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CTO张晨:人工智能存在于京东的每一个领域
2018-11-22 14:21:30爱云资讯924

11月20日,京东CTO张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京东正从业务驱动转向技术创新驱动。技术投入的方向是基础设施和人才。而任何1%的增长,技术的提升、效率的提升或成本的下降,产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张晨表示,技术驱动,首先是人才的驱动,为此京东专门在硅谷构建了200人的科学家团队。
除此以外,京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针对现有的场景,在用户体验、运营精准率和效率方面进行提升。例如,京东供应链技术进一步大幅提升。今年双十一,有些大的企业销售预测精准率高达93%,有不少企业有货率到99%。物流方面,京东配备了无人机、配送机器人、无人仓,今年双十一期间,成功在长沙试营全球首家全自动配送终端。基于京东AI NeuHub平台的情感分析能力,京东智能客服能够精准的识别用户情绪,并根据情感态度进行回复,在提升用户体验、提升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
技术回报方面,张晨表示,不同的技术类型,回报周期有所不同,有些短线看到结果,有些需要长线看到结果。比如配送机器人的运营推广需要一定的时间,包括政策层面的支持。而无人仓的应用和推广就会很快,京东已经有了第一个全流程全自动的仓。
他同时表示,京东已经是一个很大的盘子,任何1%的增长,技术的提升、效率的提升或成本的下降,产生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而这些背后靠的都是人工智能技术。在京东,从最前端的用户体验和广告,到供应链、物流和AIoT,人工智能存在于每一个领域。所以大量的技术投入也丰富了京东在每一个行业的布局。
从去年开始,京东一直在打造自己的技术中台,张晨解释,中台架构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效率。中台架构做到最后,目的是能够提供组件式的能力,例如要建一个海外站,怎么能够利用京东以前已有的一些能力,很快地把这个海外站建起来。要做一个线下站,怎么能够把这套系统打出来,而且跟主系统打通,这些都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数据中台。某种角度上讲就是平台能力的提升。
目前京东的技术更多偏向于自营,未来是否会做一些新技术的收购?
张晨表示,如果京东有场景但没有技术,或者自己不想做的,引入第三方技术也是一种可能。但非常核心的业务一定是京东自己做。因为只有京东最懂自己的业务,技术到最后一定要跟业务紧密结合,才能产生很大的用户体验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相关文章
- 手机一晃,商品“活”了!京东AIGC裸眼3D黑科技首发鸿蒙系统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闭幕 京东展区吸引20万人参观互动
- 京东燕郊,大掌柜易货城全国招商盛大启幕,邀您共享财富新蓝海!
- 从工业到家庭场景全覆盖,京东企业购上线机器人专场助力产业应用
- 京东展台机器人成焦点 3D打印Y3K装备引领科技美学新风潮
- 京东独家战略合作世界机器人大会 推出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官方指定文具 京东京造爆款文具正在热销
- 京东发布“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 百亿投入助力行业发展
- BOE(京东方)携前沿创新显示技术亮相DIC EXPO 2025 AI赋能显示重构智慧生活新图景
- AI一键操控更便捷 京东携手荣耀发布畅玩70 Plus新品
- 大疆ROMO扫地机器人全国首单完成签收 京东全网首发开售
- 京东独家战略合作世界机器人大会,将打造沉浸式黑科技盛宴
- 客服魔方亮相京东服务商大会,交流AI服务实践路径
- 网萌科技亮相京东服务商大会,以 “AI+BPO” 模式破解电商服务增长难题
- 2025 ChinaJoy盛大开幕 京东3D打印展区引爆二次元热潮
- 共建AI PC企业服务生态,京东政企业务携手高通打造骁龙AI PC生态科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