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G:万物无界”论坛于12月29日在北京顺利举办
2021-12-30 15:20:44AI云资讯1179
2021年12月29日下午,“6G:万物无界”分论坛在北京顺利举办。本次论坛依托2021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副秘书长赵俊湦、李北林出席,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网络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李文璟主持,科技部国家6G技术研发总体组专家组成员、电子科技大学通信抗干扰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武刚,中国联通研究院无线技术研究中心总监李福昌,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王强,北京邮电大学移动通信研究中心副主任牛凯,华为无线网络研究部主任工程师谢信乾带来专题报告。
李北林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根据目前信息通信行业最具紧迫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课题设置分论坛,集全行业的智慧对这些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并积极探索新思路,提出新建议。6G技术是未来数字经济时代的底层根基,掌握6G核心技术对行业乃至国家的未来至关重要。
武刚教授在专题报告中阐述了新频段、全应用、全覆盖、强安全,实虚融合、智能驱动,新场景的服务能力这三大6G未来愿景,介绍了欧盟Heta-X项目关于6G的应用场景以及技术挑战,探讨了6G潜在的技术方向与预期指标,并重点围绕6G全频谱接入技术研究做了论述。最后,从产业链角度探索了6G如何更好地发挥移动通信的杠杆作用。
李福昌从6G业务需求及应用入手,介绍了6G业务发展趋势和典型场景。他从高频通信、智能超表面技术、通感融合、内生AI、服务精准的自治网络等领域,分享了中国联通开展6G技术布局,构筑联合创新生态的最新研究。
王强介绍了ITU、3GPP、IEEE的6G研究进展,并且从“智”“全”两个角度高度概括6G的发展愿景。
牛凯教授介绍了6G移动通信面临的主要挑战和5G NR标准化中信道编码相关工作,讲述了面向高可靠低时延的极化码设计、面向高频谱效率的极化编码MIMO技术、面向高系统容量的极化编码NOMA技术,最后展望了6G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谢信乾结合华为公司研究项目阐述了面向5G演进的通感一体化研究、以及未来6G通信网络如何构建环境感知能力,连接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还提出了目前研究过程中面临的通信与感知的高效复用、感知组网干扰抑制、多站协同联合感知、多频互助联合感知4个技术挑战。
“6G:万物无界”论坛是2021中国信息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的4个分论坛之一。本届高层论坛主题为“聚力数字新基建,赋智赋能开新局”,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主办,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特别支持,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担任轮值主席。本届高层论坛于12月27日-29日在北京举行,通过主题研讨、技术交流、案例宣讲、新品发布等活动,聚焦技术与行业热点话题,发挥“政、产、学、研、用”资源优势,为行业内数字新基建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提供展示舞台,促进各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关文章
- 6G不是5G的简单升级,高通钱堃:标准化工作已正式启动
- 让AI深度融入6G,高通钱堃:携手产业伙伴参与推动国际标准的制定
- 打造智能互联新图景 三星擘画6G未来
- 中国企业首次担纲6G无线空口技术标准制定报告人
- 领航5G,预见6G:中兴通讯大规模阵列技术的持续领先之路
- 中国移动联合GTI发布6G开放试验装置赋能6G国际产业生态发展
- 中国移动黄宇红:聚焦“四个重点”,开创6G技术和产业发展新范式
- 撼讯RX 9060XT暗黑犬16G评测:玩转平衡艺术,性能与静音我全都要
- 影驰GeForce RTX 5090 D显卡以3650MHz GPU超频频率和36Gbps GDDR7显存速度创下世界纪录
- 2025 MWC上海丨中信科移动6G全息沉浸式通信系统荣获GSMA最佳演示奖
- 2025年GTI国际产业大会(上海)召开 携手全球产业推动从5G-A到6G创新发展
- 中国移动总经理何飚:聚力推进5G-A/6G一体化发展
- 中科亿海微可重构智能超表面电磁单元控制方案:多维调控电磁波,助力6G无线中继
- AMD Radeon RX 9060 XT显卡推出8GB和16GB版本,起售价299美元
- 高通携手产业伙伴推进5G-Advanced发展,为6G奠定坚实的基础
- 为6G奠定基础,高通钱堃:5G标准第二阶段将带来网络性能和可靠性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