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培养接地气的人工智能人才,是国之重点

2018-08-14 14:15:18爱云资讯

人工智能教育也要接地气,这也在另一层面上催生了更重视人才实战能力的民营机构。

“随着机器对人工的替代,我们毕业生的竞争力何在?”

在近日召开的首届中国智能教育大会上,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提出,当前我国教育系统中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严重不足,研究生智能教育存在高开低走的现状。

李德毅院士抛出的问题不由得引人深思:当下,人工智能教育该如何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又该如何接地气,培养出真正适合时代发展的人才?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部署,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

发展技术,人才是关键。在国务院这一战略规划的指导下,全国各地多所高校申办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吉林大学、苏州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湖南工业大学等。

目前,人工智能学院遍地开花,可以预见人工智能教育普及指日可待。然而,如何做到接地气的人工智能教育,仍需不断探索,不断努力。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教育备受诟病:纸上谈兵游刃有余,实战能力缺之又缺。“专业大学生并不专业”的尴尬现象在职场中也就屡见不鲜了。

当然,不可否认大学教育的系统性和专业性,然而长久以来以理论为主导的传统的大学教学模式早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而这又就间接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

这也在另一层面上催生了更重视人才实战能力的民营机构,如俞敏洪创办的新东方,郭毅可教授创办的苏伦大数据科技研究院。其中苏伦大数据研究院专注于人工智能教育,郭毅可教授在创立之初就强调要重视人工智能人才教育,重视政产学研的融合,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接地气的、复合型人才。

针对有人工智能人才需求的企业客户以及有大数据思维的中高级核心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等,苏伦大数据研究院打造了“AI人才培育+AI知识服务+AI 人才发展导航”的人才培养体系,精准定制课程,注重客户体验。

可以说,以苏伦大数据科技研究院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开创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新模式,是大学教育的最好补充。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在智能化未来即将全面来临的时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抓好各个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促进人工智能教育全面均衡发展,培养接地气的人工智能人才,重之又重!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头条文章
重点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