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已大规模落地应用
2021-03-09 09:00:12爱云资讯574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对企业科技创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让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董事长刘伟感到振奋。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很多企业缺乏对基础研究领域和核心技术方面进行攻关投入,通过税收等利好政策可以激励企业聚焦创新,在技术研发上久久为功。
作为一家人工智能企业负责人,刘伟表示,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大规模落地应用阶段,公司连续两年接到百亿元大单,他也提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加速创新成果转化等提案。
人工智能规模应用提速
刘伟介绍,人工智能最大的两个应用场景分别是公共安全和智能交通。“智能交通市场规模扩张非常快,现在是万亿元级别的市场。以佳都科技为例,5年前我们的单个订单规模大概不超过1亿元,3年前我们开始有10亿元规模的订单,2019年以后,我们单个订单都超过100亿元。”
连续两年都有超过100亿元大单发生,刘伟认为这代表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找到规模化应用场景,得到爆发性成长。
刘伟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在大规模场景应用和成果转化方面依然面临一定问题。由于对国产技术不信任、数据开放受限、缺乏行业标准、政府财力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在交通、安防、医疗、社区治理等城市治理场景的许多创新成果仍停留在实验室或者示范项目中,无法大规模应用,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阻力不小。例如,智慧地铁大脑等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国际范围内领先,但推广应用缓慢,落地局限在个别试点项目中,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出现脱节。
刘伟表示,在政务、安防、交通、医疗、教育等城市治理场景中,应加快人工智能创新成果的试验示范,对于技术成熟的产品应大胆先行先试并逐步推广。建议优化政府单位、国有企业考核,鼓励其更加开放、包容地采用新技术和新产品,积极与人工智能企业开展交流合作。在轨道交通、智慧城市等“新基建”重点项目中,积极引进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合作双赢,赋能向前。
进一步支持企业投入研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推动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
刘伟认为,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意思就是增加费用放入成本的比例,从而降低企业所得税,有利于企业提升在科技投入方面的力度。“政策的信号非常明显,体现了国家对技术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我相信对科技企业会有很大帮助。”
同时,制造业企业只是科技企业的一部分,当前很多研发强度高的企业都是软件企业,希望未来该利好政策进一步扩大类别。
科技创新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对于上市公司来讲,再融资是重要融资渠道。然而,当前再融资对募集资金的用途限制较多,与科技企业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不匹配,不利于科技企业利用直接融资壮大发展。
他建议,对于科技类企业的资金需求,可考虑优化再融资募集资金的用途,包括提高资本性支出的包容性、允许一定比例的募集资金可用于费用化研发支出等,通过加大对科技类企业长期资金的支持,加速技术突破和产业落地。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搜索引擎Perplexity的AI语音助手已登陆iOS平台
- 学而思素养携手中国青少年宫协会 开启人工智能科普公益行
-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NCT编程考级2025年4月考圆满收官,新增人工智能教育测评体系
- 更能算、更省钱、更懂化工的国产人工智能来了!
- 2025“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会:开启智能产业新时代
- 云南联通科技创新暨人工智能合作发展大会在昆启幕:科技赋能边疆,智启数字云南新篇章
- 人民出行受邀见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签约 共启广西智能产业新篇章
- AI赋能,数智创新,慧博云通闪耀2025日本人工智能展览会
- 维基百科将发布专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数据集,以抵御网络爬虫抓取
- 培生发布智能课程生成器:创新人工智能驱动教师备课方式变革
- OpenAI发布全新人工智能模型o3和o4-mini,首次实现图像思考
- 深度迈进人工智能新纪元,标普云正式更名标普智元
- Meta AI宣布即将使用欧盟用户数据训练人工智能模型
- 英伟达宣布在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投产Blackwell人工智能芯片
- 九章云极DataCanvas入选2025全国企业“人工智能+”行动创新案例TOP100
- 云知声受邀参加2025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大会,携手多方共筑苏州人工智能战略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