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首例!运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为2岁宝宝“操刀”做手术
2022-09-01 11:24:38AI云资讯1498
近日,来自合肥的张宝宝(化名)在中国科大附一院进行了“巨结肠根治术”,为他进行手术的“主刀医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张宝宝也成为中国科大附一院接受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年龄最小的患儿。这是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安徽省小儿外科治疗领域的首次应用,标志着中国科大附一院小儿微创外科技术再上新台阶,将为更多患儿带来健康福音。
年仅2岁的张宝宝,长期被“便秘”困扰,最终经中国科大附一院小儿外科苏义林主任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因为患儿年龄小、体重只有10kg,手术需要游离盆腔无神经节肠管,难度较大,一旦损伤盆神经和盆底肌肉,容易出现大小便失禁。因此要求手术操作精细,解剖精确,医疗团队决定选用操作更为精细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进行手术。
由于患儿年龄小,手术和麻醉风险程度高。术前,小儿外科团队与麻醉科、手术室护理团队召开了多次讨论会。8月3日,医护团队借助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超强的稳定性和灵活性,高水准完成了这台巨结肠根治手术,手术历时3个多小时,术中出血仅20毫升。
据苏义林介绍,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是精准性很高的微创手术,其优势在于机器人手臂具有人手无可比拟的稳定性及精确性,而且可以到达普通腹腔镜器械无法触及到的间隙,并模仿人的手腕及手指完成精细动作。能够减少手术操作损伤,缝合优势更明显,使患者更好更快恢复。
目前,张宝宝恢复良好,已经康复出院。
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中国科大附一院上岗后,已相继在泌尿外科、胸外科、普外科广泛使用,今后也将更多应用到小儿外科手术中,进一步满足广大儿童患者的就医需求。
小儿顽固性便秘,小心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又叫肠无神经节细胞症,是指肠管的发育畸形,该段肠管由于缺乏神经节细胞就会导致肠管的持续痉挛,使粪便堆积在近端的结肠,使该段肠管肥厚、扩张,从而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比如胎便排出延迟,顽固性的便秘,以及进行性加重的腹胀、反复的呕吐。
小儿的先天性巨结肠疾病是一种不可自愈的疾病,但是治疗及时是可以治愈的,一旦确诊,均应进行巨结肠根治术。当家长发现小儿出现呕吐、腹胀、不排便、食欲下降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
相关文章
- 云鲸AI活水履带洗地机器人获奥维云网认证行业规模第一,科学清洁实力可见
- 人机共生 · 智启未来——2025高交会亚洲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链展主题发布
- 元萝卜以“家电价格的机器人”,开启智能养老普惠时代
- 场景化落地部署人形机器人将超2000台,众擎机器人与多伦科技达成战略合作
- 全球视角|海桑健康AI智能体检机器人牵手“东方柔谷”
- 极智嘉南非首个机器人智能仓项目斩获“非洲供应链卓越奖”
- 2026第十五届北京国际机器人展览会
- 荣耀携手IROS 2025机器人学习挑战赛,助力具身智能发展
- 优必选天工行者京东首发 三版人形机器人29.9万元起售
- 深之蓝参与编制的国家标准——《淡水水下搜救机器人通用技术条件》获批发布
- 人形机器人产业奇点将至,科技龙头凭AI实力硬控“轻量化时代”
- 割草机器人迈入3.0时代|库犸首创三重融合定位系统,闪耀IFA 2025
- 仙工智能与星尘智能达成千台级合作,推进人形机器人在工业及物流场景规模化应用
- 激光雷达跑出巨额增量,水下机器人有望成为下一个爆发点
- 马斯克称擎天柱人形机器人将重塑劳动力的可用性与能力范畴,或将2026年上市
- 苏超赛场现万人合唱震撼助威 京东智能机器人热舞引爆科技热潮