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扩张了智慧水利市场规模
2020-08-24 09:25:47AI云资讯1044
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今年以来“新基建”概念的完善与落地,为传统行业的变革与创新提供了关键驱动力和支撑力。在各大传统领域中,水务、水利行业与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具有紧密联系,因此加快推动水务、水利智能化,建设数字水务、数字水利成为业内共识。
近日,在“2020创新数据基础设施峰会”上,福建省水利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与华为达成合作,将一道打造水行业创新解决方案,加快数字水务、数字水利建设步伐,全面提升福建省水行业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两家公司的深度合作,对于福建省水务、水利行业的科技创新与升级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化、数字化前景广阔
水是生命之源。无论在哪一历史阶段,人们对于水的重视程度都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在生产力较为落后的古代,要想发展好农业,确保粮食安全、税收稳定与国家兴亡,就必须在水利工程建设上有积极作为。进入近现代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水利行业逐步走向了自动化、信息化升级的道路。
福建省是我国沿海重要省份,经济相对发达,水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有闽江等多条入海河流。由于省内地形西高东低,山地、丘陵面积广大,平原、耕地面积较少,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福建省的生活、生产用水需求以及水利工程建设需求较大。
因此,福建省水务、水利的智能化发展有其实际背景因素,也有相当必要性。华为与福建水投两家公司的合作,将围绕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展开,华为的技术赋能有利于推动福建水投在智慧水务、智慧水利方面的升级,也有利于福建省水务、水利数字化进程的整体推进。
在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基础上,不仅可以极大提升水务、水利领域设备与设施的性能,而且可以提升相关传统作业、维护、服务等环节的效率,并降低投入成本。总的来看,水务、水利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将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也将带来显著的行业革新。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市场规模达82亿元左右,未来有望持续增长至百亿元规模。而智慧水利工程建设已经成为福建及全国多个省区市的主要规划,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更是为智慧水利市场规模的扩张提供了充足“燃料”。
智能防汛或成智慧水利大亮点
当前,四川省、重庆市的洪灾正处于危急时刻,三峡已经开始“十孔泄洪”。这不是今年以来我国遭遇到了首次洪灾,就在前两个月,整个南方都陷在雨水天气和洪灾的影响中,特别是长江流域的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在抗洪救灾的过程中,新技术、新装备取得了亮眼的表现。
例如,5G网络保障了重点大城市的通信通畅与迅捷,对于抗洪救灾的指挥、交流与数据收集传输起到了重要作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相关监测系统、天气系统的精确度与全面性;无人机等设备的投入使用,使得救援人员可以更快获取现场情况,并进行关键数据收集、现场实时监测以及部分救援任务。
当然,这些具体的应用展现出了其价值所在,而智能防汛或成智慧水利建设中的一大亮点。首先,华为助力福建打造了全球单体最大的防汛视频会商指挥系统,这一系统的投入使用,将有利于福建省可以对防洪防汛工作作出及时响应和安排。
另外,在线上视频和在线办公等方面,人工智能、云计算和5G正展现出显著优势,而这也是华为公司的技术优势所在。透过相关智能视频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将有效推动福建智慧水利建设的全面向前,提升防汛工作的效率,彰显出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优势。
相关文章
- Gartner发布2025年中国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
- 数字经济“十四五”目标提前完成,人工智能打开产业全新空间
- 创新,向6G:人工智能在无线接入网中的应用潜力
- 英伟达人工智能芯片迎来太空首秀,AI初创公司Starcloud计划在太空建造数据中心
- 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走近凌雄科技:共探DaaS服务模式与AI融合新路径
- 2025年杭州大学生创业学院人工智能专题班圆满结业
- 以智能重构文创!联通数智荣获“兴智杯”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大奖
- 120万奖池,寻找最具想象力的AI创意开发者!2025骁龙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正式启动!
- 伟创力发布全新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平台,部署速度提升高达30%
- 英伟达AI服务器8年来能耗飙升了100 倍,世界还能否满足人工智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 全球最大的L4无人货运车辆集采结果公示,中国邮政以人工智能重塑全球邮政发展新范式
- 微软人工智能部门宣布推出首款自研图像生成器
- 2026广州国际数智装备与人工智能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穗成功举办
- 2026广州国际数智装备与人工智能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在穗成功举办 聚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数智产业盛会
- 软银豪掷54亿美元投资人工智能机器人
- 特赞科技携“创意可计算性:设计人工智能”展区亮相2025 世界设计之都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