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核心赛道迎规模化应用 科大讯飞进击“千亿收入”目标

2021-04-21 14:57:00爱云资讯

连续12年在深交所信息披露考核评级为A,科大讯飞(002230)在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独树一帜。

4月20日,就在年度报告披露的第二天,公司延续一贯传统,以“线上+线下”视频直播的形式,召开2020年度业绩说明会,董事长刘庆峰、总裁吴晓如等公司管理层与数百名投资者面对面,全面解读年度业绩情况,并就市场关注的问题进行集中答疑。

作为人工智能2.0的关键年份,2020年,科大讯飞交出了一份靓丽成绩单:营收130亿元,同比增长29.23%;归母净利润13.64亿元,首次突破十亿大关,同比增幅达66.48%;经营性净现金流22.71亿元,创下历史最好水平。

今年2月份,刘庆峰提出了2.0时代的奋斗目标:十亿用户,千亿收入,万亿生态,并希望在未来5年内达成。“千亿收入目标以讯飞现有主要赛道的内生式增长为主,我们有信心完成这个目标。”刘庆峰在说明会上表示,“我们希望运营型业务收入的比例到十四五末会达到50%以上。”

核心赛道兑现人工智能红利

在人工智能2.0时代,科大讯飞从应用探索期迈入A.I.红利兑现期,公司产品标准化程度持续提升,应用价值逐步显现,并直观体现在利润水平上。

2020年,公司净利润达13.64亿元,增幅达66.48%,两倍于营收增幅;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7.67亿元,同比增长57%;人均毛利从2018年的36万增至2020年的53万,近两年增幅累计为48%。

梳理科大讯飞营业收入构成,教育、智慧城市、医疗等核心赛道贡献及增速可圈可点。具体来说,智慧教育营收达40亿元,占整体营收的31%;智慧城市营收28亿元,占比21%;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31亿元,占比24%;智慧医疗业务营收3.13亿元,目前虽然占比不大,但在疫情催生的多场景应用下,规模化效应已逐步显现,同比增幅达69.25%。

从传统的TO B业务到TO C业务,科大讯飞在深耕技术的同时,也在持续夯实自身的营销能力。截至2020年底,公司销委会已经建成营销大区23个,合同毛利2亿元以上的大区有8个。去年,公司中标合同金额达92.54亿元,同比增长57%,其中教育领域中标合同额52亿,同比增长86%。

对千亿收入目标有信心

说明会上,投资者对科大讯飞年内提出的“千亿收入”目标颇为关注。

“其实千亿收入目标的实现是以讯飞现有主要赛道的内生式增长为主的,我们有信心完成这个目标。”刘庆峰表示,预计千亿收入当中,大概1/3左右来源于教育业务;1/3来源于数字经济转型业务,如电子政务、医疗、司法等领域;还有1/3来自于消费类产品。“如果以2020年营收为基础,每年实现45%的增长,大概十四五末我们的营收规模就会到1000亿,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家还是很有底气的。当然,过程中一定还有很多挑战和不确定性。”刘庆峰坦言。

深耕行业数十载,科大讯飞不断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公司走的教育、医疗赛道是符合国家大需求的,总体的刚性投资是可以穿越经济周期的。而在大的数字经济转型背景下,本身就利好人工智能产业。”刘庆峰指出,相比于一些独角兽公司或者资本野蛮扩张的公司,科大讯飞具备系统性创新能力,又能够踏踏实实做出看得见摸得着的场景,有望获得更大的数字经济转型机遇。

在刘庆峰看来,科大讯飞未来需要迅速把关键的战略机会抓牢抓透,首先要学习华为这样的公司,能够力出一孔,形成饱和攻击,实现产业控盘;其次要放眼全国,做更好的人才和战略布局,比如消费类产品一定要到深圳,行业产品制高点的规划和设计要在北京;再次要加强内部执行力。

希望十四五末运营型业务收入占比超50%

“如果说公司有项目型、产品型和运营型三大类典型业务,我们希望到十四五末,运营型业务收入占比达到50%以上。”刘庆峰表示。

谈及运营型业务的逻辑,刘庆峰指出,从技术架构来说,基本上会以云服务为主,在云上支持大量的TO B用户以及个人用户;从商业模式来说,即便是TO G用户,公司也会做成持续型的运营收入,合作的定位不再是卖系统,而是以服务模式形成长期持续的业务收入,与客户形成良性依存的关系。

据悉,公司运营型业务过去几年持续提升,2020年已达28%。“运营型业务占比提升,公司才真正具备根据地业务,而根据地业务能够实现持续稳定的收益,同时拥有高护城河。”

说明会期间,刘庆峰高度十分看好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他表示,在国家进一步规范教育产业的过程中,教培市场的变化让公司看到了一些新的机会。由于线上教育被进一步管控,有很多原来的厂商会进入到“围墙”内,公司一直强调用人工智能的创新聚焦因材施教,真正实现师生减负,目前通过项目和产品的规模化落地已经形成了较强的壁垒,龙头地位稳固;未来将兼顾校内校外两个市场,用全新的机制来探索校外和线上教学。

此外,在智能汽车领域,科大讯飞认为语音技术在车内是刚需,且技术门槛非常高,公司将以语音交互为入口,拓展到更多的AI技术服务,再延伸到智能网联服务。目前,公司已与广汽、一汽、长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头条文章
重点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