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生态+人才,华为解锁天津数智产业发展密码
2025-08-12 15:01:12爱云资讯1370
近日,“华为中国行2025・天津新质生产力城市峰会”盛大召开,笔者有幸采访到了华为中国政企CMO郁赛华和华为天津政企业务总经理叶紫阳。两位的分享不仅揭开了这些场景背后的技术密码,更勾勒出华为以“技术底座+生态协同+全链服务”助力天津重构产业竞争力的清晰路径。
从港口到医院,从算力中心到人才基地,华为正以穿透式的产业赋能,推动天津从“制造名城”向“数智高地”跃迁,一场关于新质生产力的城市实践正在海河之畔生动上演。
技术引领:构筑数智产业的自主创新底座
自主创新计算平台:从硬件到应用的全栈突破
在天津港无人集装箱码头的中控室,工作人员轻点屏幕,基于华为全栈自主创新底座的天津港新一代集装箱码头管控系统(JTOS)便会调度无人卡车完成精准装卸,这一场景的背后,是华为以根技术突破支撑产业数智化转型的缩影。
算力是AI时代的核心生产力,华为正通过构建"硬件-平台-场景"的全链条技术体系,为天津数智产业发展奠定自主创新的坚实根基。
华为天津政企业务总经理叶紫阳表示,华为聚焦计算根技术创新,基于鲲鹏打造全栈自主创新计算平台,通过软硬协同为行业客户提供极致性能。在天津始终秉持“硬件开放、软件开源”的理念,联合生态伙伴构建鲲鹏生态,助力天津各行业客户构建高性能、高可靠的自主创新数字基础设施。
智算中心:激活产业算力的“超级引擎”
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高效运转,彰显了华为在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核心能力。据了解,华为为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提供产品技术支持和辅助运营服务,通过国企主导、华为辅助的运营模式,赋能天津市千行万业。
目前,智算中心规划已上线算力300P,使用率达95%,服务了超200家用户,覆盖了天津市12条重点产业链中的10条。例如,在汽车制造领域,赋能一汽大众车间检测,实现零部件缺陷识别率达99%,人工成本节约400余万/年。同时还孵化“海河•谛听”言语交互意图大模型、“海河•岐伯”中医药大模型等10余个垂类大模型。这些扎根天津产业场景的AI成果,正成为激活区域经济的新变量。
生态构建:以“伙伴+华为”体系激活产业协同动能
在沟通中,华为中国政企CMO郁赛华强调,数智化转型不是单打独斗,而是生态共同体的协同演进。华为以“伙伴+华为”体系为核心,通过组织融合、能力共享、价值共生的生态策略,在天津构建起覆盖“研、营、供、销、服、管”全链条的数智产业生态,让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形成共振。
华为中国政企CMO 郁赛华
面对AI时代的复杂挑战,华为中国政企服务体系将面向客户、体系、伙伴实现三大转变,以应对企业数智化转型的深层需求。
面向客户,从传统以保障为主的服务,全面转变为围绕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从传统的“故障修复+项目交付”模式,升级为覆盖客户数智化全旅程的“规划-建设-运营-迭代”一体化服务。
为此,华为推出了“卓越护航计划”,为政府、大型企业配置专属架构师(NASA团队),提供技术演进路线看护,从“被动响应”到“主动共创”,帮助客户缩短AI应用从概念到产出的周期;同时,华为利用“AI for Service”升维服务能力,通过“Service for AI”为AI新技术落地和应用创造条件、使能新业务敏捷创新,重构“人-机-场景”协同关系。
面向体系,从当前的条块协同模式,全面转变为线下一张网、线上一平台的合成模式:华为在天津落地了“线上O3平台+线下服务网络”的合成模式,这正是华为提出的“面向体系转变”的核心实践。
据郁赛华介绍,在线上平台整合方面,O3伙伴服务平台集成华为30年交付经验,通过AI实现“知识找人”,为伙伴提供一站式工作台;社区化协作:开放API接口,支持伙伴联合开发行业解决方案(如与惠每科技共建医疗AI模型)。
在线下网络下沉方面,通过授权服务中心实现“两小时服务圈”,解决偏远地区技术支持难题;发布星星点灯计划:面向广大中小微企业及用户,联合伙伴构建深入地市/区县服务网络,提供全周期一致性服务,让客户获得良好使用体验;实现地市服务运营中心100+,区县授权服务中心900+,覆盖全国2700+区县。
笔者认为,正是这种“线上赋能+线下落地”的体系,让华为的技术能力得以穿透产业链不同主体的每个环节,即使是小微企业,也能享受到与大型企业同等品质的数智服务。
