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数字生态大会阿里云专场:聚合内、外资源,助推数字农业落地

2021-08-04 20:48:07爱云资讯

智慧农业作为行业数智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后发优势和赶超战略的重要途径。在“十四五”规划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把推进智慧农业建设放于重要位置。

2021数字生态大会数字农业论坛(阿里云专场)举办现场

7月29日上午,主题为“云智藏沃土 神农飞九天” ——2021数字生态大会数字农业论坛(阿里云专场)在2021数字生态大会期间圆满落幕。会上,以阿里云为代表的阿里集团旗下数字农业板块相关负责人围绕数字农业相关话题展开深入阐述,引发业界人士的极大关注。也让合作伙伴深入了解到阿里云多年所积累的技术能力,和在农业产业数字化领域的担当、作为和雄心。

阿里云:聚合生态力量,力推数字农业落地

论坛上,阿里云智能自然资源行业总经理唐日新首先作了主题为“云智藏沃土 神农飞九天”的精彩演讲。他表示,同国内其它产业数字化领域相比,数字农业是一个颇具压力和挑战性的事业。深耕于该领域的服务商数量因此明显要少的多。

阿里云智能自然资源行业总经理唐日新

国家“十四五”规划对于数字农业高度重视,尤其是今年更是将数字农业放置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加之农业自身的发展特点决定了数字化转型的难度,而这些在无形中都对数字农业服务商形成巨大压力和挑战。

唐日新指出,农业行业是个相对特殊的行业,其发展特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第一,农业行业是一个具有多重属性的行业,预示着行业数字化将面临很大的复杂性。比如农业不仅具有基础性行业的属性、战略性行业的属性,还具有公益性行业属性和政府主导性行业等的属性;

第二,农业行业的特点还表现在盈利能力较差,盈利既要考虑兼顾社会效益也要权衡国家相关农业扶持政策;

第三,农业行业的实施数字化难度大,还表现为”两高两低,即多个领域知识交叉程度高,工艺属性高,标准化程度低、信息化程度低。

唐日新表示,经过多年的积淀,阿里巴巴在生产端、物流端、渠道分发端、营销端以及品牌端,都积淀形成了自己的优势能力。阿里云作为阿里巴巴高科技板块优势能力输出的载体和窗口,如何通过生态合作整合并深度释放这些能力,进而服务于数字农业,这对于阿里云而言是一大挑战。

唐日新强调,当前农业数字化转型正处于一个范式变化的机会窗口期,数字农业市场因此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为了应对上述挑战,阿里云未来将在三个方面加大发力。

一是做好服务。做好服务的前提之一是做好产品,阿里云将沿着数字农业这条路会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走下去,相信今天每一步努力都会为明天的成功打下基础;

二是树立标杆案例。阿里云希望聚合生态力量,联手各地合作伙伴在国内重点地区打造成功落地实践,并力争做到从点到面的开展。不仅有单点,还要有整体性、持续性、连续性的标杆案例落地;

三是致力于打造创新生态。阿里云将会汇聚一批合作伙伴参与数字农村的建设,包括在集团战略投资部支持下投资一批具有农业行业能力及数字化背景的公司,与合作伙伴进行联合研发及营销,打造一个紧耦合的生态体系。届时,阿里云将携手生态伙伴共同发力未来5至10年的数字农业建设,助力数字农业落地。

钉钉:构建乡村应用开放平台,助推“乡村治理+乡村服务”

乡村振兴如今已经成为国策。2017年起,党的十九大报告将“治理有效”强调为乡村振兴的总要求之一。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室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指导意见》。在过去的几年里,阿里钉钉面向行业实际需求,结合自身核心能力,打磨和沉淀了一系列针对乡村治理的产品。论坛上,钉钉企业服务行业线总经理贾伟以“数字化助力乡村治理”展开演讲。

钉钉企业服务行业线总经理贾伟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贾伟首先阐述了乡村治理的数字化价值。事实上,近年来,数字化的手段在疫情防控,抵御自然灾害、灾后重建、物资发放、通知应急等方面发挥出关键性作用。比如很好的替代了过去依靠口头传达及村头喇叭喊话的现状。

