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机器人产业爆发,AI技术加速智能升级
2018-06-29 16:41:46AI云资讯1206
服务机器人相比工业(专业)机器人,面对的工作环境是未知的,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所以,必须要对周围的环境有高效的感知、识别、理解、判断及行动能力。
机器人想要拥有高效的感知、识别、理解等能力,离不开这些关键技术的辅助和帮助。
机器人常见的三个通用的技术层:定位导航、人机交互和环境交互技术。
首先,来了解一下定位导航技术。
机器人想要完成自主定位导航,就必须拥有自主完成地图构建,精准识别每一个障碍物,并进行及时有效规避的能力。同时,还要能清楚自身所在位置及坐标,反馈给上层应用,协助完成定位导航。
所以,这就涉及到机器人的感知能力,需要有“眼睛”(如:激光雷达)等来帮助机器人感知周围环境,构建有效的地图数据,配合相应算法,完成运算,实现自主定位导航。
激光雷达“眼中”的世界:
自主定位导航技术按照所实现的功能进行划分的话,可包含如下内容:
每个部分在实际工作当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图展示了一个典型的自主定位导航系统内部各组件的框架: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用来辅助机器人完成自主定位导航的技术就是激光SLAM和VSLAM,两者各有优点。
由于视觉方案受环境光限制较多,而激光雷达可以不受光线影响,实时测量周围物体和障碍物的距离,再加上近几年激光雷达成本逐渐下降,被认为是目前最具优势的感知方案。
未来,多传感器的融合必然也是大势所趋。融合来自多个传感器的感知数据(如:超声波、防跌落、防碰撞传感去、深度摄像头等),以产生更可靠、准确、全面的信息,精确地反映检测对象的特性,消除信息的不确定性,提高信息的可靠性。
下面,我们来说说人机交互技术。
机器人在拥有基础的自主定位导航技术之后,想要进一步发挥自身作用,还需要拥有人机交互的能力。人机交互技术能让机器人进一步了解人类,了解用户诉求,从而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目前,人机交互技术主要包含语音识别、语义理解、人脸识别、图像识别、体感/手势交互等技术。通过语音识别、合成、理解等技术,实现更精准的营销和专属服务。通过人脸识别,可帮助商家精准得识别用户,并主动与用户打招呼,提升用户体验……
人机交互技术的成熟,使其得到了很好的商业落地应用,在很多的AI平台、机器人及C端产品中都能找到相应应用案例。
最后,就是环境交互技术。
环境交互技术就是解决机器人除了运动之外的其他动作,比如机械臂、物体抓取等。这就涉及到机器人怎么去抓?怎么样去控制?以及怎么去操控?
机械臂涉及到机械、控制、计算机等,包含了机器人手指末端的利用、触觉控制等等,这就需要传感器来帮助识别。
在有了关键技术的辅助下,接下来就是产品类公司所要考虑的,如何找准用户核心需求,快速找准市场定位,铺货市场,让部分先行产品在“部分群体和市场率先应用”,进一步深入各个领域。
下一节,我们再来看看对于技术和产品类公司来说,需要把握哪些趋势和要点,以实现机器人激流勇进、突出重围,成为AI输出利器?
下一节,不见不散~
相关文章
- 微亿智造冲刺港交所,工业具身智能机器人第一股
- 倒计时30天!NEPCON ASIA 亚洲电子展秀出AI、机器人、半导体、柔性制造等未来黑科技
- 天太机器人携手港科大(广州)成功举办大湾区首个仿生机器人全栈技术竞技大赛
- 奇瑞墨甲机器人“墨茵“成为全球首个完成软硬件欧盟认证的人形机器人
- 实现机器人大小脑深度融合,研华与国讯芯微发布Thor平台控制器
- 谷歌DeepMind的新型AI模型可通过网络搜索帮助机器人完成任务
- 人形机器人技术与资本共振,数据闭环成商业落地破局关键
- 2025云栖大会直击:云深处科技机器人矩阵亮相,多场景展示行业引领性!
- 优艾智合机器人亮相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
- 强强联合!艾利特机器人与思看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共筑“机器人+视觉”新生态!
- 上海智造闪耀工博会:节卡机器人沙画创作演绎科技与艺术之美
- 【全新并联 创造可能】勃肯特全新一代并联机器人震撼上市!——勃肯特机器人发布第三代并联产品
- 突破具身智能「最后一公里」:灵巧智能首发DexCanvas数据集,破解机器人“手笨”难题!
- 长广溪智造瞄准焊接喷涂“硬骨头”,以技术创新开拓协作机器人新版图
- 思岚科技携手SIT、上海交大三方共建机器人实验室,推进具身智能产业化
- 北京机器人文化节暨创业挑战赛全面启动,全面推进打造北部机器人产研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