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 人工智能企业为“刷脸”护航
2019-08-23 16:28:17爱云资讯683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普及,网络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其中,人脸识别技术则凭着安全、可靠、便捷等优势,一举成为了网络安全的“守护神”,受到了企业和政府的重视。目前,除了旷视等人工智能企业在人脸识别领域不断耕耘,以更高标准的人脸识别技术,为网民树立安全屏障外。在政策层面,国家自2015年以来就持续出台利好政策,推动人脸识别技术在金融、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再次涉及到了人脸识别,这就为中国人脸识别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策推动加速了我国人脸识别技术的创新突破与应用,如旷视推出的FaceID在线身份验证平台就通过活体检测以及人脸验证、证照验证、多重数据交叉验证等多重风控验证方式一起为客户构建了一套便捷、安全、高效的在线身份核验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扩展了人脸识别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
旷视FaceID在线身份验证平台具备证件质量检测、证件OCR识别、活体检测、攻击检测、人脸比对等功能。其中活体检测作为核心功能,使用了云加端的联合防范方式,针对不同的活体攻击方案推出不同的防御策略,包括动作活体、视频活体、静默活体等,可以有效的预防假脸攻击。同时,旷视FaceID还可通过金融级的人脸识别及证件识别技术,帮助用户便捷安全地实现1:1在线身份验证、证件验证,从而达到在线核身的效果,解决现有在线验证方式交叉验证复杂的难题。
图:旷视FaceID金融级整体解决方案 为用户树立安全屏障
尤其是旷视FaceID在线身份验证平台新增的静默活体检测技术,打破了“完成动作=我是真人”的固定公式。在使用中,用户无需按指令完成动作,只需要面对手机屏幕1秒钟,静默活体就能在1秒内迅速准确判断受测人是否为真人。同时,其内置的安全算法包含云端与手机端双重检测,能有效应对过曝、暗光、特殊天气等各类情况,并可有效抵御各类攻击策略,安全性能强劲无虞。
凭借着深厚的行业经验和精准高效的技术,目前旷视FaceID已经为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亿的用户提供了从端到云的丰富的人脸识别身份验证服务。其中,在应用极为广泛的手机领域,旷视针对人们对手机安全性的需求,推出了可以适配各种配置手机的人脸识别解锁及人脸识别支付解决方案,在性能上可达到毫秒级解锁和金融级支付。如旷视此前与OPPO深度合作,基于3D结构光模组打造的3D人脸识别解决方案就让OPPO Find X具备毫秒极速解锁和百万分之一精度的安全支付功能,打响了安卓阵营3D结构光量产的第一枪。
除了为用户手机安全进行保驾护航,在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金融行业,旷视FaceID更是通过刷脸支付、人脸核身、智慧营业厅、智能通行、金库安全、智慧机房、OCR平台等环节,被广泛应用到各类银行的柜面、手机银行、自助机具、移动营销等渠道。如旷视就通过为北京银行提供人脸识别后端引擎和人脸质量控制插件,完成了全套系统对接。目前,北京银行部分支行柜面业务,以及直销银行和信用卡线上业务中都已应用了旷视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为客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的同时,也大大减轻了行内业务系统压力。
如今,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渐入佳境,市场规模日益壮大。据数据统计显示,全球生物识别市场规模将于2020年增长至233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速达到15.7%;在国内,据预测,2020年我国生物识别技术行业市场规模将突破300亿元,生物识别市场正处在快速增长中,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在此背景下,如旷视这样的人工智能企业也将不断精进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从而进一步降低技术使用门槛,不断拓宽应用场景,让人脸识别技术为更多人树立安全屏障。
相关文章
- 从人脸识别到AIGC文旅,深牧科技荣膺科大讯飞“AI领航者年度金榜”
- 鸿蒙版钉钉上线“考勤”功能,支持人脸识别,效率已达Next Level!
- 硬蛋科技携手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 助力百度云推广离线人脸识别
- 华为智能门锁 Plus上市,会自主学习的AI人脸识别锁
- 皓睛发布BRITEYE F10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打造高效安全智慧化门禁管理
- 直击人脸识别防沉迷的AB面,厘清合法性边界是关键
- 人脸识别+全景双摄+AI算法 萤石推动智能锁行业革新
- 人脸识别智能锁迅速兴起 欧菲光发力智能门锁打开发展新局面
- 护航未成年人网络之旅,网易游戏持续探索人脸识别技术
- 网易游戏积极探索人脸识别技术,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屏障
- 网易游戏探索人脸识别功能,规范未成年人上网行为
- 网易游戏构建未成年人网络安全保护网,不断探索人脸识别技术
- 网易游戏探索人脸识别功能,不断加固未成年人守护屏障
- 2022年3D人脸识别智能锁销售增速297% 京东年货节携德施曼等大牌首发趋势新品
- 网易探索人脸识别技术,进一步筑牢未成年人防护网
- 保障未成年人安全上网,网易游戏人脸识别技术加强防沉迷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