在这方面,钉钉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锁定乡村治理的人、事、场,深度诠释了自身应用价值。贾伟以钉钉服务于乡村治理的四个真实场景为例进行了说明,同时就钉钉在乡村党建活动、组织动员和应急指挥、积分管理等多个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进行了详实介绍。

贾伟表示,钉钉在乡村治理方面有着明确的定位,可概括为两大方向。

其一是钉钉的基础能力,也即“乡村服务协同平台”。主要职能是发挥钉钉在组织在线、沟通在线、业务在线的基础能力;

其二是作为乡村应用开放平台。在这方面,钉钉不仅仅扮演基础协同平台的角色,而是可以通过钉钉低代码能力、构建乡村应用生态圈去推动实现“乡村治理+乡村服务”的愿景。

他强调,“云钉一体”是阿里集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其中,云的很多能力会落在钉钉上,一部分需要场景承接,另一部分则需要用户触达。在这方面,非常期待钉钉在服务4亿人和1700万组织之后,在乡村振兴这一独特领域,为我国数字乡村农业的落地发挥出自身的价值。

达摩院:推进智慧育种落地,为中国农业安插“中国芯”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而种子就如同农业的芯片。事实上,在种源技术方面,我国长期也面临被西方“卡脖子”的风险。论坛上,阿里巴巴达摩院基因智能负责人顾斐发表了主题为“智慧育种探索与实践”的演讲。

阿里集团达摩院基因智能负责人顾斐

达摩院是阿里集团于2017年创建的旨在通过基础领域技术研究推进实现产品化落地职能的一个研究机构。而AI技术便是达摩院主要聚焦的重点方向之一。

顾斐表示,放眼今天全球育种行业,已迈入了4.0时代。主要面临两大领域的突破,一是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二是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基因编辑技术已经在广泛使用,AI技术已经开始应用于农业方向。这两项技术的突破,都预示着其在农业育种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毫无疑问,智慧育种的战略意义巨大。在这方面,中国农业技术和AI技术方面在国际上虽处于领先地位。但相对于全球领先企业,中国技术还偏向于实验阶段。

随后顾斐就智慧育种平台、智慧育种的解决方案以及相关应用案例进行了深入介绍。他表示,未来期待通过达摩院与国内相关企业、生态伙伴的联合创新及深入合作,在AI及技术及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进一步推动智慧育种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在我国农业育种领域的落地实践。

阿里云IoT:打造未来农业新模式

农业的核心源头在于生产。几千年来,“农民靠天吃饭”已成为一种固有思维,那么,在物联网智能时代的今天,农业生产如何突破这一固有模式?论坛上,阿里云智能IoT行业产品总监何祥以“阿里云数字农场打造未来农业新模式”为题展开演讲。

阿里云智能IoT行业产品总监何祥

何祥以苹果、柑橘和草莓等水果产品为例介绍了其的育苗、种植、采摘等代表性场景,同时深入讲解了阿里云IoT物联网感知设备在生产端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例如在种植方面,如何通过IoT设备监测果树成长的温湿度?如何甄别果树成长阶段发生的病虫害?在采摘阶段,如何判别水果的成熟度以通过合理的采摘保证果树的可持续成长等。

何祥表示,苹果种植其实也是中国农业产业的缩影。随着国内农业耕地面积以及所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减少,加之自然灾害以及生产、运输过程中的损失等,农产品在进入大众百姓餐桌前存在巨大的损耗。这些都是摆在数字农业服务商面前有待解决的课题。

他强调,阿里云有责任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帮助提升农业的生产、种植、采摘、运输等各个环节,让农业走出一条面向未来的智慧化发展新模式。在这方面,阿里云IoT当前通过聚焦研发包括气象、土壤、水肥、病虫害等信息的农场端硬件,基于云端一体的架构和人工智能算法,推出了数字农场整体解决方案。

