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飞智能录音笔、智能耳机获INNO CHINA最佳创新品牌奖
2020-11-30 15:46:05AI云资讯589
11月28日,2020 INNO CHINA中国产业创新大会在京召开。此次活动由引领中国各个产业创新发展的顶级设计者汇聚一堂。在此次活动中,科大讯飞副总裁李传刚荣获“年度领军人物奖”,并在“信创人才培养与生态突围”圆桌论坛上有精彩发言。而由他带领团队研发并成功上市的讯飞智能录音笔、讯飞智能耳机获得 “最佳创新品牌(产品)奖”。
「INNO CHINA」中国产业创新大会年度盛会已历经三届,由北大创新评论和企智未来科技(信创中国、RPA中国品牌主体)共同创立,聚焦于数据驱动产业变革升级、工业智能与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产业服务生态构建及商业智能融合发展等领域。如今,「INNO CHINA」中国产业创新大会已成为中国新兴科技、热门赛道、行业论坛、创新成果展示、参与、共创的高维度产业与资本年度相聚的节日,为中国产业与科技融合创新发展构建最具规模最高规格的年度盛会。
荣获年度领军人物大奖的科大讯飞副总裁李传刚,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MBA校友导师,曾先后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美国纽约大学Stern商学院、德国ESMT商学院、台湾大学商学院进行学习和交流。李传刚曾作为LG电子营销总监、首位华人支社长,因创造超越三星一倍的销售奇迹而获得CEO特别奖;其曾任小鱼在家合伙人,该公司由创新工场孵化,后被百度战略投资。作为一名连续创业者、颠覆式创新者,他创立的科大讯飞智能录音笔产品系列,现已成为智能录音笔行业中的领导品牌。
讯飞智能录音笔获得 “最佳创新品牌(产品)奖”可谓实至名归。作为2020年人民网两会记者团指定录音笔,它定义了AI旗舰录音笔行业四大标准——识别准、录得远、录得清、语种全。讯飞智能录音笔识别准方面,识别准确率达98%;录得远方面,拾音距离最远可达15米;录得清方面,采用AI算法降噪处理前端语音信号保证拾音的准确性,并提供高清无损音质的音频格式;同时讯飞智能录音笔支持12种方言转写、2种少数民族语言转写、8种语言转写和7大专业领域转写优化。基本能满足绝大部分录音场景中的转写需求。目前讯飞智能录音笔为消费者提供了从入门、旗舰再到尊享版全线机型可供选购。
同时获得 “最佳创新品牌(产品)奖”的讯飞智能耳机iFLYBUDS是今年9月科大讯飞新推出的产品,作为语音交互的重要入口,讯飞智能耳机除了常规的TWS功能外,最主要的核心功能是:通话录音保存并实时转写、智能语音拨号和译文对照。先来说说通话录音保存并实时转写,它支持iOS和Android手机,尤其是iPhone用户用了iFLYBUDS终于有了通话录音功能,并且在通话后还能得到通话内容的文字版本。同时,网络电话会议时(如微信语音等),也可以一键录音,通话过程转成文字,转写准确率在98%以上,且对于多人会议还支持自动区分讲话人,并在通话结束后形成智能摘要,自动提炼重点内容,还可多终端分享(手机端和电脑端)和编辑。讯飞智能耳机iFLYBUDS智能拨号识别则解决了商务人士的通讯录里联系人繁多,多重名、同音联系人的痛点,可通过多种方式区分,避免复杂查找,拨号效率成倍提升。iFLYBUDS的通话译文对照,在英语通话时,可将通话内容实时转译为中文,辅助英语沟通。
在“信创人才培养与生态突围”圆桌论坛上,李传刚也有精彩的发言。李传刚认为,技术变革是催生新行业、新品类的核心驱动力。每一次技术革新与消费升级的双轮驱动,都将会产生巨大的颠覆式创新机会。
相关文章
- 讯飞听见 “组一组” 全新功能,开启电脑端团队协作转写新体验
-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科大讯飞用十项“黑科技”破解制造强国密码,发布羚羊工业大模型3.0
- 从东博会走向世界:讯飞听见多语言会议系统,以AI赋能出海企业全球化
- 科大讯飞联合华为发布“星火教育、医疗大模型场景一体机解决方案”
- 讯飞翻译SaaS平台正式发布:一站式翻译服务解决方案,破解跨境难题
- 科大讯飞赋能史上最“AI”东博会:打造全场景无障碍沟通体验,发布东盟系列产品
- 讯飞智文亮相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助力国际化办公与生产力提升!
- 今天AI唱主角!科大讯飞发布星火东盟多语言大模型底座及系列AI产品
- 讯飞同传助力亚布力夏季年会,打破语言壁垒促全球对话
- 科大讯飞亮相2025服贸会多个展馆,讯飞星火大模型引领AI+产业融合实践
- 科大讯飞亮相2025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AI技术助力构建无障碍社会
- 科大讯飞助力中国物流发布千亿参数“流云”大模型
- 科大讯飞联合华为联合推出iFlyCode编程一体机昇腾版,筑牢AI编程安全防线
- 科大讯飞与昭通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会议纪要新体验:讯飞听见笔记编辑器功能升级,记录、整理、呈现一步到位
- 合思×科大讯飞:以智能商旅为起点,探索更多AI应用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