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行业“内卷”太狠了!屏下摄像头被硬推上场
2021-08-16 11:27:42AI云资讯1107
随着增量市场逐渐消失,手机厂商开始博弈存量市场,“内卷”也就成为了手机行业的新常态。在内卷的背后,是整个行业在面对产品同质化所表现出来的焦虑,从折叠屏,到一亿像素摄像头,再到百瓦快充,就连还不“完美”的屏下摄像头技术也被匆忙推向市场,手机厂商原本想通过技术创新转向价值竞争,却不自觉地陷入更加内卷的状态。
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2021年二季度中国的智能手机销量环比下降13%至7500万部,该季度的销量也同比下降了6%。业内人士指出,在今年市面上众多机型在配置、功能上都大幅升级的情况下,市场表现却比去年更为疲软,说明用户只会为他们的需求买单,单纯得炫技式创新只能加剧行业内卷。
屏下摄像头被硬推上场
目前,智能手机行业硬件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瓶颈期,手机厂商如何突围?事实上,对于任何一家手机厂商来说,创新都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我们看到近年来手机厂商在创下上越来越能“折腾”,加镜头,推高像素,提升充电功率,但这些创新给用户体验带来的提升却非常有限。
以120W快充来说,虽然大功率快充大大缩短了充电时间,但目前大部分旗舰手机并没有使用120W快充。不可否认,使用120W快充技术,手机充电的时间缩短至20分钟以内,但电池容量也被阉割到4000mAh以下。更重要的一点是,使用65W快充给手机充电的时间在25分钟左右。这样算下来,快充功率提高了近1倍,充电时间只缩短了几分钟。而且,120W快充的硬件成本更高,对电池安全的要求也更高。
除了120W快充,屏下摄像头同样是行业最为关注的一个创新点,因为这一技术有望实现真正的手机“全面屏”。近年来,为了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全面屏”的视觉体验,手机厂商先后推出了刘海屏、水滴屏、挖孔屏等全面屏手机。其中,挖孔屏可以说是最接近全面屏形态,但在视觉上仍然不是一整块屏幕。
所以,屏下摄像头就成为“全面屏”的最佳解决方案。8月10日,小米MIX4发布,这款手机最大的卖点就是搭载了屏下摄像头。不光是小米,中兴在去年就率先推出了屏下摄像手机Axon 30,这是一款具备400PPI的屏下摄像手机。另外,三星也发布了首款搭载屏下摄像头的折叠屏手机Galaxy Z Fold3。
手机厂商纷纷将屏下摄像头当作重要的技术创新,试图以此吸引消费者,然而屏下摄像头技术并不完美,仍然存在明显的技术缺陷。小米董事长雷军在MIX4发布会上也坦言,当前屏下摄像头产品的前置拍照效果还处于优化阶段,注重拍照功能的用户最好还是需要选择挖孔屏产品。
屏下摄像头技术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它严重影响了摄像头的进光量,尤其是在屏幕显示图像的情况下,进光量更是受到严重的影响;而且在亮屏情况下,屏幕自身的发光也会进入摄像头,严重影响拍摄质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手机企业往往是改进算法,以算法来祛除屏幕发光、弥补进光量减少造成的损失,这就导致了拍摄的图像质量更多依赖手机企业的算法技术,这可能导致图像的失真等问题。
由于技术上的不成熟,所以屏下摄像头技术并没有在手机市场大范围推广,一些手机厂商还处于技术储备阶段,例如OPPO近期展示了其下一代屏下摄像头解决方案,但并未公布量产时间。
相关文章
- 13 款手机 AI 比拼自动下单!中兴 Nebula-GUI 获银牌
- 想要iPhone Air一样的超薄手机?联想moto X70 Air月底发布,还有双卡双待
- 双十一突发任务?一部手机就能搞定电脑操作——贝锐向日葵
- 荣耀在中国发布AI旗舰手机荣耀Magic8系列
- 荣耀Magic8系列正式发布,开启自进化AI原生手机新时代
- 荣耀Magic 8系列手机发布,配备超大电池与海量AI功能
- 苹果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已接近三星 iPhone 17需求飙升有望夺回冠军宝座
- 三大运营商获eSIM手机商用试验批复 业务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
- 推动中国制造“手机玻璃革命” 伯恩光学将亮相第二十七届高交会
- 三星以AI技术定义智能手机的核心价值 重构人机交互方式
- 三星Galaxy AI坚持以人为中心 持续推动AI手机智能化发展
- 孩子焦虑厌学、沉迷手机怎么办?选择江西启帆教育,专业又靠谱
- 中国移动云手机融合创新成果于北京通信展首发
- 超薄机身内的满血旗舰体验 三星Galaxy手机带来新变革
- iQOO 15展现三大“跨代领先”性能实力 推动手机游戏进入全新视效时代
- 鸿蒙版幕连正式上架,手机投屏/多屏协作更高效便捷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