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C并行应用挑战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研”,铸就国产算力生态新标杆‌

2025-08-05 15:29:55爱云资讯1297

2025年7月24日,第十二届并行应用挑战赛(Parallel Application Challenge,简称PAC2025)初赛评审圆满落幕。经过专家严格评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的应用赛道12支队伍、优化赛道16支队伍成功晋级,将于8月齐聚鄂尔多斯HPC大会现场,展开最终角逐。

十三年深耕:竞赛算力生态蝶变

自2013年创办以来,PAC大赛已成长为国内并行计算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赛事,其独特的"以赛促学,以赛促研"模式,架起高校、产业与科研机构间的桥梁,成为推动国产算力生态发展的强劲引擎:

规模跨越式增长:足迹遍布全国45+城市,吸引400+单位、1800+队伍参与,2025年报名队伍突破200支。

产学研深度融合: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将赛事纳入学分体系;华为、并行科技等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科研成果直接应用于台风预测等实际场景。

国产化战略转型‌:2024年起全面启用鲲鹏国产计算平台,形成"人才培育-技术创新-应用落地"的良性循环。

大赛共同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钱德沛院士在本届PAC大赛开幕致辞时提到:“中国的计算机尤其是高性能计算在过去3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近年来也迎来了新的挑战。PAC作为行业中最具影响的并行计算竞赛之一,汇聚了学术与工业的力量,激发了青年人才的创新热情,通过构建开放协作平台,推动了国内自主研发处理器的生态建设,助力中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创新人才培养:“以赛促学”破解学用脱节难题

PAC大赛直面传统教育痛点,以三大创新机制重塑人才培养模式:

真实场景实战

赛题源自气象、医疗等产业真实需求,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战队曾优化医学影像算法,实现宫颈癌病理切片的快速诊断;哈尔滨工业大学战队优化油田模拟程序,提升油气开发效率。

跨学科能力锻造

山东大学战队通过内存绑定、向量化计算等技术,实现13万CPU核并行加速,性能提升近线性,展现了卓越的跨领域整合能力。

就业直通渠道

特有的"竞赛招聘"模式让50余家企业现场选拔人才,优秀选手可直接获得华为等企业的实习机会。

国产算力技术腾飞:“以赛促研”实现从"可用"到"好用"的战略跨越

2024年全面转向鲲鹏平台,标志着PAC大赛进入助力国产算力生态的新阶段:

性能突破:参赛作品在气象、生物医疗等领域实现突破性加速,单细胞分析工具等成果兼具科研与工程价值。

生态检验:基于鲲鹏平台的代码优化与应用开发,是对国产处理器、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的大规模实战检验。

市场认可:推动国产芯片在主流领域从“可用”迈向“好用”、“广泛用”,提升整体竞争力与市场认可度。

大赛共同主席,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张云泉研究员指出:“历经十余年发展,PAC已成为链接行业与教育的优质‘连通器’。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用’的实践模式,大赛累计培养超13,000名高性能计算人才,其中许多参赛者已成长为行业骨干甚至赛事评委,见证了中国高性能计算人才的代际传承。同时,大赛汇聚了跨领域专家和行业的实战案例,推动鲲鹏平台生态融合与科学计算算法创新,使国产高性能计算技术在气象、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实现性能突破性加速。”

智聚未来:鄂尔多斯HPC大会现场见证新辉煌

随着8月总决赛临近,这场汇聚全国顶尖高校学子的科技盛会即将迎来高潮。一届届PAC传承孕育着高校学子的代码青春,助推优秀人才与应用破圈,让算力赋能未来。正如大赛口号“赛场淬炼,奔赴高光”,PAC将持续依托国产化算力底座,激发技术生态内生动力,为我国高性能计算事业注入强劲动能,在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升级道路上不断创造新的可能。

8月13日-15日鄂尔多斯国际会展中心

一起见证PAC新辉煌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

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

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人工智能产业

更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