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已大规模落地应用
2021-03-09 09:00:12爱云资讯592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对企业科技创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让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董事长刘伟感到振奋。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很多企业缺乏对基础研究领域和核心技术方面进行攻关投入,通过税收等利好政策可以激励企业聚焦创新,在技术研发上久久为功。
作为一家人工智能企业负责人,刘伟表示,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大规模落地应用阶段,公司连续两年接到百亿元大单,他也提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加速创新成果转化等提案。
人工智能规模应用提速
刘伟介绍,人工智能最大的两个应用场景分别是公共安全和智能交通。“智能交通市场规模扩张非常快,现在是万亿元级别的市场。以佳都科技为例,5年前我们的单个订单规模大概不超过1亿元,3年前我们开始有10亿元规模的订单,2019年以后,我们单个订单都超过100亿元。”
连续两年都有超过100亿元大单发生,刘伟认为这代表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找到规模化应用场景,得到爆发性成长。
刘伟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在大规模场景应用和成果转化方面依然面临一定问题。由于对国产技术不信任、数据开放受限、缺乏行业标准、政府财力不足等多方面原因,在交通、安防、医疗、社区治理等城市治理场景的许多创新成果仍停留在实验室或者示范项目中,无法大规模应用,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阻力不小。例如,智慧地铁大脑等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国际范围内领先,但推广应用缓慢,落地局限在个别试点项目中,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出现脱节。
刘伟表示,在政务、安防、交通、医疗、教育等城市治理场景中,应加快人工智能创新成果的试验示范,对于技术成熟的产品应大胆先行先试并逐步推广。建议优化政府单位、国有企业考核,鼓励其更加开放、包容地采用新技术和新产品,积极与人工智能企业开展交流合作。在轨道交通、智慧城市等“新基建”重点项目中,积极引进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合作双赢,赋能向前。
进一步支持企业投入研发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政策,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推动企业以创新引领发展。
刘伟认为,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意思就是增加费用放入成本的比例,从而降低企业所得税,有利于企业提升在科技投入方面的力度。“政策的信号非常明显,体现了国家对技术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我相信对科技企业会有很大帮助。”
同时,制造业企业只是科技企业的一部分,当前很多研发强度高的企业都是软件企业,希望未来该利好政策进一步扩大类别。
科技创新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对于上市公司来讲,再融资是重要融资渠道。然而,当前再融资对募集资金的用途限制较多,与科技企业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不匹配,不利于科技企业利用直接融资壮大发展。
他建议,对于科技类企业的资金需求,可考虑优化再融资募集资金的用途,包括提高资本性支出的包容性、允许一定比例的募集资金可用于费用化研发支出等,通过加大对科技类企业长期资金的支持,加速技术突破和产业落地。
相关文章
- 中国移动和华为AI核心网荣获GSMA AMOs“亚洲最佳人工智能创新奖”
- 全球首批!安脉盛跻身世界经济论坛人工智能MINDS领袖阵容
- 卓尔数科入选《武汉市人工智能新锐企业TOP50》
- 智象未来与华为云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共同探索人工智能落地应用创新典范
- 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发布AI危险性报告:AI模型为达成目标不惜突破道德底线
- 中国电信柯瑞文:发挥WBBA作用,推动人工智能与宽带融合发展
- 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九月在安徽合肥召开——同期将举办人工智能与消费电子展
- 首期人工智能特训营正式开营:聚焦行业模型培育与投资
- 博原资本携手银河通用成立“博银合创”,加速具身人工智能赋能工业自动化
- 2025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挑战赛“五岳杯”量子计算专项赛启动丨玻色量子协办
- 每日互动参编的《向未成年人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指引》正式发布
- 极光GPTBots成功完成“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登记”
- 鞍山钢铁携手用友打造“鞍云智鼎”AI大模型平台,开启人工智能新时代
- 众数信科携手厦门理工推出“人工智能+船舶与海洋”微专业
-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预测:受推理需求驱动,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加速器市场规模2028年将突破5000亿美元
- Meta签署新地热能源协议以支持人工智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