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软银到索尼,为什么日本热衷投AI?
2019-07-08 14:15:54爱云资讯751
日本人对投资AI有情节。在AI上跌了许多跟头的索尼,依旧把自己的未来押注在这个赛道上。
近日,索尼宣布将与大和证券集团共同成立一个目标规模为 200 亿日元(约12. 78 亿人民币)的创新增长基金(IGV),专门投资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金融科技等创新科技企业。
需要指出的是,这是索尼时隔 4 年成立的第二支投向人工智能的基金。
事实上,日本人从来不掩饰他们在AI领域的野心。孙正义说过,只有一件事让他投资了 1000 亿美元,就是AI。在他看来,AI将会引爆下一次技术大爆炸。随着平井一夫时代的落幕,索尼正试图抓住AI这棵救命稻草。
从软银到索尼,日本AI投资火热
IGV的成立,说明索尼正不断加码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
事实上,早在 2016 年 7 月,索尼就成立了“索尼创新基金”(Sony Innovation Fund),面向开展 AI 及机器人研发的企业进行投资,资金规模为 100 亿日元(约合 9000 万美元)。
过去三年,该基金已经投资了包括AirMap、Verity和Fotokite在内的 40 多家创企,随着基金的成立与发展,其目标将进一步扩大针对创业公司的投资活动。
这次成立的IGV是索尼投向AI的第二支人工智能基金。该基金投资期间预定为 10 年左右,将向机器人、人工智能(AI)和金融科技等的新兴企业各投资数亿-数十亿日元。投资对象不仅限于日本国内,还覆盖索尼的欧美基地选定的海外企业。
这支基金背后的LP阵容十分豪华。据媒体报道,三井住友银行(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oration)和大阪工商信用合作社(Osaka Shoko Shinkin bank)等金融机构,三菱UFJ金融集团有限公司(Mitsubishi UFJ Lease & Finance Company Limited)等实体以及经营大学的教育机构,已签署了有限合伙人协议,成为该基金的有限责任股东。
耐人寻味的是,日本投资界似乎正在掀起一股AI热潮。
就在不久前彭博社报道,软银集团旗下早期风险投资部门Deepcore将设立第二支投资基金,致力于挖掘人工智能(AI)领域有前途的初创企业,募资规模将超 5500 万美元。
索尼AI大计,从一只狗开始
早在 1999 年,索尼就开始布局人工智能,第一款主打产品是一只名为Aibo,能行走、打滚的机器狗。Aibo全称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 即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意思,在日语中意为“伙伴”。
Aibo刚问世时, 2000 美元的售价堪称天价,但仍获得了一批忠实拥趸。 2006 年,因业绩不佳,Aibo停产,共计卖出 15 万台。 2014 年,售后服务停止。这批死忠用户购买的Aibo们正式“死亡”。当时,有粉丝们自发为“死去”的Aibo举办丧礼,请寺院僧侣诵经祈福,超渡它们的“灵魂”。
曾引发全球轰动的索尼Aibo机器狗就这样销声匿迹了。 2003 年索尼推出了人形机器人QRIO,同样于 2006 年停止生产。
此后,索尼在人工智能领域一下沉寂了近十年。
2016 年,经历了三年多的内部转型变革之后,索尼宣布要再次发力人工智能。而这一计划从其投资美国一家创业公司开始。
这家公司名为Cogitai,是一家专注于下一代技术的AI创业公司,致力于赋予智能机器主观进化的能力。索尼宣布将与Cogitai共同开发AI新技术,力争三年以内将新技术实现成果转化,让人工智能通过与真实世界的交互作用实现不断的自主学习。
Aibo机器人的重新问世,则彻底说明索尼要在人工智能领域大干一番了。
2017 年,Aibo机器人满血复活。索尼十年之后推出的升级版Aibo装备了一系列的传感器、摄像头、麦克风和网络连接,另外新的Aibo大脑中还加入了机器学习及自主识别,会越来越聪明。价格也相对亲民,在日本,新Aibo售价约 1800 美元(约合人民币 12000 元)。
