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机器人上岗:功能强大,广泛应用或成难题
2020-03-07 17:11:37爱云资讯1266
自疫情爆发以来,机器人一直在重症区冲锋陷阵,立下了汗马功劳。无论是无人车送货,还是无人机进小区进行督促工作,都已成为这场战“疫”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月5日,医疗机器人也被雷神山医院正式启用,可以进行消毒工作以及运输医疗物资,能更好的为医护人员和病患排忧解难。
消毒配送,身兼多职
雷神山机器人身高只有1.5米,然而小小的身体中却蕴藏着强大的功能,可以和人一样进行消杀工作。它的身子由消毒箱组成,贴有“医疗专用”的字样,头部装有7个喷头,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往外喷雾化消毒液。同时,它还能按照设置好的路线进行消杀,进退自如,转弯灵活。自从机器人上岗后,每天都会在病患所在区域进行两次消杀工作。它的效率极高,每分钟的消毒杀菌面积可达到120平方米,相当于4个专业消杀人员同时进行工作。在完成消杀后,机器人还会对自己进行全方位消毒。
神奇的是,雷神山机器人还能化身为“配送员”。在消毒工作结束后,它可以自己回到准备区,并且自动换好备有医疗器械、药品等物资的配送箱,驶向各个护士站。每到一个站点,它都会停下,然后由医护人员打开配送箱取出医疗物资。
功能多样,灵活高效
根据工作人员介绍,雷神山医院应用的这种机器人是由一家深圳的企业给雷神山医院专门定制的,充满电可以维持8小时不间断工作,拥有强大的续航能力。同时,这种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极高,它还可以自动识别人群和躲避障碍物,并且拥有语音提醒功能。
雷神山机器人不但能够提高病区消杀、配送等工作的效率,还可以降低工作人员长时间在病区工作而导致交叉感染风险,节约防护服等医疗紧缺物资的消耗,节省医护人员时间成本。
可惜的是,迄今为止医疗机器人真正应用于临床的只是少数,是什么原因导致没有大规模应用呢?
1、达不到预期效果。例如医疗物资运输机器人和消毒机器人,移动场景是实现根据实际场景设定的,消毒机器人难以全面覆盖所有医院场景,而且,与人力喷洒的效果无法相提并论,比如走廊等地方就是机器人的工作死角。针对院内医疗物资运输机器人而言,可以解决医疗物资在运输途中的相关感染问题,但存在定位不够精准的问题。
2、物流难。疫情愈演愈烈,大多物流公司都无法正常运营,再加上疫情所在的城市都已经封城,进入需要诸多手续。司机本身也要考虑安全隐患,就算是正常运营的物流公司也不愿意接这一类运单。
3、资金不足。医疗机器人尤其是手术机器人的身上的零部件都要求“高精尖”,因此研发成本非常高,而且它的研发周期非常久,一般长达6至10年,需要前期持续不断地投入资本以维持研发进程。因此,高投资、高风险也是医疗机器人面临的一大挑战。
相关文章
- 2025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盛大举办,芯明受邀参加
- 九科信息入选“金燧石奖”2025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企业TOP20
- 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丨虚拟动点破解具身智能“数据”难题
- 山东省机器人大会盛大启幕 华为引领智能科技新征
- 萤石云视觉商用清洁机器人BS1:多场景落地,开启智能清洁新时代
- 全球首例丨“中国制造”助力儿外微创再突破,上海市儿童医院普外科成功完成单孔手术机器人儿童Ladd手术
- 售价39900元 松延动力人形智能机器人N2先人一步上线京东
- 深谋科技人形机器人美猴王斩获2025美国缪斯设计奖金奖
- MOVA P60 Pro预售正式开启,重新定义高端扫地机器人新标杆
- 移远通信智能模组助力东成“无边界智能割草机器人“闪耀欧美市场
- LeadeRobot具身智能应用标杆:柔韧自动充电机器人加速智能化出行体验闭环
- 万马股份:全年营收超170亿 线缆已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
- 人形机器人挑战“半马” 冠军靠什么赢得比赛?
- 智慧水务新突破:四足机器人与威派格河图AI融合技术首次亮相
- 亦庄马拉松机器人成全场焦点 来京东搜“机器人马拉松”可下单现货
- 极智嘉四度荣膺RBR50全球机器人创新奖,推动仓储智能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