面向伙伴,转变为全方位深层次协同,在组织、流程、平台等方面全面实现对接:华为将合作伙伴从“技术执行方”升级为“联合创新者”,构建共生型生态。扩大合作集成商从1350家至2500家,认证工程师从1万增至2万,强化交付能力;建立服务产业联盟,联合开发50个创新方案(如与科大讯飞共建“飞星二号”智算平台),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生态共同体。
人才培养:锻造数智时代的产业生力军
郁赛华表示,数智化转型的本质是人的转型,只有让每个行业参与者都具备驾驭新技术的能力,产业升级才能真正落地。为了应对人才技能转换的挑战,华为将在企业AI人才、业技融合的复合型人才,以及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等方面与客户、伙伴合作,共同培养与时代同频的数智人才。
华为天津政企业务总经理 叶紫阳
针对人才培养,叶紫阳进一步表示:
面向高校,开展智能基座项目合作。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累计合作开设了昇腾、鲲鹏、鸿蒙等76门课程,覆盖约10000名学生。当前已启动智能基座2.0,上报合作课程220余门,并逐步延伸至交叉学科课程融合。
面向企业,开展数字化领导力培训。基于华为多年来自身实践和经验总结,与天津城投、渤海银行、滨海建投等天津市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数字化领导力培训与合作,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构建企业数字化组织人才、激发组织活力。
面向社会,打造数字人才实训基地。2025年2月,天津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了鸿蒙、人工智能实训室等,目前已开班授课,预计到年底将共计开设30余个培训班,培养1000余名数字技能人才。
面向科研,落地黄大年茶思屋。天津黄大年茶思屋是一个世界级、纯科学技术性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促进各领域专家学者、科研团队及企业家更好地进行思想碰撞和学术探讨,促进产学研的协作共进,整体面积超1000㎡,预计8月份正式开放。
从高校学子到企业高管,从产业工人到科研专家,华为的人才培养体系正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到天津数智产业的各个层面。当数智技能成为这座城市的“通用语言”,产业升级的加速度自然水到渠成。
写在最后
展望未来,华为将继续秉持“数智世界 一触即达”的战略理念,深化与天津在数智产业领域的合作。在技术创新方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探索更先进的数智技术;在生态构建上,进一步拓展合作伙伴网络,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机构参与到天津数智产业生态建设中来;在产业赋能方面,将数智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天津的各个行业,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培育新兴产业。通过华为与天津的共同努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天津的数智产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在全球数智经济的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相关文章
- 华为浏览器视频助手再升级!网页视频全屏+倍速,爽看无压力
- 技术+生态+人才,华为解锁天津数智产业发展密码
- 华为阅读独家首发《金字塔在中国:古埃及文明大展炼成记》精品书
- 华为即将重磅发布AI黑科技
- 从技术创新到服务转型,华为助力天津谱写数智金融新篇章
- 豪车、好车必配华为乾崑智驾!一汽奥迪A5L与Q6L e-tron家族震撼上市
- 华为郁赛华:破解千行万业转型难题,释放行业数智化的真正价值
- 华为OceanStor A系列存储再登MLPerf全球性能之巅
- 在华为阅读看完《长安的荔枝》原著,打工人在工位上默默共情
- 华为发布 “企业全球智能一张网”总体架构,加速车辆装备企业出海和升级跃迁
- 高效测试华为DriveONE多合一电驱系统?格雷希尔C9组合板一“连”搞定!
- 全球首款!华为乾崑智驾“上油车”,奥迪A5L Sportback上市
- 燃油车智能化破壁之作落地,奥迪联手华为乾崑开启燃油智驾新纪元
- 全新上汽奥迪 A5L Sportback 上市,携手华为乾崑智驾开启燃油车又一黄金时代
- 河北联通携手华为助力张北音乐节“乐动飞扬”
- 华为携昇腾384超节点亮相WAIC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