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科技与巴士管家达成战略合作,共建AI+客运
2020-09-12 10:50:55爱云资讯886
近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动交通运输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要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促进交通运输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
在科技不断改变人们出行方式的趋势下,云从科技与巴士管家于日前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道路客运领域的智慧化升级,共建“AI+客运”服务生态。
共启交通智能时代
云从科技是人工智能领域更高效的人机协同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国家新基建发展的中坚代表。智慧交通一直以来也是云从科技致力人工智能赋能的领域,与民航总局、中航信达成战略合作,相关服务及产品已遍及全国105座民用枢纽机场,日均服务旅客达百万人次。作为中国民航业第一大AI供应商,云从科技在客运物流行业不断进行深入的场景研究。
作为交通运输部十大运输服务榜样品牌之一,巴士管家目前业务覆盖全国26个省,平台累计服务出行人次达2亿。在定制客运这一创新模式上,已探索出了一套成熟的定制客运系统解决方案,从技术和运营双向赋能定制客运发展。目前,巴士管家已形成以道路客运为核心覆盖大交通、城际定制客运、网约车、定制公交等城际与市内出行一体化的综合出行服务平台。
共建“AI+客运”,共启交通智能时代,让此次合作水到渠成。双方将融合各自的行业资源、产品技术等优势,加速道路客运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助推新《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以下新《客规》)环境下互联网+道路客运的智能化发展。
共建智慧客运服务生态
为积极贯彻新《客规》客运站“一站多点”,定制客运灵活上下车服务,云从科技与巴士管家将率先落地“站外配载”终端设备。
“站外配载”终端支持刷脸、扫码、刷身份证等验票方式,具备无线通讯、GPS定位、人证核验等核心功能 ,实现身份证号码与人名的双核验,规范站外实名制管理,并配备车载便携式安检仪,为班车客运、班车客运定制服务提供站外保障。
同时,“AI+客运”还将引入云从科技人机协同操作系统——轻舟行业大脑,把行业领先的人脸引擎、人体引擎、活体引擎、OCR引擎、车辆引擎、调度引擎等AI能力应用到道路客运信息化建设。并通过平台HCI算法、数据算法等AI服务和模型训练等数据服务能力,与公安信息系统对接,实现站场内外数字安防等应用,为智慧客运进行全面的AI赋能升级。
目前,双方正在积极推进智能终端研发,并同步探索旅客智能服务、站场智能管理等多个细分场景的整体解决方案,以便加速道路客运创新,为乘客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
智慧客运是智慧交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云从科技不断多元联动、协同发展交通领域的优秀合作伙伴。此次与巴士管家致力为道路客运行业打造一个智慧客运示范工程,正是智慧客运战略的重要探索与实践。
未来,云从科技将不断加强“AI+客运”的场景落地,开启更便捷的智慧交通时代。
相关文章
- 国家网安基地“可控训练场”首度亮相国家级研修班 云从科技助力AI应用新基座
- 云从科技出席WAIC 2025 AI巅峰之夜 荣膺全球最具投资价值企业TOP50
- 上交所与中证指数公司发布|云从科技入选科创板民企双指数
- 云从科技“智能体平台”入选重庆AI示范名单 打造产业升级新标杆
- 云从科技与中科信息等单位携手 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云从科技签约国家网安基地大模型训推一体化项目 打造AI安全新高地
- 云从科技超越谷歌、OpenAI问鼎全球多模态榜单 中国自研AI实现历史性突破
- 云从科技发起共建湾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
- 云从科技亮相鲲鹏昇腾开发者大会2025 发布从容大模型智用一体机
- 云从科技深度参与国家标准发布 推动多模态技术与大数据规范化发展
- 云从科技入选2025年值得关注的AIGC企业与产品榜单
- 终结大数据杀熟 云从科技参与“防算法歧视”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 云从科技携手智慧互通 助力番禺打造智慧城市综合治理新标杆
- 云从科技与重庆大学团队联合研发智能编程助手CoSEFA 入选国际顶会FSE 2025
- 云从科技亮相2025世纪论坛 共探AI多模态融合新未来
- 云从科技入选“产业大模型与智能体系统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单位
人工智能技术
更多>>人工智能公司
更多>>人工智能硬件
更多>>- 兼顾纤薄、耐用与可持续 Galaxy Z Flip7展现三星卓越的产品设计能力
- 新石器无人车部署超7500辆,成全球最大规模无人车队
- 未来式智能亮相 WAIC 2025,以人机协同范式引领产业智能变革
- 全球首例!康诺思腾手术机器人完成临床场景下自主手术验证,研究成果登上顶级期刊《Science Robotics》
- 超能AI+折叠大屏 新一代三星Galaxy Z Fold7|Z Flip7邂逅沈阳
- 技嘉 M27Q2 QD 高清2K 量子点电竞显示器正式上市
- 新型Xsens Avior OEM IMU,体积小、重量轻,可在苛刻的工作条件下提供高精度和高稳定性
- 从 “认知优势” 到现实赋能:DPVR AI Glasses 重构智能穿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