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机器人服务全球,看国产机器人中智卫安如何弯道超车
2021-12-30 15:41:28AI云资讯871
2000年,中国国产机器人开始起步,但多以集成与代理为主,并未形成自己的技术,且机器人产量仅几千台。相比于欧美等国家,彼时国产机器人产业的实力明显落后,尤其是在高端工业机器人市场,外企已经形成了高度垄断的局面。
全球机器人市场已形成稳固的行业格局
机器人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国内机器人产业起步晚,无论是在技术积累还是生产研发经验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困境下,加之全球机器人市场已经形成了稳固的行业格局,中国企业想要突破重围,难度不言而喻。
拿工业机器人来说,全球70%以上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被日本的发那科、安川电机、瑞士的ABB以及德国的库卡占据,形成绝对的垄断优势。在工业机器人中,减速器、伺服系统以及控制器属于核心三大零部件,这三大核心零部件在整个工业机器人中成本占比高达80%,而日本在这三大领域拥有绝对主导全力。
在发达国家技术壁垒已经稳固的机器人产业格局之下,国产机器人企业又该如何突围呢?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国。持续高涨的应用市场需求,有力地拉动了国内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同时也为国内机器人厂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此基础上,国产机器人开始迅速崛起,不少国产机器人企业开始寻求弯道超车。
国产机器人中智卫安弯道超车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能力边界持续拓展,已经不再局限于工业场景。拿深圳十大机器人企业之一的中智卫安来说,便将目光投向了工业机器人之外的服务机器人行业,并以入口机器人为切入点,瞄准了智能楼宇商用服务机器人垂直赛道。
在选择深耕智能楼宇商用服务机器人赛道之余,中智卫安能成功突围的核心,还在于一直坚持技术突破和创新。据介绍,中智卫安掌握听说动看核心技术,拥有领先的机器人底盘技术和AI能力,已申请机器人领域相关专利近300项,并成功申报了国家、省、市各级科技项目,在技术层面保持持续发力态势。
在模块化应用、离散型场景、复杂的干扰环境、多发的不可控因素等变量叠加影响下,对机器人的要求不再局限于本体的灵活性和自动化,基于此,中智卫安坚持以技术为驱动,创新性搭建了“灵机云平台”,实现机器人数据上云、控制上云、业务上云、服务上云,提供更便捷的一站式机器人应用方案,颠覆了传统机器人企业的运营模式,打造机器人产业全链条的完整服务闭环。
同时,为进一步释放、辐射并带动机器人产业聚集效应,中智卫安还参与发起阿尔麦斯机器人基地(RMaaS),着力解决机器人行业研发门槛高、生产成本高、供应链不完善、系统思维要求高、试错成本高、试错周期长、机器人行业认知弱等痛点。
国产机器人应用场景备受国内外认可
当前,中智卫安自主研发的多款公共服务机器人产品已落地50+应用场景;同时,中智卫安搭建了全国300多个服务网点,拥有了超4万户全国各类楼宇客户,在写字楼、医院、商超、餐厅、酒店、政务大厅和展馆等场景都保持着大量的市场占有率。
将产品质量和服务放在首位,中智卫安迅速占领中国内地市场之余,机器人产品还在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的各类楼宇场景中部署,并保持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日于中国香港举办的《中环街市-「创业中」体验市集》上,中智卫安的合作伙伴卫安智能(香港)有限公司携多款服务机器人亮相,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现场参观体验了公司旗下的智能测温门岗机器人及消毒喷雾机器人,在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对该两款机器人功能和应用场景的介绍后,林郑月娥对该两款服务机器人产品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
此外,中智卫安的服务机器人还走出国门,频频亮相海外;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均有部署,并屡次受到海外媒体报道,好评如潮。
当前,我国机器人市场进入稳定增长期,国产机器人的发展也已经进入了快车道,并逐渐成为支撑世界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相信随着越来越多诸如中智卫安一般国产机器人企业的崛起,国产机器人势必打破受制于人的僵局。
相关文章
- 智联未来,生态共生:IHR 2025人形机器人国际峰会在沪落幕,产业领袖共绘商业新图景
- 5G-A赋能十五运,具身机器人火炬手领跑大湾区
- 京东物流“狼族”机器人全阵容亮相物博会,“超脑+机器人”夯实超级供应链底座
- 海柔创新闪攀机器人、K1200亮相亚洲物流展,新智造中心提升10倍产能
- 宇树Unitree R1系列消费级机器人京东首发 极致性能由你定义
- 星辰通用机器人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加速具身智能商业化落地
- 人形机器人向“拟人化”升级,“技术-应用”双螺旋逻辑初现
- 深脉矿业发布“机器人矿业”全新模式,开启行业智能新时代
- 广汽推出三款具身智能机器人,布局康养安防场景
- 触觉增强世界模型引关注,一目科技IROS首秀定义机器人感知新维度
- 智元推出“灵创”平台:0代码创作,人形机器人内容生态迎来新变革
- 机器人“大脑”进化中:中科第五纪完成近亿元融资,年底推出新一代具身机器人!
- 开普勒机器人登陆IROS 2025 以开放平台携手全球开发者共筑新生态
- 桥田动态 | 多展位跨域协同,桥田快换盘持续赋能机器人“无界切换”
- 聊透机器人开发技术,ROSCon China 2025正式来袭
- 首位“机器人摄像师”亮相苏超半决赛,江苏广电总台×当虹科技×云深处联手打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