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但会极大解放生产力
2018-07-19 16:17:04爱云资讯822
教育精英云集,畅谈新时代教育
论坛上,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师大教育学部教授钟秉林,好未来教育董事长张邦鑫,智课教育董事长兼CEO韦晓亮等从不同的角度对新时代教育做了全面阐述,给与会观众带来了一场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知识盛宴。
(左起)智课教育董事长兼CEO韦晓亮,好未来教育董事长张邦鑫,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师大教育学部教授钟秉林
钟秉林以《新时代的基础教育:挑战与责任》为主题发表了演讲,他从“教育方式的转变、网络教学方兴未艾、高考改革稳步推进、教育国际化大趋势”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新时代的基础教育变革,分别指出了每个方面的现实状况、具体特征、改革目标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向,并期待教育界各方面能够主动应对挑战、改变教育观念、锐意改革创新、科学研判市场、探索转型发展的道路。
好未来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邦鑫在《做新时代教育的有益补充者》的发言中,分享了好未来集团对教育实践探索的三个故事,说明了课外培训是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科技对均衡教育资源分配和实践创新具有推动作用、教育科技企业的研发实力能够助力公立学校教学等观点。
作为国内首家提出“人工智能+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教育企业的创始人,智课教育董事长兼CEO韦晓亮则在 “科技助力提升未来教育”主题中分享了自己“AI+教育”的独到见解。他认为:“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它的出现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更好地助推教育结构的改革。教育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行业,人工智能再先进,机器的精准度再高,反馈速度再快,也是有盲区的,比如较感性的部分,而这需要人来弥补。”
科技教育不是颠覆传统,而是进化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意识到,光有优质的教学内容是不够的,教育想要变得更加有效率,技术驱动是非常重要的手段。
韦晓亮对此表示赞同,他从从学习动力、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三个方面出发,深度介绍了智课针对学生学习效果所做的技术探索和实践。其中,以“AI+内容+人”为核心打造线上线下的翻转课堂教学,形成真正满足学生需求的“学练改测评”智能教学体系。通过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精准测评、科学推荐等技术保证每一个环节都可视化、可标签化,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特点,私人定制教学,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帮助学生扎实地完成学习目标。
韦晓亮作为在教育行业为数不多的融合人工智能技术、教学产品体系设计和内容研发、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专家,在创立智课教育之初就确定了以科技推动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内核。一直以来,智课教育在提供用户高品质教学内容的同时,深度探索技术研究,自主研发了Smart教学系统,该系统可以对学生的线上学习进行全程实时监测,并做出判断和分析,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在解放老师的同时,为学生打造专属个性化学习体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在本次论坛上,韦晓亮还讲到了智课教育的企业文化,用科技主义和人文情怀来善待教育。所谓的科技主义,毫无疑问是创新的技术、创新的产品,包括创新的内容研发;所谓的人文情怀就是那颗良心。
韦晓亮认为:“在教育行业,科技不是颠覆传统人与人互动的教学模式,而是扮演着一个辅助与进化的角色,帮助老师从劳动密集型的教学中解脱出来,转向真正的教学核心内容中去。”
相关文章
- 人工智能搜索引擎Perplexity的AI语音助手已登陆iOS平台
- 学而思素养携手中国青少年宫协会 开启人工智能科普公益行
-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NCT编程考级2025年4月考圆满收官,新增人工智能教育测评体系
- 更能算、更省钱、更懂化工的国产人工智能来了!
- 2025“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大会:开启智能产业新时代
- 云南联通科技创新暨人工智能合作发展大会在昆启幕:科技赋能边疆,智启数字云南新篇章
- 人民出行受邀见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签约 共启广西智能产业新篇章
- AI赋能,数智创新,慧博云通闪耀2025日本人工智能展览会
- 维基百科将发布专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数据集,以抵御网络爬虫抓取
- 培生发布智能课程生成器:创新人工智能驱动教师备课方式变革
- OpenAI发布全新人工智能模型o3和o4-mini,首次实现图像思考
- 深度迈进人工智能新纪元,标普云正式更名标普智元
- Meta AI宣布即将使用欧盟用户数据训练人工智能模型
- 英伟达宣布在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投产Blackwell人工智能芯片
- 九章云极DataCanvas入选2025全国企业“人工智能+”行动创新案例TOP100
- 云知声受邀参加2025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大会,携手多方共筑苏州人工智能战略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