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双刃剑出鞘”!马斯克:人工智能的危险,尤甚于核武器
2021-07-15 14:29:23AI云资讯1220
如今4年过去,AI目标同小康一同实现。无人驾驶汽车开上高速;坐动车实现人脸识别;视频、文章、广告个性化推荐;人工智能正在改变人们的吃穿住行。
AI的力量不仅仅只是正面,其展出的危险性,也引发科学家深深的担忧。英国科学家史蒂芬.霍金表示,AI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也是最后的重大事件。”
马斯克也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AI对于人类,比核武器还危险”。
那么,是危言耸听,还是确有其事?
人工智能起源于“计算机之父”图灵,后经70年代美苏争霸而发展壮大。因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无边想象力,世界各国已展开国际竞赛,趋于白热化。
2018年4月,欧盟委员会宣布《人工智能战略》,投入240亿美元,迎接人工智能新时代;2018年6月,日本宣布《未来投资战略2018年》,重点推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应用;2017年,俄罗斯提出军工拥抱“智能化”,让导弹和无人机威力倍增。
而美军在这方面走的最远,其开发的人工智能导弹,促成了“斩首计划”,多位重要人物已成为“弹下魂”。据悉,导弹上装载了热敏成像仪,通过超高频脉冲电磁波,可穿透0.8米的混凝土,探测墙后10米内的生命迹象,命中准确率高达98%以上。
美军也正在研究各种智能装备,让士兵具有耳听八方眼观六路的本领,帮助他们进行更好的决策。
除了军事领域,人工智能在医学上,也展示出了难以想象的力量。
2、康奈尔大学发明“纳米机器人”,人机共生时代来临想象一下,你身体中存在数百万个“机器人小伙伴”,当细菌病毒入侵时,帮你消灭清除;当肢体组织损坏时,机器人帮你恢复原状;当体内废物毒素堆积,机器人帮你运输体外。无论身体出现任何毛病,都能被治愈,实现长生不老。
这样的想象,如今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2020年,《nature》的一篇论文表明,美康奈尔大学的ItaiCohen教授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世界首款“纳米机器人”。其大小约为40微米,厚度仅为5微米,比头发丝还小。它可以通过注射器,混合生理盐水注入动物体内,达到治病的效果。
纳米机器人采用芯片工艺制成,一片直径10厘米的晶圆材料,可以出产超过100万的机器人。它可搭载治病的药物,通过“人工智能”到达病患点,再精确释放,避免化疗等大剂量用药带来的副作用。专业人士认为,不久的未来,纳米机器人不光可以解决血管和大脑问题,还可以解决“ai症”问题,最后达到永生。
谷歌首席科学家、9次总统勋章获得者库兹韦尔也是纳米机器人的信徒,他认为2045年,纳米机器人技术的成熟,将使极少部分人类实现永生。
很多人觉得库兹韦尔在吹牛,但他曾经做过三百多项“世纪预言”,结果命中率90%以上,包括wifi遍及世界,计算机棋手战胜人类,苏联的解体等等,现实步步印证,因此无人敢轻视。
现年74岁的库兹韦尔,想要亲眼见证技术到来,正想方设法保持身体硬朗,每天使用200颗维生素补剂。众多科学家也在使用生科技术实现常寿,其中国际抗老学者戴维辛克莱甚至使用青春分子实现生理年轮倒转,相关成果“派络维”一经倞东曝光就登上热榜。
研究表明,该分子之所以得到大佬青睐,是因为其公认的作用机制。派络维核心分子作用于细胞“发电机”线粒体,通过参与三羧酸循环,调节长寿蛋白sir、能量代谢和细胞更新,实现生理时钟倒拨。其原理在2019年列入《nature》7大靠谱抗老技术。
3、AI之所以危险,因为学习能力是人类的1万倍以上人工智能之所以被马斯克、霍金等人视为洪水猛兽,是因为它光速的学习能力,让人防不胜防。
2009年,康奈尔大学给计算机输入一些资料,计算机靠着“思考能力”,几个小时就重新发现“牛顿定律”。完成了人类两百年才完成的事。
事实上,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理论上是人类的1万倍以上。因为人类的信息传递靠的是“神经递质”,遵从摩尔定律,速度为每秒30~50米,而人工智能靠的是光,每秒30万千米。
《三体》作家刘慈欣在“上海.人工智能大会”上说,科幻文学的创作,是人类的脑力风暴,把想象的边界推远一些;而人工智能的发展,正是现实世界里的裂变。
科幻是创造性的游戏,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样是跳跃性的。他会在50年、100年实现从0到1,但到了1,便能在一瞬间实现从1到1000。因为人可以创造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同样可以创造超级人工智能。
由于人工智能没有道德性,会动用一切手段对付人类。打架不怕强的,就怕横的。在超级人工智能面前,人类弱小的像一只蚂蚁。或许《终结者》智能机器人占领全球电脑中枢系统,对付人类的桥段,即将发生。这绝非空谈,必须值得我们警惕。
相关文章
- Gartner发布2025年中国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
- 数字经济“十四五”目标提前完成,人工智能打开产业全新空间
- 创新,向6G:人工智能在无线接入网中的应用潜力
- 英伟达人工智能芯片迎来太空首秀,AI初创公司Starcloud计划在太空建造数据中心
-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走近凌雄科技:共探DaaS服务模式与AI融合新路径
- 2025年杭州大学生创业学院人工智能专题班圆满结业
- 以智能重构文创!联通数智荣获“兴智杯”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大奖
- 120万奖池,寻找最具想象力的AI创意开发者!2025骁龙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正式启动!
- 伟创力发布全新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平台,部署速度提升高达30%
- 英伟达AI服务器8年来能耗飙升了100 倍,世界还能否满足人工智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 全球最大的L4无人货运车辆集采结果公示,中国邮政以人工智能重塑全球邮政发展新范式
- 微软人工智能部门宣布推出首款自研图像生成器
- 2026广州国际数智装备与人工智能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穗成功举办
- 2026广州国际数智装备与人工智能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穗成功举办 聚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智产业盛会
- 软银豪掷54亿美元投资人工智能机器人
- 特赞科技携“创意可计算性:设计人工智能”展区亮相2025 世界设计之都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