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AI赋能医疗,知医邦ChatiSS查体大模型面世
2025-03-17 10:35:42爱云资讯346
在2025年全国重要会议刚刚闭幕之际,中医药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医药卫生界聚焦的热议话题。多位代表围绕这一跨界领域建言献策,展现出传统医学现代化转型的积极态势。
作为产学研结合的典型案例,武汉知医邦医院中医科早已深耕引入中医AI多年,自主研发的ChatiSS查体・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并第一时间接入了DeepSeek,在线上线下实践AI与中医的融合,吸引众多民众专家前来体验,其精准的诊断结果令人惊叹。
ChatiSS查体大模型一经亮相吸引大批体验者
AI舌诊:精准高效,患者直呼“神奇”
36岁的李女士近日在体验“知医APP”的ChatiSS系统时,感受到了AI舌诊的神奇之处。她仅需简单拍摄舌面照片,短短10秒后,系统就生成了一份详细的电子病案。
李女士的电子病案
舌诊结果显示:“苔淡,舌有齿痕”,舌诊结论为“阳虚、湿证、气虚、亏证”,病性病因指向“脾阳虚证;脾气虚证”。
现场医生对AI诊断结果进行解读:脾阳虚证会导致倦怠乏力没精神,由于水液代谢失常,体内湿气加重,进而出现皮肤干燥、口干却不想喝水的症状。李女士激动地回应:“确实如此。”医生进一步解释,脾胃是后天之本,居中间,是气机升降出入的必经之路,脾胃虚寒,一方面湿郁化火,另一方面可能引发心肾不交,心火不降,气血瘀滞,所以出现“舌边尖红,苔微黄”,会有貌似“上火”的表现,比如烦躁;但这不是实火,而是“阳虚生阴火”,这种火不能用凉药,而应采用温通之法,吃点温阳的药,把阳气补上来,阴阳平衡了,身体症状也就消失了。
李女士的电子病案
系统在治疗法则一栏写着“温中散寒;脾肾双补;健脾祛湿;温补肾阳;疏风祛湿”,推荐的羌活胜湿汤、厚朴温中汤,都是祛湿温阳的方剂。医生看过之后表示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以服用。
AI脉诊:客观明了,把脉人人都行
49岁的张先生则是被AI脉诊吸引而来。当智能脉象仪检测出他左手脉偏深无力时,系统结合舌象给出“寒证;里寒”的判断,建议诊疗原则为温中散寒。
张先生的电子病案
现场医生解读AI结果时表示,脉深就是沉脉,慢就是迟脉,沉主里证,迟主寒证,无力就是气虚,所以整体是里虚寒证;舌象显示白厚苔,结合脉象可确定为寒湿困脾,脾阳虚证。寒湿一重会使人感觉身体沉重,就像穿着湿棉衣挪不动一样的;寒则凝,就会堵,不通就会痛,所以会各种痛。王先生恍然大悟:“原来我经常肚子疼,喝凉水就会加重,是这个原因呀。”
张先生的电子病案
AI与中医智慧融合:谁用谁知道
现场众多体验者在尝试后,都赞不绝口。“刚开始担心机器看病不靠谱,现在我自己反倒成‘AI中医粉’了。”因长期失眠前来复诊的赵女士笑着展示手机里积累的舌象监测记录,她表示,自己每天早晨用知医APP拍舌象,能自动生成诊疗建议。更妙的是,知医APP还接入DeepSeek,会对结果做进一步解读,一键操作,结果清晰易懂,“比老中医说的还清楚!软件里还有不少中医小知识,我闲着就学一点,现在看舌象也能看出点门道了。有了知医APP,相当于多了一个手机医生,自己的健康自己就能做主。”
随着社会各界对中医AI融合发展的高度关注,像知医邦ChatiSS查体大模型这样的创新应用,正逐步改变着人们对传统中医诊疗的认知,为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与效率带来新的可能,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相关文章
- 顶尖大模型厂商齐聚2025 TUYA全球开发者大会,共探AI如何重塑行业生态
- 海信重磅发布“云信·通途交通大模型”: 以AI之力,解锁智能交通无限可能
- 大模型用于招采评审,这样解决“AI幻觉”问题!
- AUDI携手Momenta联合打造行业首个 “德系电动豪华标准+飞轮大模型” 智能辅助驾驶方案
- 华为开发者大会 2025 发布邀请函,盘古大模型、昇腾AI云服务新进展即将公布
- 凯迪拉克VISTIQ亚洲首秀,搭载Momenta飞轮大模型定义豪华纯电智能出行
- 大模型赋能智慧交通,宇视携30+创新产品方案亮相武汉交博会
- 2025上海车展 | 讯飞星火大模型“朋友圈”持续扩大,智能座舱、智慧声场引领汽车交互新体验
- 腾讯智慧出行技术开放日:升级全栈AI能力,助力汽车产业大模型应用
- 罗盘大模型应用开发平台Compass Copilot助力企业快速搭建大模型应用
- 全国首个“AI大模型+智能体”智能查号系统,亚信科技携手天津联通打造
- 腾讯云李力:构建稳定安全的基础设施,助力大模型应用落地
- 中国电子商会大模型应用产业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构建大模型落地“最后一公里“枢纽
- UU跑腿全面接入MCP大模型上下文协议 开启智能服务生态新纪元
- 腾讯云大模型知识引擎已率先接入MCP!拓展AI应用边界
- 腾讯云王麒:大模型+知识库,是企业落地AI的最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