索尼前首席执行官平井一夫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在 2006 年停止这一项目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是我们并未停止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研究。我在 1 年半前要求我的工程师们研发Aibo,因为我非常确信能够与人类建立和谐关系的机器人将帮助索尼实现自己的目标。”
彼时硝烟正浓的人工智能战场上,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已经打得不可开交,慢了几拍的索尼终于坐不住了。
牵手死对头,索尼拼了
Aibo是索尼目前在AI领域的亮点产品之一,但却不是全部。
6 月 18 日,索尼宣布,现任董事长平井一夫(Kazuo Hirai)将在正式退休。拿到接力棒的吉田宪一郎正开始一场新的变革,摆在他面前的第一道坎儿就是,如何拯救一蹶不振的索尼手机事业部。
就在平井一夫宣布退休的同一天, 3 月 28 日,索尼宣布将关闭北京工厂,这家 1995 年投产的北京工厂是索尼在中国唯一的智能手机工厂。
根据日经新闻报道,索尼将在 2020 年 3 月前将其智能手机业务的 4000 名员工裁掉一半。其中一些在日本的员工将被重新分配,而欧洲和中国的员工将直接裁掉。
这并不意味着索尼将放弃手机业务。索尼发言人称,索尼将把生产转移至泰国的工厂,将继续把部分生产外包给合同制造商,目标是在 2020 年 4 月开始的会计年度将成本减半并实现智能手机业务的扭亏为盈。
平井一夫时代结束,索尼迎来新的历史节点,AI或许是索尼的最后一个救命稻草。吉田宪一郎曾明确表示,“AI将成为索尼未来三年的发展战略之一”。
一向以严控成本闻名的索尼在人工智能上狠砸重金。
据《朝日新闻》网站报道,日本索尼公司近日提高了新员工的首月工资。据悉,为吸引人才,在人工智能领域(AI)开发新的服务,索尼将根据个人能力,提高部分研究生学历新员工的工资标准。调整后,新员工年工资最高将达到 730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6. 6 万元),与现在的 560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5. 7 万元)相比增长了约三成。
为了发展AI,索尼甚至不惜和死对头微软合作。 2019 年 5 月,索尼和微软在共同宣布,两家公司将会达成战略合作,并就云技术及AI技术领域发展及创新问题进行交流。
据悉,除了在云游戏上的合作,微软还将把自家 AI 平台和工具整合进索尼的消费产品中。另外,双方还有针对企业用户的合作,微软和索尼将合作开发全新的智能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前者提供 Azure AI 技术,后者在半导体方面有丰富的技术经验。索尼能否借AI获得新生,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文章
- 软银又一新动向 拥抱中国机器人产业助力日本服务业升级
- 联合软银深入日本市场 擎朗智能送餐机器人Keenbot日本发售
- 擎朗智能完成2亿美元D轮融资,软银愿景领投
- 软银孙正义:人工智能将提高全人类的幸福感
- 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助力,软银机器人集团持续加大中国教育市场投入
- 软银集团携手浙江 探索“AI+教育”校企合作成果丰硕
- 智慧芽获3亿美元E轮融资,腾讯、软银领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科技创新SaaS发展
- 软银愿景和百度资本领投 无人机制造商极飞科技获12亿元融资
- 自动驾驶技术公司Nuro完成5亿美元C轮融资 软银愿景基金跟投
- 软银出售ARM给英伟达 交易价格或超400亿美元
- 软银首席合规官离职 曾就职于诺基亚和Paypal
- 软银拟成立新投资部门:购买100亿美元上市公司股票
- 爱立信云原生双模5G核心网助力软银部署5G网络
- OPPO进入日本主流市场 通过KDDI和软银销售5G手机
- 滴滴自动驾驶公司完成超5亿美元融资 软银领投
- 达观数据获深创投软银赛富等B+轮融资,强化自然语言理解NLP和RPA领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