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云鹤:中国人工智能研究水平可与英国并列世界第二
2019-11-04 10:46:03AI云资讯1086
“得人工智能者得未来”,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工智能研究居于什么水平?
11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组长潘云鹤在中国人民大学“科学大讲堂”首期公开课上指出,全世界最好的前1%人工智能研究论文一共是3530篇,美国占1300篇,中国1100篇,中国排在第二位,英国排在第三。如果再把3000多篇论文中间最好的100篇拿出来看,中国只能占第三位,美国是59篇,英国19篇,中国只有16篇,“平心而论,全世界人工智能的水平,美国第一,中国和英国可以并列第二,我们数量多一些,他们的质量更好一些”。
11月3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组长、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潘云鹤,在中国人民大学“科学大讲堂”暨高瓴人工智能学院“高屋建瓴”公开课首期,作题为《人工智能2.0与数字经济》的报告。 澎湃新闻记者 廖瑾 图
而从人工智能产业上比较,潘云鹤表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从人工智能核心产业来讲美国第一,中国第二,但和中国相比,美国的优势很大。
“人工智能产业如果划分为机器学习、技术平台、处理芯片、智能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无人机、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语音识别等九类,那么,统计显示大部分领域美国企业数量比中国多,机器人、语音识别、智能无人机这三个领域中国企业的数量比美国多。”潘云鹤强调,虽然我们企业数量更多,但是技术水平还是相对欠缺。
经历了前期发展,人工智能正在走向2.0,潘云鹤认为,新时期,全世界的国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中国必须要“勇闯无人区”。
“过去我们听到的口号是,我们的科学研究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但我们听到党中央向我们说出了一个新的词‘要勇闯无人区’。”他谈到,无人区正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大家勇敢地去闯,“千万不要像过去那样看到西方在研究什么我们就研究什么,看到比他高一点点就很高兴”。
与前期相比,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有哪些特征,其发展目标又是什么?
潘云鹤解释道:“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科学家意识到,机器的智能和人的智能是两种有区别的智能,一种是硅片的智能,一种是有技术的智能,这两者之间一定是各有所长,最好的办法是它们联成一体,能够自如地运用,使他们构成一个比人和机器更聪明的智能体来为人服务,这应该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新目标。这样的智能体比人也聪明,比机器也更聪明,该用人的大脑时就用人的大脑;该用机器大脑时就用机器的大脑,一定做得很好。”
目前,人工智能2.0已经开始初露端倪。“AlphaGo不仅有深度神经网络,还有‘自我博弈’。”潘云鹤举例,此外,基于网络的群体智能已经萌芽、人机融合技术导向各种混合智能、跨媒体推理已经兴起、自主智能装备涌现等都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初步显现。
相关文章
- 北京筑龙助力京能斩获中物联人工智能应用大赛铜奖
- DFRobot发布二哈识图2与Mind+升级版,助力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落地
- 据调查,美国人不希望人工智能介入他们的个人生活
- 优刻得参加联合国工发组织全球工业与制造业人工智能联盟大会
- 打造张江人工智能创新小镇,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再添发展新引擎
-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聚力“人工智能+”行动,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 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网络安全应用测试 深信服成唯一包揽三项第一厂商
- 践行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容联云助力某消金“客服智能体”落地
- 相聚上海,共赴智能之约!昇腾AI人工智能产业峰会三大亮点抢先看
- 2025青岛海洋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 高校行活动圆满收官!
- 老板电器入选首批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典型案例,树立AI转型可复制标杆
- 人机共生 · 智启未来——2025高交会亚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展主题发布
- 工业富联AI低代码平台入选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典型案例
- Canva可画入选 2025年服贸会“人工智能+” 示范案例, 展现 AI 赋能服务贸易新实践
- 甲骨文与OpenAI达成3000亿美元“星际之门”项目协议 或将重塑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未来
- 重磅发布 | “人工智能数据沙盒伙伴计划”亮相2025服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