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华星发力极致全面屏 第三代屏下摄像技术量产在即
2020-09-24 11:17:04AI云资讯910
随着全面屏的大范围应用,手机厂商开始走上了追求“极致屏占比”的道路,实体按键、指纹识别器、手机听筒等零部件纷纷退出历史舞台。然而,前置摄像模块的存在成为了这条道路上最难以突破的障碍,手机厂商们提出的各种技术路线也都是利弊参半。
不过,这一问题即将得到最终的解决方案。近日,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发布了一条关于第三代屏幕下像技术的微博,通过图文介绍了这一新技术的原理。有消息称,搭载第三代屏幕下像技术的手机屏幕供应商即TCL华星。随后,TCL华星官微转发雷军这条微博,似乎也从侧面印证了双方的合作。
据了解,第三代屏下摄像技术目前已经通过实验室测试阶段,具备量产条件,如无意外,搭载TCL华星第三代屏下摄像技术的手机最早将于明年正式亮相。
“全面屏”的最终形态
2017年9月,苹果发布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iphone X,引领了智能手机全面屏的浪潮,但是其宽大的“刘海”式布局也被众多消费者所诟病,手机厂商也开始寻求新的解决方案来实现更大的屏占比。
一时间,刘海屏、挖孔屏、升降摄像头等方案被纷纷推出,尽管这些方案能够有效提升屏占比,但是这些方案都有相应的缺陷。
升降式摄像头方案虽然是真全面屏,但安装了升降摄像头模块的手机轻薄度很难让人满意,也无法满足防水、防尘的需求。水滴屏和挖孔屏虽然不会出现上述情况,但还是牺牲了屏幕外观的完整。
在此情况下,“屏下摄像”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在屏幕下方安装前置摄像头,让手机能够实现接近100%的屏占比。
从原理上讲,屏下摄像的技术路径是将屏幕分成了两块区域。一块是正常显示的“非透光区域”,另一块则是在摄像头上方的“透光区域”。在“透光区域”底下,藏有成像组件以及投影组件两部分,其中成像组件负责进行拍照,而投影组件则负责向显示屏投影显示内容。
第一代屏下摄像技术中,采用了透明阴阳极材料,提升了OLED面板中有机发光材料的透光性能,让光线能够穿越屏幕进入前置相机模块,但第一代屏下摄像技术和正常屏幕的显示效果有较大差异,因此这一代技术仅仅是论证了屏下摄像技术的可行性。
第二代屏下摄像技术,将屏下相机区域的部分像素做成透明,通过牺牲部分用于显示的像素让透光性得到有效提升,但显示效果仍然和正常显示区域存在差异,还是无法达到量产要求。
TCL华星研发的第三代屏下摄像技术,通过全新的像素排列方式,让屏下相机区域实现了全分辨率的显示效果,其透光效果也十分优异,其显示效果和自拍表现已经足以媲美正常手机。
至此,屏下摄像技术具备了真正意义上的量产条件,智能手机进入全面屏时代后的最终形态也拥有了雏形。
以核心技术带动产业发展
实际上,屏下摄像这一技术路径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业界主流的手机厂商都开展过相关技术的研发工作,但大多折戟沉沙,其原因在于屏下摄像技术比拼的不仅仅是手机厂商的研发能力,还包括供应链能力。
在第三代屏下摄像技术的研发过程中,TCL华星的研发实力和技术储备起到了的关键性作用,该公司近年来在AMOLED领域上的发力,让许多处于设计阶段的技术最终得以量产。
比如,摩托罗拉在今年年初发布折叠屏手机Razr,与此前的华为和三星不同,摩托罗拉一改侧面折叠的设计,采用了上下折叠的形态,完美复刻了非智能机时代摩托罗拉手机的造型,实现了传统和潮流的统一,TCL华星正是这块手机屏幕的头部供应商之一。
2月份上市的小米10系列所使用的面板也是由TCL华星供应,这也是小米首次在自家旗舰机型上搭载国内面板厂商的产品。这块由TCL华星自主研发的AMOLED曲面屏是首款实现极小屏内开孔技术并采用DOT(触控封装一体化)的国产AMOLED面板,这也让TCL华星成为继三星后,第二家掌握On-Cell打孔屏技术的公司。
在满足终端厂技术需求的同时,TCL华星自身也在创造着技术潮流。今年3月,TCL科技在线上发布会上展示了TCL华星自主研发的“云卷屏”,其采用自动抽拉式设计,用户只需单手操作即可将6.75吋的手机屏幕水平延申至7.8吋。这一突破性的创新结构,有效避免了折叠屏手机的折痕问题,为业界开创了新的方向。
同时展示的还有三折屏概念手机,能够实现屏幕尺寸从6.65吋到10吋的转化,三种屏幕大小能够满足多种使用场景的需要,也有效解决了内折和外折的切换技术这一行业难题。
这些技术的背后是TCL华星对掌握核心技术的投入和决心,在前不久TCL科技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年报中,TCL科技仅在上半年的研发投入就高达28.8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28.9%。
在确保发展核心技术的同时,TCL华星也在加快速度开发新的产能,对旗下生产AMOLED面板的t4项目的投资已由350亿元追增至390亿元,计划明年下半年将实现全面达产。据悉,t4产线完全满产后,能够实现年产出116万平方米的AMOLED面板,可满足全球5%的AMOLED智能手机面板需求。
相关文章
- TCL小蓝翼P7 AI健康空调,静音新风攻克秋冬空气难题
- AIPC点燃OLED笔电屏需求,TCL华星以印刷OLED抢占新蓝海
- 重新定义AI健康!TCL小蓝翼Q7以“六边形战士”硬核实力树立新标杆
- TCL华星越南基地IT产品实现量产出货,全球化布局迈入“多元共振”新阶段
- 全域舒适风,冷暖全覆盖!TCL小蓝翼天花机重磅上市
- 全域风覆盖!TCL 小蓝翼 P6 Plus AI健康空调承包五口之家舒适生活
- 掘金中尺寸OLED新蓝海,TCL科技如何抢占先机?
- AI睡眠守护,TCL 小蓝翼C7新风空调打造南北方舒适居家体验
- 重构画质标准!TCL SQD-Mini LED全局高色域定义显示产业新高度
- TCL科技连续3年入选“福布斯全球最佳雇主榜单”
- TCL实业ACE 2025:从屏显科技到AI科技,智享生活触手可及
- TCL雷鸟创新X3 Pro入选《时代》2025最佳发明
- TCL华星助力产业规范,《Mini LED室内商用显示屏》团体标准重磅发布
- 刘诗雯亮相TCL奥运中国行,雷鸟34Q9显示器卓越表现引领画质革新
- TCL真省电小多联上市,“变频超一级”重塑智慧家居省电新体验
- TCL科技摘得中国质量奖,TCL小蓝翼P6 Plus以质量和科技带来舒适全域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