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人工智能用于戒毒领域 传递戒毒信念
2018-06-21 15:41:48爱云资讯1060
戒毒人员在橄榄叶工作室创作工艺品
在国际禁毒日即将到来之际,北京青年报记者于6月20日实地探访了北京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当天,北京市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市公安局培训指导中心也挂牌成立,该中心将作为北京市禁毒社工培训基地,主要围绕禁毒教育、心理干预等内容进行授课,提升北京市禁毒社工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的后期管控能力。此外,北京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已将人工智能运用于戒毒领域,大数据交互信息为提升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提供了科技支撑。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新入所戒毒人员会首先在行为矫治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脱毒治疗行为矫治。每个新入所的戒毒人员都建有病历,以便全面评估健康状况,及时处置突发病情。
同时,新入所戒毒人员每天要进行操课训练、整理内务和法制教育,通过一系列矫治,改变其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作风和规则意识。戒室内的一日生活主要分为“三个八小时”即八小时睡眠、八小时教育管理、八小时学习静思。用静思的方式将每天的活动隔开,目的是把戒毒生活调整得张弛有度,每一项活动完成后都有时间去思考、总结,在感悟中重新认识自己和社会。
橄榄叶心理工作室是北京市强制隔离戒毒所自创的特色戒管模式,工作室从心理干预的角度出发,教育感化戒毒人员重新回归社会、回归家庭,潜移默化地促使他们逐渐筑牢心理脱毒的防线,端正价值取向,培养健康人格。目前,工作室已经初具规模,每月由戒毒人员编排橄榄叶报纸,定期开展烫画、手工制作和戒毒影视剧制作等活动。除了橄榄叶工作室,戒毒所还设有电教室,通过传统文化、法治、禁毒知识、心理治疗等教育手段,重点开展心理感化和心理治疗教育。同时,用戒毒人员亲身经历编排视频短片,通过所内电视广播系统向全体戒毒人员播放,达到教育其他戒毒人员的效果。最受欢迎的是由戒毒小故事编制成的禁毒评书,通过录播评书,对戒毒人员开展心理干预、心理治疗的效果非常明显。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利用AI(人工智能)算法、以VR/AR为载体的阿呆科技现已投入使用,它将大数据交互信息运用于戒毒人员心理健康评估、精神卫生诊疗领域中,能帮助戒毒人员更好地认知和提升自己,应对精神障碍,提升心理健康。
记者获悉,北京市强制隔离戒毒所隶属于北京市公安局监管总队,成立于1995年9月,其前身为精神病专科医院,1997年开始从事强制隔离戒毒收戒工作,如今已累计依法收治被强制隔离戒毒人员24000余人。戒毒所现有床位300张,日关押量248人。戒毒所现为北京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市公安局领导表示,毒品是涉及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问题,禁毒、戒毒造福每一个家庭、造福社会未来。强制隔离戒毒所作为戒毒人员行为矫治和心理转变的重要阵地,将进一步把禁毒戒毒的信念传递出去,让全社会、多部门共同参与到这场禁毒人民战争中来。相关文章
- 中国移动和华为AI核心网荣获GSMA AMOs“亚洲最佳人工智能创新奖”
- 全球首批!安脉盛跻身世界经济论坛人工智能MINDS领袖阵容
- 卓尔数科入选《武汉市人工智能新锐企业TOP50》
- 智象未来与华为云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落地应用创新典范
- 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发布AI危险性报告:AI模型为达成目标不惜突破道德底线
- 中国电信柯瑞文:发挥WBBA作用,推动人工智能与宽带融合发展
-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九月在安徽合肥召开——同期将举办人工智能与消费电子展
- 首期人工智能特训营正式开营:聚焦行业模型培育与投资
- 博原资本携手银河通用成立“博银合创”,加速具身人工智能赋能工业自动化
- 2025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五岳杯”量子计算专项赛启动丨玻色量子协办
- 每日互动参编的《向未成年人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指引》正式发布
- 极光GPTBots成功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登记”
- 鞍山钢铁携手用友打造“鞍云智鼎”AI大模型平台,开启人工智能新时代
- 众数信科携手厦门理工推出“人工智能+船舶与海洋”微专业
-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预测:受推理需求驱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加速器市场规模2028年将突破5000亿美元
- Meta签署新地热能源协议以支持人工智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