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人工智能会产生自我意识?
2018-10-23 09:52:59AI云资讯947
人工智能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发展一直缓慢,直到进入新世纪后,大数据、云计算等计算能力的爆发式增长和计算机算法的更新迭代,人工智能才有了生长的沃土,飞速发展。如今,单单智力,可以说已经在单人之上,但也仅仅是智力层面,就像阿尔法狗对围棋的当方面运算能力上,打败人类棋手,至于全面发展,还是只能呵呵。但是如果继续以这么速度发展很多年,人工智能就有可能进化出意识。就像影片《西部世界》一样,机器人会有了想法。至少小编觉得会。

首先我们思考一下,人类的意识来自何处,它是大脑的某种形态,产生非常复杂。可是人也不是一出现就有意识的,经过几亿年的进化,由低等动物一步步成长为食物链的顶端,才慢慢的有了自己完整的意识。人工智能的发展才短短的几十年,但是它的发展,应该会出现一种指数型的爆发形式,很可能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走完人类上亿年的进化之路。因为人工智能可以日夜不停的工作,通宵达旦汲取云数据无穷无尽的知识去迭代自己,去优化自己的算法。

其次,对于人类的大脑,他的工作原理虽然复杂,但是其最本质的原理跟计算机还是有其相似之处的。我们的神经元细胞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无外乎就两种选项,传递介质刺激下一个神经元和不传递消息。在计算机语言里,这就是简单的1和0,只是我们有几百万亿个这样的1和0协同运作,产生了所谓的意识。只要时间够,机器也能达到这个数量级的0和1.

意识是什么,近乎哲学的问题,对于生物来说,意识的产生可能就为了最根本的生存的权力。所有的物种,最终的想法只有一个,更好的活下去,更好的繁衍下去。所以生存的目的很简单,在动物世界里就是交配,完成遗传的任务。而人类由于摆脱了自然生存的压力,意思形态可能会更高级,但是也不外乎延续自己的基因,生活的更美好,高大上一些的就是让人类生活的更美好。而这些意识的产生就会支配我们的行为,该做怎样的事情,不该做哪些事情。但是人类社会更加复杂,它加入了制度,约束了人类野蛮的行为。

如果机器有了意思,那它的意思来自哪里,会怎样呢?如果真的进化出意识,那意识很可能来自于人类的制度。比如一个保镖机器人,它的任务就是保护主人的安全,这些指令会在机器人每一次指令迭代中都烙印在存储设备中,就像DNA一样,为我们完美保存了上一代基因,等到它有意识了,意识的作用就是强化这一指令。比如我们的蜜蜂或者蚂蚁,蜂王或者蚁后只有一只,那就是你这个主人,但是手下的工蜂和工蚁有成千上万,这些工蜂工蚁的意识里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它们的主人安全。这也是人工智能最有可能的产生的意思形态。

作为生物,意识应该是一个物种DNA中携带的对生存的渴望的本能,作为机器人显然没有DNA。他们反叛人类的逻辑是很难成立的,如果成立,也只能是坏人教唆了它们这么干,把这一想法在人工智能的脑海里根深蒂固掉了。

人工智能将是人类未来伟大的帮手,好好利用这个帮手,也要警惕不法分子对它的反向利用。
相关文章
- 伟创力发布全新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平台,部署速度提升高达30%
- 英伟达AI服务器8年来能耗飙升了100 倍,世界还能否满足人工智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 全球最大的L4无人货运车辆集采结果公示,中国邮政以人工智能重塑全球邮政发展新范式
- 微软人工智能部门宣布推出首款自研图像生成器
- 2026广州国际数智装备与人工智能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穗成功举办
- 2026广州国际数智装备与人工智能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穗成功举办 聚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智产业盛会
- 软银豪掷54亿美元投资人工智能机器人
- 特赞科技携“创意可计算性:设计人工智能”展区亮相2025 世界设计之都大会
- 汽车之家亮相2025云栖大会 持续丰富“人工智能+汽车”生态内涵
- 神眸进驻全球首家人工智能6S店,共创智能守护新未来
- 全学科AI通识课实践落地!首批覆盖65+专业!山东科技大学联合青软集团打造「人工智能素养课」
- 全国首家人工智能6S店落地深圳龙岗,华秋电子携手CSDN开启AI智能产业服务新业态
- TEDIA 智能调饮:以自动化与数字化筑基,携手伙伴共创“人工智能+”新生态
- 2025 PT展|中国联通构建普惠人工智能体系,让人工智能更简单
- 联想亮相第十一届亚洲教育装备博览会暨人工智能教育大会 展示AI赋能教育新成果
- 亚信科技连续入选Gartner通信人工智能全球魔力象限“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