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创新指数全球第二 还有几个指标要加强
2021-07-16 15:07:55爱云资讯481
[ 从层次上划分,AI主要有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三层。和欧美相比,中国在应用层和技术层涌现出诸多公司。近年来,中国基础支撑、科技研发等方面表现突出。 ]
[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工智能创新资源与环境”排名第八位,而这一指标,也是推动人工智能持续创新的核心动力。 ]
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是反映国家人工智能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治理论坛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了《2020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下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创新指数在参评国家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赵志耘在解读报告时对媒体表示,中国的数据中心、超算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成果数量持续增长,人工智能企业队伍不断壮大,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已跻身世界前列。
排名提升1位
报告显示,中国的人工智能创新指数综合得分从2019年的第三名上升至2020年的第二名。从具体指标看,中国在基础支撑、创新资源与环境、科技研发、产业与应用等方面均表现良好,四个一级指标均排名前十。
2019年的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落后韩国3分,位居第三;2020年,中国已领先韩国4分。中国也是唯一一个进入人工智能创新指数前十名的发展中国家。从综合得分看,与韩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新加坡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已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
另外,各国的科技研发能力呈现明显的断层分布。在四个一级指标中,科技研发的得分分布最为不均。其中,美国、韩国、中国三个国家领先优势相当明显,得分高于50分,而葡萄牙、西班牙、印度等27个国家却低于10分。
从具体国家排名看,美国是人工智能创新能力最强的一极,以66.31的总分遥遥领先。从具体指标看,美国在基础支撑、创新资源和环境、科技研发和产业应用四个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除人工智能创新资源与环境的得分位列第三之外,其余3个一级指标得分均位列第一。
需要加强这些方面
赵志耘说,在构成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的四项一级指标中,中国在“人工智能基础支撑”“人工智能科技研发”“人工智能产业与应用”三个方面均拥有绝对优势指标,“人工智能创新资源与环境”不少指标仅处在中等水平,需要改善。
从层次上划分,AI主要有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三层。和欧美相比,中国在应用层和技术层涌现出诸多公司。近年来,中国基础支撑、科技研发等方面表现突出。比如,中国“人工智能基础支撑”排名第四,计算基础亮眼。截至2020年7月,中国共有226个超算中心进入全球500强行列,居全球首位,是美国(113个)的两倍;共拥有85个数据中心,排名第九。
而在产业发展与应用方面,中国排名第三,其中,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和企业融资金额均排在前两名。截至2020年9月,中国共有823家人员规模大于10的人工智能企业,排名第二;人工智能企业累计共获得377.01亿美元的投资,排名第二,平均每家企业融资额为0.33亿美元,排名第一。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工智能创新资源与环境”排名第八,而这一指标,也是推动人工智能持续创新的核心动力。
具体来看,人工智能顶级学者和从业人员人口参与率不高,高校基础学科建设相对滞后。中国在人工智能顶级学者参与率、人工智能从业人员参与率两项指标上分别排名第23和第28。中国平均每百万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中有17位人工智能顶级学者,与排名第一的卢森堡(567人)有差距。另外,在人工智能基础学科建设方面也和美国有较大差距。美国在数学、物理、神经科学三个专业上排名世界前200的高校分别有49所、57所、70所,而中国分别有27所、8所、6所。
“做国际比较并不是希望和任何国家竞争,而是希望通过指数的发布让各国了解自己在整体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加强合作、沟通、互补,形成良好的研究合作趋势和互利互惠发展趋势。”赵志耘称。
相关文章
- 中国移动和华为AI核心网荣获GSMA AMOs“亚洲最佳人工智能创新奖”
- 全球首批!安脉盛跻身世界经济论坛人工智能MINDS领袖阵容
- 卓尔数科入选《武汉市人工智能新锐企业TOP50》
- 智象未来与华为云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落地应用创新典范
- 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发布AI危险性报告:AI模型为达成目标不惜突破道德底线
- 中国电信柯瑞文:发挥WBBA作用,推动人工智能与宽带融合发展
-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九月在安徽合肥召开——同期将举办人工智能与消费电子展
- 首期人工智能特训营正式开营:聚焦行业模型培育与投资
- 博原资本携手银河通用成立“博银合创”,加速具身人工智能赋能工业自动化
- 2025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五岳杯”量子计算专项赛启动丨玻色量子协办
- 每日互动参编的《向未成年人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指引》正式发布
- 极光GPTBots成功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登记”
- 鞍山钢铁携手用友打造“鞍云智鼎”AI大模型平台,开启人工智能新时代
- 众数信科携手厦门理工推出“人工智能+船舶与海洋”微专业
-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预测:受推理需求驱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加速器市场规模2028年将突破5000亿美元
- Meta签署新地热能源协议以支持人工智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