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美自然”案例亮相2025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为全球韧性人居建设提供中国经验

2025-10-17 14:07:50AI云资讯1606

2025年10月16日,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主办的世界自然保护大会(WCC)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圆满闭幕。作为全球自然保护领域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广的国际会议,大会每四年举办一次,被视为全球生态治理的风向标。本届大会汇聚了IUCN 1400多个会员组织,吸引了超过一万名来自政府、社会组织、学术界、商界的参会者,共同探讨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自然保护领域最为紧迫的议题,为未来几十十年的全球共同行动指引方向。

图1 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会员大会开幕(来源:IUCN)

在大会展区,汇丰公益基金会携手中华环保联合会共同展示了“汇美自然——拙政园水生态修复案例“,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城市生态修复的创新实践与本土化经验。该项目以“以自然之力,重塑园林之美”为核心理念,探索在历史文化遗产水体中重建生态系统、提升生物多样性与环境韧性的可行路径,吸引了来自多国代表驻足参观与深入交流。

图2项目创意折页

拙政园位于江苏苏州,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经典之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素有“天下园林之母”的美誉。2023年,在拙政园管理处的监督与支持下,汇丰资助镜朗生态开始了全园的水体生态提升工作,通过引入原生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功能性鱼类,增强了拙政园水体的生态完整性和环境韧性。

2024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园内本土鱼、虾、螺数量倍增,青鳉重现,水质长期保持清澈透明。该项目已成为古典园林活水修复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样板,获《人民日报》等报道。拙政园试点项目不仅提升了园林景观与生态多样性,还显著降低了水体维护成本,为“韧性古典园林”、“韧性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设提升提供了新范例。

图3 水体提升后的拙政园

图4 被入侵物种食蚊鱼严重挤压生存空间的本土鱼类青鳉在拙政园找到一方乐土

在大会现场,众多国际代表均对拙政园的水生态修复的模式给予了高度认可,并希望未来能开展合作,把这一示范经验引入本国,结合当地生态实际加以推广应用。这一案例的亮相也表明, 在全球气候与生态挑战日益严峻的当下,如何兼顾自然保护、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已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课题。汇丰拙政园生态修复案例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传统与创新并行、兼具高景观美感与低成本城市水体运维的可能性,也让“中国经验”在世界自然保护大会这一国际舞台上得到更多共鸣与认可。

图5 展区现场交流

汇丰在中国内地的环境保护事业从1999年开始,累计资助约4亿元人民币,支持超过1200个保护区和城乡社区,提升了超过140万公顷的生态系统和超过100个珍稀物种的保护水平。过去10年来,汇丰支持环保机构在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华中等地区,试验并完善了城市公园、古典园林、江南水乡、中水水体、水库、饮用水源、农田、鱼塘、高原湖泊、森林公园周边社区、红树林等十余种低成本且效果可持续的保护与修复技术与解决方案。直接惠及近 3000 万居民,并影响了相关行业标准,促使城市和乡村环境治理更加科学和高效。

2023年汇丰公益基金会启动“汇美自然--汇丰韧性社区环境支持计划”,聚焦于探索建设富有韧性的自然环境、让生态环境为社区生计发展提供可持续的自然资源以及让更多公众认识到社区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并参与进来。

2025年,汇丰公益基金会与中华环保联合会、镜朗生态共同发起“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团体标准”公益项目,该标准聚焦公众生物多样性观测、城市绿地建设、入侵物种三大方向,将中国本土生态修复实践经验标准化、体系化,期望为全球韧性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可复制的中国方案。从一处园林水体的生态修复,到亮相国际自然保护舞台的,“汇美自然”正在让世界看到中国在城市自然保护与韧性生态建设领域的创新实践与长期承诺。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企业

更多>>

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人工智能产业

更多>>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
AI云资讯(爱云资讯)立足人工智能科技,打造有深度、有前瞻、有影响力的泛科技媒体平台。
合作QQ:1211461360微信号:icloud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