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彭红华:推进头部行业尽快实现5GtoB规模复制
2021-04-19 08:52:16爱云资讯766
华为始终坚持聚焦产业发展方向,长期坚定投入研发创新。华为从2009年就开始长期持续地全力投入5G研发,实现了在系统设计、算法、软件、材料等各个领域的全面技术积累,这也是华为在全球5G领域占据领导地位的最根本要素。在创新研发投入的支持下,华为总能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推出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方案。为满足运营商快速部署5G网络的要求,华为2018年推出了重量仅有19公斤的世界上最轻的Massive MIMO,2019年推出了第一代Blade AAU,并在2020年11月推出了集中度更高的64T BladeAAU Pro产品和FDD Massive MIMO产品。
彭红华认为,竞争力最终体现在能否持续不断地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上,这些产品可以帮助客户赢得网络领先优势,自然就会受到市场的欢迎。“2020年第三方发布的测试数据表明,全球16个城市5G网络性能测试排名第一的,都采用华为提供的5G设备。”彭红华说。
在2020年,5GtoB业务的发展呈现出了勃勃生机,华为在5GtoB领域也做了大量探索,先后启动了5000多个项目,其中1000多个项目与华为签署了商业合同。据彭红华介绍,这些项目涉及很多行业,特别是业界寄予厚望的钢铁、煤矿、电力、制造等行业。在探索过程中,华为发现各行各业对5G应用的需求有一定的共性,大致可以分为远程控制、机器视觉、定位、视频回传四类,这四类业务对5G网络基础能力的要求同样具有一定的共性。目前5G能力基本可以满足80%左右的场景需求,特别是涉及大上行、室内的高精度定位、局部低时延等,5G都能较好地满足行业数字化转型要求。
当然,5GtoB要取得商业成功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需要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完善的端到端产业生态以及适配的商业模式。“华为正在产业伙伴合作推进这些工作,希望能在一些头部行业尽快实现5GtoB规模复制,利用好5G给行业数字化带来的新机遇。”彭红华说。
5GtoC产业目前的发展比较顺利,网络部署到位、商用终端日渐丰富,为5GtoC业务奠定了非常好的网络基础和产业基础。华为预计,到2021年底,5G终端总量将达到3到4亿,同时终端价格也会进一步下降,市场上会出现入门级的低价5G终端。在发展最快的中国市场上,预计年底5G流量占比会超过30%。
不过彭红华认为,5GtoC要获得较快的发展,有必要让用户获得与4G截然不同、跨代际的体验提升。在中国,5G基本是按照100M带宽来建设的,这样可以让用户获得比4G快几倍的感受,从而帮助5G树立强大的吸引力。此外,业务创新和升级对5G的商业成功也非常重要,包括VR、AR、高清视频等等,可以通过提供与5G网络相配合的更高品质,为5GtoC业务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彭红华告诉记者,截至2020年底,中国三大运营商共部署了71.8万个5G基站,2021年会继续建设60万个5G基站,这对广大消费者培养5G使用习惯非常有利。目前5G视频流量DOU在快速增长,视频的清晰度也在进一步提升,用户的感受却依然很流畅,这是中国5G网络能力的最好体现。近期市场上不断涌现AR、VR等新产品和应用,价格也非常优惠,可以让用户进一步感受到了5G网络的优势。预计2021年底中国5G套餐用户会达到5亿,5G手机发货占比也将超过80%,5G产业基础更趋成熟。
“网络不断完善,终端和业务持续创新,用户的体验也会越来越好,进而吸引更多的用户转向5G。”彭红华说,“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良性循环,未来会推动5GtoC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相关文章
- 全新上汽奥迪 A5L Sportback 上市,携手华为乾崑智驾开启燃油车又一黄金时代
- 河北联通携手华为助力张北音乐节“乐动飞扬”
- 华为携昇腾384超节点亮相WAIC 2025
- 华为中国政企用户峰会2025成功举办丨倾听·践行 共创AI新时代
- 青岛移动携手华为打造啤酒节5G-A网络新体验
- 服务行业数智化,共创AI新时代 华为中国政企用户峰会2025成功举办
- 华为任旭东:开源协作,共同拥抱无限可能的智能世界
- 共铸高质量 智赢高价值 | 2025华为中国数字能源创新峰会·云南成功举办
- IDC权威评估出炉:元戎启行辅助驾驶能力对比理想、小鹏、华为强势上榜
- 华为擎云 L540x 以高效体验与硬核安全,助力自主创新办公升级
- 华为浏览器“旅寻计划”沙龙:解锁阿联酋航空与迪拜的智慧旅行新体验
- 数智浪潮奔涌青岛,华为中国政企用户峰会2025启幕在即
- 华为何刚:深耕基础软件开源 使能千行万业创新
- 华为与中国联通持续深化战略合作,共同开启智联共生新未来
- 华为亮相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以鸿蒙生态共创智联未来
- 聚智向实 共智有为 华为亮相2025中国联通合作伙伴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