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遥感解译结合大幅提升数据处理能力
2018-06-25 18:04:17爱云资讯1325
位于浙江省北部的良渚遗址的发现引人关注,作为一处5000年前的大型水坝遗址,其发现离不开现代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探测技术。遥感技术以其新的视觉和多光谱特性,能够探测人们在地面观察不到的现象和可见光以外的物质存在,在空间数据的采集、遗址的寻找发现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考古学家进行考古研究的得力助手。
现代遥感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除了在考古领域大展身手,利用遥感技术还可以一次性对近千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形变监测,精度可达到毫米级,能有效监测公路、铁路、高边坡、桥涵、隧道等变化状态,分析变化趋势,实现灾害预警,为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持。遥感技术与卫星导航技术、建筑信息模型等技术的融合,可满足用户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大范围、精细化的实时动态监测管理需求,大幅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运行服务能力。
借助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升级,遥感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比如,通过视觉人工智能技术与空间信息相结合,遥感影像智能解译将深度学习技术引入遥感数据的解译中,全方位提升了遥感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分析能力,可应用于包括目标检测、变化检测、路网提取、云雪检测、水体提取、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建筑物提取等多个应用场景。
近年来,地理信息应用正在打破行业壁垒,促进跨界融合,构筑起空间智能驱动万物互联的新格局,推动地理信息产业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新的亮点。无论是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还是自然资源调查、确权登记、保护与监测等,都离不开测绘地理信息提供的科学手段和决策依据。四维图新高级副总裁梁永杰介绍说,目前,一些跨平台、跨行业的“位置大数据”平台正在帮助用户发掘出新的价值,而随着全球遥感观测数据的快速增长,人工智能与遥感解译的结合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遥感学家李德仁院士认为,遥感技术正在由对地观测进入对人、对社会观测的新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有更多的技术手段应用到这一领域。未来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对观测的数据进行挖掘、管理,地理信息技术将更好地解决自然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相关文章
- 红熊 AI 亮相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技术融合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喜马拉雅成独家播客合作平台
-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求解城市AI基础设施如何高效运行
- 真实世界跃然“屏”上,知天下AI项目斩获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
- 如视携伽罗华P4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以数据基石赋能空间智能行业突破
- 中国联通成功举办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制造”发展论坛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届青年菁英会成功举办,聚焦 AI 学术前沿
- 加佳科技亮相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参与浦东重点项目签约并发布创新技术成果
- 在这里看到数智女性的未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AI女性菁英论坛在沪举办
- 共绘金融支付数智蓝图,中国银联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正式启动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项目
- 智联招聘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发智联招聘AI版
- 飞桨入选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成果展,百度打造AI产业基础设施“国家队”样板
- 绿算领航・智序共生|天罡智算第二届人工智能与智算发展论坛盛大启幕
- 中兴通讯联合合作伙伴斩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AIL奖
- 中兴通讯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算力普惠 AI向实
- WAIC 2025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发展与人类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