检测实验室应用的技术路径探讨
- Lumos鹿明机器人京东自营旗舰店盛大开幕,LUS2系列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首发上线!
- 宝信软件携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国产大型 PLC 等硬核产品亮相WAIC 2025
- 会认路、能唠嗑:移远这套方案,让AI机器人服务力直接拉满
- 商汤发布「悟能」具身智能平台:4D 真实世界构建,让机器人“看懂、会动、能交互”
- 全国首个开源鸿蒙机器人操作系统M-Robots OS正式开源
- 擎朗具身服务体验馆火爆营业,多形态具身服务机器人岗位化亮相WAIC 2025
- 盛启新程!阿童木机器人无锡基地耀世落成,以 “码力” 驱动长三角智造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