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CTO张晨:人工智能存在于京东的每一个领域
2018-11-22 14:21:30AI云资讯951

11月20日,京东CTO张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京东正从业务驱动转向技术创新驱动。技术投入的方向是基础设施和人才。而任何1%的增长,技术的提升、效率的提升或成本的下降,产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张晨表示,技术驱动,首先是人才的驱动,为此京东专门在硅谷构建了200人的科学家团队。
除此以外,京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现有的场景,在用户体验、运营精准率和效率方面进行提升。例如,京东供应链技术进一步大幅提升。今年双十一,有些大的企业销售预测精准率高达93%,有不少企业有货率到99%。物流方面,京东配备了无人机、配送机器人、无人仓,今年双十一期间,成功在长沙试营全球首家全自动配送终端。基于京东AI NeuHub平台的情感分析能力,京东智能客服能够精准的识别用户情绪,并根据情感态度进行回复,在提升用户体验、提升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
技术回报方面,张晨表示,不同的技术类型,回报周期有所不同,有些短线看到结果,有些需要长线看到结果。比如配送机器人的运营推广需要一定的时间,包括政策层面的支持。而无人仓的应用和推广就会很快,京东已经有了第一个全流程全自动的仓。
他同时表示,京东已经是一个很大的盘子,任何1%的增长,技术的提升、效率的提升或成本的下降,产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而这些背后靠的都是人工智能技术。在京东,从最前端的用户体验和广告,到供应链、物流和AIoT,人工智能存在于每一个领域。所以大量的技术投入也丰富了京东在每一个行业的布局。
从去年开始,京东一直在打造自己的技术中台,张晨解释,中台架构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效率。中台架构做到最后,目的是能够提供组件式的能力,例如要建一个海外站,怎么能够利用京东以前已有的一些能力,很快地把这个海外站建起来。要做一个线下站,怎么能够把这套系统打出来,而且跟主系统打通,这些都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数据中台。某种角度上讲就是平台能力的提升。
目前京东的技术更多偏向于自营,未来是否会做一些新技术的收购?
张晨表示,如果京东有场景但没有技术,或者自己不想做的,引入第三方技术也是一种可能。但非常核心的业务一定是京东自己做。因为只有京东最懂自己的业务,技术到最后一定要跟业务紧密结合,才能产生很大的用户体验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相关文章
- 京东与科沃斯达成战略合作 扫地机器人也能送装一体!
- 服务再升级!科沃斯携手京东推出“送装一体”服务,解决“送装分离”痛点
- 京东智能手表白皮书发布:近6成用户将智能手表纳入日常穿搭,表盘尺寸与材质最受关注
- 华为助力京东建设高性能智算网络,星河AI数据中心网络亮相JDD大会
- 网萌科技深度参与《京东电商客服服务商行业标准白皮书》共建,赋能生态高质量发展!
- 神眸携手京东以“真像素 不虚标”引领安防监控新时代,低功耗与4G技术双轮驱动持续领跑行业创新
- 京东与松下全面深化战略合作 聚力拓展智能卫浴自营新品矩阵
- 开学好物一“网”打尽 京东&中兴开学季主题快闪落地上海交大
- BOE(京东方)携手UNESCO联合主办WCBR“科学十年”分会 彰显中国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实力
- 京腾4.0亮相,腾讯广告与京东合作再升级
- 调研显示88.39%用户通过即时零售购iPhone17选京东秒送 行业整体仍有提升空间
- 2025银河科幻大会首日:京东推线上线下联动玩法 打造硬核科技体验
- 拥抱AI PC:英特尔联手微软、京东,以智能科技点亮校园生活
- 破浪逐风,navigare & 京东服饰携手盐田帆船赛圆满收官!
- 京东工业与景曜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共筑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供应链新生态
- “创客北京2025”京东专项赛收官: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培育“专精特新”新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