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AI市场引爆前夕, 虹软+AI沙龙招募深圳同仁
2019-07-20 15:08:06AI云资讯701
2018年6月,敦煌研究院开发了人脸识别检售票系统,杜绝了黄牛倒卖限量发售门票的可能性;
2018年11月,无人零售终端小卖柜现身世界互联网大会,展示了五秒钟自助购物的智慧体验;
2018年11月,广西住建厅主导开发的公共服务平台“桂建通”上线,录入40万农民工实名信息,实现“刷脸”考勤与银行工资代支付;
2019年1月,北京市公租房人脸识别系统上线,有效防止公租房转租转借,保障居住安全;
2019年1月,金华上线全国首条“人脸识别”乘坐公交线路,上车刷脸即可付费落座;
……
以上案例只是行业一角,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曲线来看,人脸识别技术正处于爆发阶段,应用价值逐步呈现。人脸识别在LFW、MegaFace、FRVT三大测试中,识别准确率已经达到了99%以上,超越了人类的肉眼识别能力。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人脸识别有望解锁更多的应用场景。
据《2018年全球人脸识别设备市场研究报告》显示,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和公司接受人脸识别技术的潜力,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71.1亿美元,而2017年仅10.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6.8%。
而据Gen Market Insights研究显示,中国正成为面部识别技术领域最大的消费者和提供商。到2023年,中国将占全球面部识别市场份额的44.59%。
目前AI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愈发广泛,但传统企业在引入AI技术时,依会遇到算法昂贵、技术落地困难、研发成本高、服务支持弱等难题。
为了加速AI商业落地,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虹软科技旗下视觉开放平台,实现了 AI 算法、计算架构与应用场景的融合创新,输出大量可快速商业落地的先进算法,免费提供人脸识别、人证核验、活体检测SDK以及开发应用套件,为行业创新升级提供驱动引擎。
文章开头提及的诸多案例,正是虹软视觉开放平台深度渗透行业,为产业转型提供智能化加速度的部分实例。
虹软视觉开放平台自2017年推出以来,不断新增各类算法、优化使用体验,并面向所有开发者免费开放,通过技术赋能持续降低AI应用门槛,并推出一系列线上及线下课程,帮助客户快速掌握平台使用技能。
虹软视觉开放平台产品总监徐科曾在过往公开课现场表示,“我们正在利用包括技术公开课在内的多种途径,让技术更贴近实用场景。通过分享最新的实战案例帮助开发者解决技术及落地难题,我们也希望虹软AI开放平台真正成为开发者深度交流的平台。”
虹软视觉开放平台的核心特点就在于“免费”与“离线”。没有使用限制、没有使用约束条例。通过离线式SDK提供技术,所有运算无需调用远程云服务,无需与外界交互数据与信息,所有运算都在引擎内部,保证了在离线情况下的稳定运行。
目前,虹软视觉开放平台已经免费离线开放了人脸识别、人证核验、活体检测SDK,支持Android、Windows、Linux、iOS全平台。工程化上,虹软结合原有手机端上的积累,做了相应的优化,做到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帮助中小企业以最低的成本、快速实现产品的商用落地。
7月26日,“+AI 智未来”虹软视觉开放平台沙龙·深圳站将于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空间举办,虹软视觉开放平台业务负责人张凌斌、产品总监徐科、技术总监潘海波将一同到场,为有志升级人脸识别能力的业内同仁系统介绍视觉AI的行业趋势与平台功能,现场更有丰富产品展示,让沙龙来客亲手体验技术前沿第一线。
期待下一个视觉AI领域的掘金GEEK就是你!
相关文章
- 中国AI Agent生态崛起,自主智能体正成为企业增长新引擎
- 星环科技进博会首发三端互联AI解决方案
- AI内容创作新体验!鸿蒙版百度文库上架,核心功能齐备“即装即用”
- 旷视入选《人工智能治理案例集》,持续加码AI治理能力建设
- 用自己的声音为家乡队助威!咪咕音乐AI歌手带你玩转全运会
- 网萌科技产品总监朱林飞出席AIEC公益论坛,解码电商客服人机协同之道
- 英伟达AI工厂浪潮下,九科信息bit-Agent交出中国方案
- AI驱动+全链服务,智慧水利4S供应链集采平台引领水利设备采购新潮流
- 从涂鸦到艺术的飞跃!用张凌赫同款联想手写笔Pro第二代,开启AI智能创作之旅
- 浮点思考发布Flomind企业级智能体平台,AI员工正式上岗
- AI+XR打破虚实边界!随幻科技为进博会又带来哪些新体验?
- 从Akamai到白山云,AI推理正在重塑全球算力版图
- “破界与重构:AI 时代女性领导力的新范式革命”——2025 IEEE女工程师领导力论坛圆满闭幕
- 望石智慧入选 AI4LS 权威蓝皮书!以 3D 分子生成大模型引领小分子生成式 AI 时代
- 海外游实测:时空壶新T1 AI翻译机以端侧AI技术,破解无网沟通难题
- AIEC第二期公益论坛浦东收官,共探生成式AI人机协同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