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政法大学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法学学科建设
2018-07-18 10:48:10AI云资讯1387
西南政法大学瞄准新时代人工智能高科技前沿,积极回应国家战略利益与社会发展对人工智能法学的客观需求,充分发挥法学学科办学优势,着力打造人工智能法学二级学科。
一是明确人工智能法学学科的建设目标。人工智能法学学科的建设目标定位为:以满足人工智能时代国家治理的社会公共需要为中心,充分利用学校法学一级学科优势,围绕人工智能法学基础理论、人工智能伦理与政策、信息与网络安全法等方面开展学科建设,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熟悉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的人工智能法律治理人才,形成具有高显示度和社会影响力的人工智能法学研究成果。
二是加强人工智能法律规制方向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内培外引,引进(柔性引进)人工智能法学相关学科国内外知名专家,壮大人工智能法学专职教师队伍,力争在2020年,形成由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方向带头人、学科骨干组成的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组建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与教学团队,在该学科方向下设置人工智能法学基础理论、人工智能伦理与政策、信息与网络安全法3个教研团队,每个团队不少于4人,承担全校人工智能法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教学工作。
三是完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根据AI引发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法律人才社会需求,结合人工智能法的培养目标,着力打造人工智能法学原理、人工智能政策与伦理、网络与信息安全法、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的法律规制、人工智能法律典型案例研讨等课程。建设人工智能法学网络课程体系,培育1-2门精品课程,开发慕课资源。推出1本具有较高水准、受到普遍欢迎的人工智能法学教材,填补国内人工智能法学教材空白。
四是开展“人工智能+法律”成果转化和应用示范。推进人工智能法律规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围绕国家与地方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形成系列智库成果,探索建立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将针对人工智能引发的法律、伦理问题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提出相关立法建议2部。通过对域外、我国人工智能政策的研究,提供政策建议,优化我国人工智能政策布局,助力最大限度实现人工智能产业的经济价值。推进人工智能法律产品研发成果在传统法律行业的转化和应用。为司法信息的研判和司法规律的预测提供技术和法律支持,为侦查、庭审、裁判、执行、案管等活动提供智能化助力。与重庆市人民检察院、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重庆市坤源衡泰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进行合作,推动“法律大数据挖掘、分析与应用”“法律信息管理”“智能办案辅助系统研究”和“律师业务计算机编程”等教学科研成果在智慧检务、智慧法院和智慧律所建设中的应用。推进人工智能法律产品研发成果在新兴法律行业和职业中的转化和应用。基于人工智能与法律职业的建设成果,培养适应法律实际需要的法律开发者、法律数据分析师、法律数据库管理者等新兴职业人才,促进人工智能在法律研究、电子取证、结果预测、自助式合规审查以及合同分析等法律工作领域的应用,同时引进这些新兴职业融入公司法务部门、法律数据库公司等法律职业机构。
相关文章
- 北京筑龙助力京能斩获中物联人工智能应用大赛铜奖
- DFRobot发布二哈识图2与Mind+升级版,助力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落地
- 据调查,美国人不希望人工智能介入他们的个人生活
- 优刻得参加联合国工发组织全球工业与制造业人工智能联盟大会
- 打造张江人工智能创新小镇,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再添发展新引擎
-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聚力“人工智能+”行动,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
- 2025年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网络安全应用测试 深信服成唯一包揽三项第一厂商
- 践行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容联云助力某消金“客服智能体”落地
- 相聚上海,共赴智能之约!昇腾AI人工智能产业峰会三大亮点抢先看
- 2025青岛海洋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 高校行活动圆满收官!
- 老板电器入选首批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典型案例,树立AI转型可复制标杆
- 人机共生 · 智启未来——2025高交会亚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展主题发布
- 工业富联AI低代码平台入选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典型案例
- Canva可画入选 2025年服贸会“人工智能+” 示范案例, 展现 AI 赋能服务贸易新实践
- 甲骨文与OpenAI达成3000亿美元“星际之门”项目协议 或将重塑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未来
- 重磅发布 | “人工智能数据沙盒伙伴计划”亮相2025服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