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人工智能联盟发布智算平台 为算力标一个“真价格”
2021-07-12 13:55:04爱云资讯946
“智能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新基建的主导方向,”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表示,“事关国家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需以开放、安全、绿色、普惠为前瞻战略谋划,才能重塑数字产业化及产业数字化发展格局。”7月9日,在WAIC2021“新基建 新标准——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分论坛上,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平台,为智能计算中心打造行业标杆。
图: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发布
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平台是由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联合院内多家院所企业,基于科学院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共同构建的新一代智能计算顶层规划及技术方案。定位于国内首个跨模态、通用化的AI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旨在打造智能计算中心建设标杆,为智算产业发展提供开放包容、通用融合、绿色高效、普惠可及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平台方案。
据介绍,相比其他传统平台,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具备四大优势。新平台采用开放架构,可以兼容主流软件应用生态,具备使用面广、迁移灵活、编译开发难度低等特点。同时,它支持多元芯片组合,提供多样丰富算力,可胜任模拟、训练、推理等AI全链条应用需求。因为底层算力基础设施采用相变浸没式液冷技术,新平台单位算力效率大幅提升且能耗成本降低30%。而透明化价格模型能为市场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设标准,有效避免公共财政资源的浪费。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CCF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云泉指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算力已经成为可交易的资源和商品。然而在目前,业界对算力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价标准。
在前期调研中,张云泉团队发现,部分智能计算中心存在价格混乱与虚高现象。定位相同、功能相近的智能计算中心,建设投入相差可达6.2倍。他说:“如果没有明确标准加以区别,区域建设方很容易误判算力供给,并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浪费。”
为了保证人工智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根据区域产业的具体、实际需求,新平台出了算力价格标准方案:在综合存储、能耗、开发、定制、数据调度等一系列因子,并代入明确的算法标准后,得出在同时具备5P双精度算力(64位)、25P单精度算力(32位)和100P半精度算力(16位)的情况下,智能计算中心的基础设施价格约在1亿-1.5亿元。
据了解,下一步,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联盟将进一步深化行业合作,推进产业化发展。依托中科院顶层战略规划,汇聚了算力、算法、数据、软件、人才、应用等资源要素的新平台,也将为AI产业化发展、行业数智化转型和政府智慧化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搜索引擎Perplexity的AI语音助手已登陆iOS平台
- 学而思素养携手中国青少年宫协会 开启人工智能科普公益行
-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NCT编程考级2025年4月考圆满收官,新增人工智能教育测评体系
- 更能算、更省钱、更懂化工的国产人工智能来了!
- 2025“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会:开启智能产业新时代
- 云南联通科技创新暨人工智能合作发展大会在昆启幕:科技赋能边疆,智启数字云南新篇章
- 人民出行受邀见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签约 共启广西智能产业新篇章
- AI赋能,数智创新,慧博云通闪耀2025日本人工智能展览会
- 维基百科将发布专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数据集,以抵御网络爬虫抓取
- 培生发布智能课程生成器:创新人工智能驱动教师备课方式变革
- OpenAI发布全新人工智能模型o3和o4-mini,首次实现图像思考
- 深度迈进人工智能新纪元,标普云正式更名标普智元
- Meta AI宣布即将使用欧盟用户数据训练人工智能模型
- 英伟达宣布在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投产Blackwell人工智能芯片
- 九章云极DataCanvas入选2025全国企业“人工智能+”行动创新案例TOP100
- 云知声受邀参加2025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大会,携手多方共筑苏州人工智能战略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