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研院在5G人工智能感知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0-03-17 16:01:51AI云资讯1860
当前,我国社会已步入5G时代。移动设备数量与无线业务的剧增,与有限频谱资源之间的矛盾正成为制约信息智能化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难题。可以预见,频谱资源的增长速度将远小于需求增长的速度,因此,智能化、高精度、高可靠的频谱感知技术是5G通信系统运行的重要基石。如何实现高质量的频谱资源感知与管理则是维护5G通信系统高效率运行,促进下一代移动通信发展的关键所在。
针对上述挑战,上海高研院智能信息通信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团队针对5G通信的主流发展趋势,并根据场景用户特点与应用需求的耦合性,深入分析并归类出5G生态体系中涉及频谱感知应用的三大典型应用场景。基于不同场景下优化目标的差异性,研究团队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种具备弹性能力的频谱感知系统架构,该架构由人工智能增强学习算法进行驱动,利用接收端多天线之间的独立性与分集差异特性,尊重系统要求与实际环境参数,通过动态学习实现最优的感知策略。该技术可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优化目标需求,自适应改变参数,在较小计算开销的基础上获取最佳的性能体验。经实验数据验证,所提技术可有效适用于5G生态体系中的各类典型应用场景,且比现有技术具备更高的性能表现。上述研究可有效支持中科院自主研发的SEANET技术体系,促进中科院-上海科技大学联合校园试验网Alpha版的建设实施,为我国5G的进一步部署与推广以及下一代通信系统的应用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本研究由上海高研院团队独立完成。其中,副研究员徐天衡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研究员胡宏林为该论文的通信作者。上述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C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计划、上海市启明星计划以及上海市扬帆计划的资助。
图1. 5G生态体系中涉及智能感知的几个典型应用场景,分别为:(a)常规5G通信场景;(b)工业4.0及智能物联网场景;(c)异构网络混合共存场景
图2.基于增强学习算法的智能弹性感知技术系统架构
图3.智能弹性感知技术在不同优化模式下的性能对比。上:感知精度性能;下:算法能耗性能
相关文章
- 北京筑龙助力京能斩获中物联人工智能应用大赛铜奖
- DFRobot发布二哈识图2与Mind+升级版,助力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落地
- 据调查,美国人不希望人工智能介入他们的个人生活
- 优刻得参加联合国工发组织全球工业与制造业人工智能联盟大会
- 打造张江人工智能创新小镇,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再添发展新引擎
-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聚力“人工智能+”行动,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 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网络安全应用测试 深信服成唯一包揽三项第一厂商
- 践行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容联云助力某消金“客服智能体”落地
- 相聚上海,共赴智能之约!昇腾AI人工智能产业峰会三大亮点抢先看
- 2025青岛海洋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 高校行活动圆满收官!
- 老板电器入选首批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典型案例,树立AI转型可复制标杆
- 人机共生 · 智启未来——2025高交会亚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展主题发布
- 工业富联AI低代码平台入选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典型案例
- Canva可画入选 2025年服贸会“人工智能+” 示范案例, 展现 AI 赋能服务贸易新实践
- 甲骨文与OpenAI达成3000亿美元“星际之门”项目协议 或将重塑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未来
- 重磅发布 | “人工智能数据沙盒伙伴计划”亮相2025服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