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进行时: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0-11-17 09:04:36爱云资讯1021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以及产业链的努力下,目前,我国IPv6的发展已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走在世界前列。根据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全球IPv6地址分配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在全球IPv6地址资源拥有量排名中,美国位居第一,中国第二,德国第三。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中国IPv6地址分配总数为47885(块/32)。
不仅如此,我国IPv6的用户增长也非常快速。“据数据统计,2020年8月,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达3.65亿,占互联网用户之比达40.32%。”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近日表示。
很显然,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在中国已经大步迈入黄金时代。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IPv6的发展与此前制定的2020年的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正确认识由此带来的机遇和可能存在的挑战。
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基础
随着5G和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蓬勃发展,人类社会已经开始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IPv6海量地址为万物互联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我国政府对下一代互联网发展高度重视,明确提出要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IPv6商用网络,满足我国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网络安全能力强化的迫切需要。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正在从IPv4向IPv6过渡,过渡当中带来很多机会,创新空间也很大,IPv6为解决互联网体系结构的事业开展了新的平台,推进IPv6规模部署是互联网技术产业生态的一次全面升级,深刻影响着网络信息技术、产业、应用的创新和变革。
具体而言,相较于几近枯竭的IPv4而言,IPv6拥有具备众多的优势:IPv6海量的地址空间,可满足新基建实施过程中各领域对IP地址的爆发式需求;IPv6地址分配遵循“聚类”(Aggregation)原则,大大减少了路由器中路由表的长度,提高了路由器转发数据包的速度,符合物联网时代对实时性的高要求;自带IPsec可以增强数据的安全性,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可以更好的保障用户隐私;此外,IPv6多宿主特性可以降低数据丢包影响,更好的支撑5G应用等,作为最底层支撑的基础设施,IPv6协议的种种优势将为新基建以及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夯实基础。
三方面因素致使IPv6应用不足
IPv6的发展如此重要,那么我国究竟进展如何?此前,闻库就曾公开表示,当前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完成IPv6升级改造,IPv6网络质量与IPv4基本趋同,基础电信企业门户网站和自营APP均完成IPv6改造。
下一步,要从云、管、端、用等方面全面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工作。提升IPv6网络服务水平,扩大IPv6服务覆盖范围。增强固定终端IPv6支持能力,加快存量智能家庭网关IPv6升级替换。引导应用生态向IPv6升级,推动各主要应用商店开展IPv6支持度检测与标识工作。
而从数据来看,2020年8月,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达3.65亿,占互联网用户之比达40.32%,可以说发展速度让人惊喜。
然而,在发展IPv6的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邬贺铨指出,多数发展中国家采用IPv6的初心是为了缓解IPv4地址不足,中国因较早就以NAT(网络地址转换协议)方式采用私有地址,缓解了IPv4地址不足的压力,但也落入私有地址的陷阱,缺乏向IPv6升级的动力。
“这种环境下,关键是提升IPv6的价值,例如,5G的商用解决了无线高可靠低时延问题,但端到端的性能还需要核心网技术支撑,对IPv6需求正当时。”邬贺铨进一步讲到。
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建平也指出:“在IPv6热火朝天发展的同时,应注意把握方向,尤其要注意安全问题,安全问题说到底是一个核心技术问题,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的隐患。”
此外,从IPv6的整体表现来看,IPv6应用发展明显不足。对此,邬贺铨指出,主要原因包括三方面原因:第一,目前网站及应用大多数是IPv6首页可达,更深层次的链接还未支持IPv6访问。直播、游戏等流量集中的应用,核心内容支持IPv6访问的较少;第二,在流量中占比更大的视频多数是在固网上使用,而较多的家庭网络关尚不支持IPv6;第三,CDN和云平台的升级比例不高。
据了解,目前我国市场占比较大的LTE移动终端均已支持发起IPv6地址请求、获得IPv6地址,并能支持IPv6应用。截至2020年7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LTE核心网总流量达4372.06Gbps,IPv6流入流量平均占比达10.25%。
相关文章
- 全球 IPv6 综合部署率接近40%,IPv6-only引领网络生态深度变革
- 第二届“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圆满收官
- 长扬科技工业网闸 IGAP、长扬工控安全管理平台 UMP、工业防火墙 IFW等产品获得IPv6 Ready Logo证书
- 南凌科技全面支持IPv6,“IPv6+SDWAN/SASE”助力企业迈向网络新时代
- IPv6赋能商密产品价值提升,60余款产品通过认证树立安全新风向
- 天融信工控安全集中管理系统、工控安全监测审计系统等多款产品获得IPv6 Ready Logo证书
- 得安信息服务器密码机、云服务器密码机等多款产品获得IPv6 Ready Logo证书
- “网络去NAT”工作的推进,对IPv6升级改造提出新要求
- 攻坚开拓 引领未来——“第三届中国IPv6创新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
-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闻库:标准助力IPv6技术产业发展
- 奇安信网神上网行为管理与审计系统 NBM 完成IPv6 Ready Logo认证更新
-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IPv6尚未打动ICP 家庭用户对IPv6价值无感
- 360上网行为审计系统 NT-IBAS 获得IPv6 Ready Logo证书
- 长亭万象(Cosmos)安全分析与运营管理平台 CM 获得IPv6 Ready Logo证书
- 智联赋能 创新无限——第二届IPv6技术应用创新大赛即将启动
-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刘东:基于IPv6和数据空间等技术构建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