何祥表示,在数字农场解决方案,阿里云IoT致力于打造几个核心点。包括管理的数字化、农业种植数据的数字化和数据建模,以及品种模型建设等。当前,阿里云IoT的数字农场解决方案在一些省份已经拥有成功案例实际,希望未来联合更多的合作伙伴,让更多的省份参与进来,共同推动阿里云数字农场的做大做强,为助推乡村振兴发挥积极的作用。

蚂蚁链可信农业模式助推乡村振兴

在区块链技术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的今天,其将会为数字农业带来哪些改变?论坛上,蚂蚁集团智能科技事业群高级产品专家黄桦围绕“蚂蚁链可信农业模式助推乡村振兴”展开演讲。

蚂蚁集团智能科技事业群高级产品专家黄桦

黄桦表示,区块链正在加速与各行各业融合,也逐渐走向老百姓。特别是在农业领域,包括产、供、销在内的农业应用场景与区块链技术进行结合后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在供给端,除了土地、农资、农具之外,农业领域还与土地产权、土地经营权、土地出租租赁等很多资本层要素有关,须通过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数字化手段实现这些要素的流转;

其次,在供应链端,产品从田间地头生产出来后需要通过粗、细加工变成成品,再到市场或电商渠道销售。如果将供给端和销售端串起来,供应链上的参与主体就可以做到数据资产的沉淀。比如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主体的经营数据可信数字化,,便可以在农业金融服务等许多领域发挥用武空间;

第三,在营销端,借助区块链技术,将产业链从供给端到流通端的数据串起来,便可以实现产品源地、生产环节以及相关质检、认证数据的追溯。进而有助于信用消费体系及社会良性商业秩序的构建。

最后,黄桦表示,今天的蚂蚁链致力于帮助县域或市一级地区打造区域产业综合服务平台,旨在通过融合区块链、隐私计算、AIoT等技术实现数据驱动可信数字农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流域大保护渔政视觉AI应用系统”助力长江生态治理

作为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一项关键性举措,今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开始施行为期十年的禁渔令。长江十年禁渔作为一项利生态、利民生、利长远的重大政治举措,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阿里云智能自然资源资首席架构师沈坚

论坛上,阿里云智能自然资源资首席架构师沈坚以“流域大保护渔政视觉AI应用的探索与实践”为题展开论述。

众所周知,长江作为我国第一大河,拥有数万公里的水域面积,占我国淡水流域面积的50%,覆盖非常广阔。那么,要在如此广阔的流域范围内实施禁渔执法,难度和挑战可想而知。尽管多年来,政府以及水务部门已经投入建设许多高清视频监控系统,但禁渔执法则需要调动大量人力物力用于屏幕的监控和现场的及时处置,才能维护禁渔令的正常实施。

在这一背景下,阿里云借助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技术,结合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开发的流域大保护渔政视觉AI应用系统,覆盖违法行为发现、执法、取证、处置等环节,大幅提高了禁渔执法的工作效率,极大降低了执法成本。

沈坚介绍,这套流域大保护渔政视觉AI应用系统,在架构方面,底层运用了阿里云的许多基础产品,包括云、大数据、物联网设备等,中间是完整的软硬件系统,前端是摄像头和各类传感设备。系统可以通过摄像头、巡检机器人或各类传感器,对于大中小型场合中的场景进行融合的AI分析计算,从而实现实时的综合管控。

流域大保护渔政视觉AI应用系统有效解决了从发现难到取证难、反应慢的种种弊端。从实际效果来看,仅仅在1-3月份,沿江15个省市已经投入36万人次、3万多艘船进行长江禁捕的执法,通过视频AI极大地节省人力成本和投入,大幅提高了执法效率。有力地维护了长江禁渔令的推进执行。

不难看出,针对数字农业落地,以阿里云为代表的阿里集团旗下数字农业各板块能力正在深度聚合内部能力,并做好了积极的准备。在此平台基础上,通过汇聚外部生态合作伙伴资源和联合发力,也必将为促进中国数字农业的落地发展发挥应有的贡献。正如论坛“云智藏沃土 神农飞九天”的主题所言!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头条文章
重点文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免责声明|会展频道
冀ICP备2022007386号-1 冀公网安备 13108202000871号 爱云资讯 Copyright©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