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机器人上岗:功能强大,广泛应用或成难题
2020-03-07 17:11:37AI云资讯1336
自疫情爆发以来,机器人一直在重症区冲锋陷阵,立下了汗马功劳。无论是无人车送货,还是无人机进小区进行督促工作,都已成为这场战“疫”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月5日,医疗机器人也被雷神山医院正式启用,可以进行消毒工作以及运输医疗物资,能更好的为医护人员和病患排忧解难。
消毒配送,身兼多职
雷神山机器人身高只有1.5米,然而小小的身体中却蕴藏着强大的功能,可以和人一样进行消杀工作。它的身子由消毒箱组成,贴有“医疗专用”的字样,头部装有7个喷头,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往外喷雾化消毒液。同时,它还能按照设置好的路线进行消杀,进退自如,转弯灵活。自从机器人上岗后,每天都会在病患所在区域进行两次消杀工作。它的效率极高,每分钟的消毒杀菌面积可达到120平方米,相当于4个专业消杀人员同时进行工作。在完成消杀后,机器人还会对自己进行全方位消毒。
神奇的是,雷神山机器人还能化身为“配送员”。在消毒工作结束后,它可以自己回到准备区,并且自动换好备有医疗器械、药品等物资的配送箱,驶向各个护士站。每到一个站点,它都会停下,然后由医护人员打开配送箱取出医疗物资。
功能多样,灵活高效
根据工作人员介绍,雷神山医院应用的这种机器人是由一家深圳的企业给雷神山医院专门定制的,充满电可以维持8小时不间断工作,拥有强大的续航能力。同时,这种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极高,它还可以自动识别人群和躲避障碍物,并且拥有语音提醒功能。
雷神山机器人不但能够提高病区消杀、配送等工作的效率,还可以降低工作人员长时间在病区工作而导致交叉感染风险,节约防护服等医疗紧缺物资的消耗,节省医护人员时间成本。
可惜的是,迄今为止医疗机器人真正应用于临床的只是少数,是什么原因导致没有大规模应用呢?
1、达不到预期效果。例如医疗物资运输机器人和消毒机器人,移动场景是实现根据实际场景设定的,消毒机器人难以全面覆盖所有医院场景,而且,与人力喷洒的效果无法相提并论,比如走廊等地方就是机器人的工作死角。针对院内医疗物资运输机器人而言,可以解决医疗物资在运输途中的相关感染问题,但存在定位不够精准的问题。
2、物流难。疫情愈演愈烈,大多物流公司都无法正常运营,再加上疫情所在的城市都已经封城,进入需要诸多手续。司机本身也要考虑安全隐患,就算是正常运营的物流公司也不愿意接这一类运单。
3、资金不足。医疗机器人尤其是手术机器人的身上的零部件都要求“高精尖”,因此研发成本非常高,而且它的研发周期非常久,一般长达6至10年,需要前期持续不断地投入资本以维持研发进程。因此,高投资、高风险也是医疗机器人面临的一大挑战。
相关文章
- 云鲸AI活水履带洗地机器人获奥维云网认证行业规模第一,科学清洁实力可见
- 人机共生 · 智启未来——2025高交会亚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展主题发布
- 元萝卜以“家电价格的机器人”,开启智能养老普惠时代
- 场景化落地部署人形机器人将超2000台,众擎机器人与多伦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 全球视角|海桑健康AI智能体检机器人牵手“东方柔谷”
- 极智嘉南非首个机器人智能仓项目斩获“非洲供应链卓越奖”
- 2026第十五届北京国际机器人展览会
- 荣耀携手IROS 2025机器人学习挑战赛,助力具身智能发展
- 优必选天工行者京东首发 三版人形机器人29.9万元起售
- 深之蓝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淡水水下搜救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获批发布
- 人形机器人产业奇点将至,科技龙头凭AI实力硬控“轻量化时代”
- 割草机器人迈入3.0时代|库犸首创三重融合定位系统,闪耀IFA 2025
- 仙工智能与星尘智能达成千台级合作,推进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及物流场景规模化应用
- 激光雷达跑出巨额增量,水下机器人有望成为下一个爆发点
- 马斯克称擎天柱人形机器人将重塑劳动力的可用性与能力范畴,或将2026年上市
- 苏超赛场现万人合唱震撼助威 京东智能机器人热舞引爆科技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